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康復醫學科 主治醫師 趙鵬舉

  近年來,我國小兒腦癱患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絕大多數腦癱患兒由於未在六個月前早期發現,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據介紹,我國腦癱發病率0.18%~0.4%,但有些孩子甚至是在3歲才被家長髮現異常。不少腦性癱瘓的嬰兒有一些不太明顯的症狀,容易被誤認為是其他疾病,如缺鈣、缺鋅、營養不良等。醫院收治有運動或語言障礙的腦癱患兒,其中有近80%的孩子是在錯過最佳治療期後才到醫院治療的。他們在嬰兒時期就出現了站立晚、走路晚等症狀,但通常沒有引起家長重視,結果因錯過最佳治療期而造成終身殘疾。“如果能在6個月內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部分的腦損傷兒經過綜合性康復治療後,均能達到正常化或基本正常化。”,腦性癱瘓目前已經成為繼小兒麻痺之後,引起兒童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一般來講,6個月前是發現腦癱的關鍵月齡。

  早期症狀:

  1、太鬧人:易激惹、持續哭鬧、睡眠不安等。

  2、太安靜:對外界不理不睬,過分安靜。

  3、太難喂:吸吮困難,嘔吐頻繁。

  4、太難帶:護理困難,肢體僵硬,翻動如滾木樣。
  5、太難看:握拳頭、“飛機手”、“芭蕾腳”等。

  臨床表現:腦癱嬰兒在各方面的發育都比同齡正常兒童差。

如“全身發軟、無力或四肢發緊;易驚、角弓反張、少動或過多亂動;餵奶時出現吸吮無力、吞嚥困難或經常嗆、噎、吐奶;嬰兒的嘴不能很好地閉合,哭聲微弱或陣陣尖叫;2-3個月時,還不會笑、抬頭,持續哭鬧,手指緊握,不會張開;4-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另外,智力發育也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異常的動作或姿勢有:流口水、顫抖;在學站時、兩腿併攏,雙腳總是腳尖著地,有的甚至出現交叉,呈剪刀型;肢體運動不協調,不對稱,頭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這些都是腦癱患兒常見的動作或姿勢,家長應帶孩子到專業正規醫院檢查,一旦發現有腦癱的早期表現,請務必及早進行綜合康復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