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 主任醫師 楊峰

作者按:人是生物,應該符合生物界的規律。該文從生物界廣角談對醫學治療學的認識。也是我對中醫學及中西醫結合思路的理解。以此回答中醫能否治病,中西醫能否科學結合問題。

                              調節反應性――疾病預防、治療的基礎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結合科楊峰

                                           河南省腫瘤醫院     楊   峰

 

摘要  反應是生物紛紜複雜生命現象的基本形式。反應是生物的反應性決定的。反應和反應性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的屬性,是生物自我構建、自我調節的本能。生物的反應性存在差異,不同種屬生物反應性不同,同種屬不同個體,同個體不同時間、不同狀態反應性也不同。反應性差異不僅體現在反應強度的不同而且還體現在反應路經的不同。

       本文依據生物界的基本屬性,以生物體自我構建、自我調節這一基本原理為指導,歸納大量的醫學、生物學現代研究成果,推論人體反應性是疾病發生髮展和治療轉歸的基礎。也是理解中醫的鑰匙,中西醫結合的橋樑。

       作者在歸納推理中,根據生物的複雜性和量子力學理論提出“反應路徑”概念,希望醫學界重視,進一步研究證實。

主題詞  生物  反應  反應性  疾病治療   中醫學

 

       反應性是生物的基本屬性,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由反應性決定的生物體對外部環境變化及有害因子作用的調節反應,是生物體適應環境,對抗和規避傷害,減輕或消除其對機體的不良影響,保持正常生存及繁衍的主要機制。反應的強弱、路徑及反應結果取決於生物體的反應性。因此,反應性和調節反應性,是疾病發生髮展和治療轉歸的基本機制。是一切預防醫學、治療學的基礎。也是理解中醫的鑰匙。

一、反應性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的屬性。 

反應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反應性是生物自我構建,自我組織,自我調節的能力,是生物最基本的屬性。是決定反應的基礎。反應的實質是生物體受到刺激後,體內作出的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地自我調整,目的是減輕或消除對機體的損傷。通過反應,調節與環境的關係,達到適應環境的目的。這樣的例子,在生物界比比皆是。植物對氣溫、日照、乾旱、鹽鹼、蟲害、創傷等都會作出不同的反應。如植物在乾旱環境下,葉子調整為儘量減少水分蒸發的狀態,其根系會向地層的深部下扎,保證水分供應。在高鹽環境下,植物可通過基因水平的調節,以適應高鹽環境;在發生病蟲害時,植物體內能合成一些化學物質,來抵禦病蟲害。動物更是如此,無論是低等動物還是高等動物無一不是靠其反應來調節與周圍環境的關係,以適應自然界。反應的方式有多種,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反應方式,刺激不同,反應的方式不同。對高等動物及人類來說, 機體遭遇生物因素、化學及一些物理損害時,會發生神經內分泌、免疫、酶促反應、營養代謝等多個系統的調節反應,發生一系列生理及生化改變,以圖消除和減輕損害。 生物的反應性決定反應的發生、過程及結果,只有具備反應性,生物才能生存。因此,反應性是生物最基本、最普遍的屬性。

二、生物反應性的差異

生物的反應性存在差異。不同種屬的生物之間反應性不同,同種屬不同個體也存在 反應性的差異。不同種屬生物因其不同的結構、生理、生化特點決定反應性的不同。同種屬不同個體之間,也由於長期進化中的遺傳變異,使每個個體之間出現基因水平上的差異,即使同一父母,其子女之間也不相同。基因的差異導致不同個體之間在神經內分泌、免疫、代謝、營養吸收、酶促反應等方面的差異。使不同個體在遭遇外部環境事件時,反應性有很大不同。並且,同一個體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其反應性也有一定差異。如根據生物鐘理論,人和動物在不同時間,反應性存在較大差異;機體在不同營養狀態、不同社會心理因素、不同疲勞程度、是否患病、患病不同階段、是否月經期、應激狀態等都會使反應性發生變化。在考察反應性與疾病時,同種屬不同個體及同一個體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反應性不同有著重要意義。

