科室: 周圍血管科 主任醫師 周濤

    老任今年72歲,是我省某高校的退休教師,近年來經常出現頭暈、耳鳴,有時視物模糊,甚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起初以為年紀大了,也沒在意,不久前的一天,老任早晨起床後,突然摔倒意識喪失,但幾分鐘後就自己醒過來了,醒後也沒有任何不適,家人陪著他到醫院做了頸動脈彩超檢查後才知道是頸動脈狹窄在作怪。老任趕緊來到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科,醫生僅用一個多小時就為他成功實施了外翻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取出來小拇指大小的兩塊斑塊,重新恢復了大腦的血液供應,術後當天,老任即感到頭暈、耳鳴、視物模糊等症狀完全消失,術後第一天即下床活動,一週後老任就順利康復出院了。出院前,老任以其切身體驗告戒廣大病友:出現了頭暈、耳鳴、視物模糊等症狀後要及早檢查頸動脈,否則延誤病情,遺憾終生!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科周濤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腦卒中(腦中風的學名)是世界範圍內僅次於冠心病與癌症的第3位死亡原因。在我國腦卒中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遠高於歐美國家,統計顯示我國每年用於腦卒中的直接經濟支出已近300億元,該病不僅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而且給家庭、社會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絕大多數腦中風是由腦血管缺血所引發,其中約40%的腦中風與顱外段頸動脈硬化狹窄甚至閉塞病變有關。”日前,記者在採訪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科周濤教授時獲悉。

    頸動脈狹窄可產生哪些臨床症狀呢?頸動脈狹窄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即小卒中:突然發生頭暈目眩,一側眼睛暫時性發黑,言語不清,或有一側肢體無力,持物不穩,口角歪斜等,常於24小時內恢復。這些表現是由於頸動脈粥樣硬化小斑塊脫落,導致顱內小動脈栓塞造成的,也是重要的預警訊號。如果繼續發生較大斑塊脫落,造成相對粗大的顱內動脈栓塞,可導致急性腦梗死,引起永久性偏癱、偏身感覺、偏盲及語言功能障礙等。另外,由於頸動脈狹窄可以導致腦供血不足,長時間腦缺血可造成慢性腦損害,可引起頭昏、視力下降等症狀,甚至導致智力和社會功能等高階智慧活動的下降。 
   雖然頸動脈狹窄的危害很大,但診斷頸動脈狹窄的檢查手段卻很簡單,頸動脈彩超檢查即能實現。當然,為了進一步手術治療,還需要明確頸動脈狹窄部位、長度以及程度、軟硬斑塊等詳細資訊,我們可選擇頸動脈血管造影(DSA)。血管造影的優點是空間分辨力高,能準確檢查出動脈狹窄的程度和範圍,包括斑塊和潰瘍的分佈,同時還能顯示狹窄遠端的血流情況和側支迴圈建立情況,顯示顱內血管是否發生病變,是診斷動脈病變的金標準。但是,血管造影為有創檢查,近年來應用無創的CT動脈重建(CTA)以及MRA技術,同樣可以得到很全面的動脈狹窄資訊;同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顯示血管結構,更好地識別鈣化斑塊,指導進一步治療。 

    頸動脈狹窄治療目前大致分為三類:藥物治療、外科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以抗血小板治療為主,結合降壓、降脂以及降糖藥物的治療,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狹窄閉塞的發展,但目前還沒有一種藥物能夠消除引起動脈狹窄的斑塊。近年來,介入治療即頸動脈成形和支架置入(CAS)發展較快,但多數已經完成的臨床試驗表明,除高危患者外,介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不優於外科手術,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前公佈的“指南”或“專家共識檔案”中,明確指出≥50%的症狀性頸動脈狹窄適合做外科手術治療,而介入治療(CAS)僅適用於不宜施行外科手術的患者。
  外科手術治療即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為治療頸動脈狹窄,預防腦中風的的標準方法,此術式是切除動脈內膜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及形成的血栓,以達到通暢血管、恢復血供的目的。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末的兩個大規模、遍及多個西方國家的隨機對照試驗,都表明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可預防因動脈病變所致的腦梗塞和死亡。目前在美國每年行內膜剝脫術10萬例。而我國13億人口每年還不到1000例。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必將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

    周濤主任最後指出:頸動脈硬化狹窄是導致腦中風的“沉默殺手”。但是,只要我們瞭解這個“殺手”的特點,就能及時抓住頸動脈硬化狹窄的蛛絲馬跡,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把腦卒中的危險消滅在萌芽中。(大河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