生物反應性差異表現在反應強度和路徑兩方面。反應強度差異很容易理解,反應路徑差異的表述比較困難。首先要認識到生物體是一個有著嚴密有序、錯綜複雜的動態開放性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被一個事件(刺激)作用後,反應絕非隻影響一個組織或一種功能,沿一條路經進行。世界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對美國物理學家查理.費因曼對歷史求和概念闡述中寫到,其思想是,一個系統在時空中不止有一個單獨的歷史,不象人們在經典非量子理論中通常假定的那樣。相反的,它具有所有可能的歷史。......它有點像你在一張吸水紙上滴一滴墨水所要發生的那樣。墨水粒子會沿著所有路徑在吸水紙上彌散開來。這種量子理論也同樣適合於生物界。生物體對具有一定強度的因子刺激後,其反應有很多種路徑。例如,應激反應中, 波及神經內分泌、免疫、營養代謝、基因轉錄等路徑(系統)。再如,自由基作用於機體,既有對脂類、核酸、蛋白質、糖類的損害作用,同時又與細胞訊號傳導、體內某些物質的合成、體內解毒、機體防禦機制有關。生物體刺激後,反應沿多種路徑進行,其表現是多種路徑的總和。由於同種屬不同個體及同一個體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下機體各子系統功能狀態不同,各種路徑反應結果也不同,其各路經反應總和也必然不同。有的路徑可不導致機體損害或輕度損害,有的路徑對機體損害嚴重,最終表現似乎為某一路徑反應的結果。實為不同反應路徑的總和。

三、反應性是疾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內在基礎

多數情況下,機體的反應性可調整生物體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性,使其具備了防禦和減輕

損害的能力,能夠在有害因素不斷侵犯下得以生存。但是,由於個體反應性的差異,從而導致一些個體發生疾病。疾病又導致機體反應性的改變,形成級聯性,至病情進展及死亡。因此,反應性也是疾病發展、轉歸的內在原因。

(一)  反應性與疾病發生

當機體遭遇有害因子及事件後,只有在正常遺傳背景下,機體各部分功能正常、協調才能給出恰如其分的反應,才是對機體有利的。但由於不同個體及同一個體的不同階段、不同狀態反應性不同,使一些人的反應出現了過與不及和沿有害路經發展的情況,從而發生疾病。因此,機體反應性的差異決定著發病與否及病情的輕重。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同樣是乙肝病毒攜帶者,有的人肝功能損害非常嚴重,而有些人可長期攜帶而不發病;在癌症高發地區,相同環境、相同生活方式只有極小部分人發病而大多數人卻不發病;同一個體一般情況下不易感冒,但在疲勞時就易感冒等等。反應性的差異可解釋發病的個體差異。

(二)  反應性與疾病發展、轉歸

反應性不僅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基礎,也是疾病發展、轉歸的原因。機體致病後,引起瀑布樣級聯反應,反應性決定反應的結果,而反應的結果又改變了機體反應性,新的反應性又決定新的反應狀態,二次反應的結果又改變了機體的反應性,形成新一輪反應的基礎,這種多級反應及反應性的改變,構成疾病的病理轉化鏈,決定著疾病的發展與轉歸。

由於患病個體反應性差異及治療對反應性的影響,使疾病對機體功能和結構的損害程度明顯不同。因此,反應性決定疾病的發展與轉歸。如:同樣患了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病人轉歸良好,而極少數人發展成了腎小球腎炎或類風溼病;同樣的嚴重感染性疾病,有些病人發展成了多臟器衰竭,而有些轉歸良好;同樣是冠心病病人,遭遇強度相同的誘因,由於反應性不同,發生心梗的危險性也明顯不同;即使是遺傳性、代謝性疾病,疾病的發展過程也受反應性差異影響。在對多臟器衰竭的研究中提出的二次打擊學說,是對機體反應性決定疾病發展、轉歸的有力闡釋。

四、 調節性反應性是疾病預防、治療的根本

反應性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那麼,調節反應性是疾病預防、治療的根本方法。考察近年來臨床醫學的進展,都為找到有效調節機體反應性的方法有關。

(一)  調節反應性與疾病預防

預防接種已成為人類有效預防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重要方法。其機理是通過預先給於適量抗原,改變機體反應性,使機體在再次接觸此類抗原時,有效清除或處於不反應狀態,從而避免疾病的發生。直接注射抗血清、免疫細胞、細胞因子等的過繼免疫療法也是通過調節反應性防治疾病。另如營養療法、心理療法、運動療法及其他保健療法無不是通過調節機體反應性以強身健體,預防疾病。

(二)  調節反應性與疾病治療

分析各種疾病治療的方法,都離不開調節機體反應性。近年來臨床醫學的進展,無一不是生物反應性機理的闡明及調節反應性活性物質的發現和應用所取得。所有生物療法是通過調節反應性起作用;器官移植的成功通過調節反應性來實現;調節免疫功能治療自身免疫病;改變氣道反應性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營養學的進展是基於發現營養素對機體反應性的調節作用發展起來的;惡性腫瘤的生物靶向治療是調節過高的生長因子和受體來實現;內分泌治療、針對神經遞質及受體的治療等其原理無一不是調節機體反應性;外科手術,存在應激問題和營養問題,也離不開反應性的調節。即使是感染性疾病,治療中也存在對機體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的調節,對非感染性疾病佔主流的今天,調節機體反應性更是主要治療方法,而且貫穿始終。

五、調節反應性與中醫治療學

     由於機體的反應和反應性相互作用決定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在發病後的級聯反應中,前級反應及其損害結果、治療藥物和方法的影響均可改變機體反應性,從而又決定下級反應對機體的損害程度。調節發病前機體反應性可降低發病,有效調節疾病進展中不同階段、不同狀態的反應性,不僅可減輕反應的損傷,更重要的是影響到下階段機體反應性,可消除和減弱下一級反應,切斷病理轉化鏈。因此,把握疾病發展不同階段機體的反應性,在病因治療的同時,針對性的調節機體反應性,才能取得明顯療效。中醫學辨證施治的治療方法正是調節反應性在臨床上的具體應用。辯證就是確定不同個體及同一個體不同階段、不同狀態的反應性。中醫的證候是機體反應性的具體分類。這種分類不僅體現了反應性的高低,而且體現了不同的反應路徑。同一種疾病對於不同個體、在不同階段、不同狀態可出現不同的反應性,而不同疾病也可發生相同的反應性改變,這就是一病多證,一證多病的原因。施治就是針對不同的反應性進行調整,證同治也同,證異治也異。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通過辨證施治使機體反應性得到有益的調整,減輕或消除致病因素對機體的損傷,阻斷病情進展。中醫的鍼灸、穴位療法、按摩等也是調節反應性的具體應用。這種治療方法,充分體現了個體化、階段化的治療原則,與西醫學相比,更具針對性,科學性。調節反應性不僅是現代醫學疾病預防、治療的基礎,也是理解中醫的鑰匙,是中西醫結合的橋樑。

參考文獻

1、    李紹文主編。生態生物化學。2001;222~267 332~365

2、    蔡益鵬譯。動物生態學。科學出版社。2000。

3、    徐晉麟,徐沁,陳淳。編著。現代遺傳學原理。科學出版社。2001。816~848

4、    何紹雄主編。時間藥理學與時間治療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5、    林樹新,柳君澤,主編。病理生理學。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3。

6、    杜欣欣。吳忠超,譯。霍金講演錄―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57~58

7、    方允中,鄭榮樑,主編。自由基生物學的理論與應用。科學出版社。2002;122~123  382~407  904~910

8、    陳  珠主編。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9、    周巨集  主編。分子藥理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5  224~280

10、盛志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症。醫藥院士世紀談。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  201~213

11、林文堂,朱平。主編。臨床免疫學。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2。

12、黎介壽。發展迅速的臨床營養支援。醫藥院士世紀談。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2 314~323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