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趙豔平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是常見的外周血管疾病,腔內治療因其創傷小、可重複、保肢率高的優點逐漸取代傳統血管外科手術成為治療首選,尤其對於膝下型動脈硬化閉塞症,由於其管徑細,病變多為瀰漫鈣化化,常表現為長段閉塞,較股、N動脈病變造成的下肢遠端缺血後果更嚴重,一直是血管外科需要攻克的難點。PTA治療膝下動脈主要利用特殊球囊擴張患肢動脈,重建下肢遠端組織血運,迅速緩解因缺血引起的靜息痛,促進潰瘍癒合,進而達到保肢的目的。
  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往往為高齡且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多發基礎疾病,PTA治療可大大降低其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針對此類患者開展腔內治療應注意以下幾點:
  圍手術期管理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常為高齡、多合併症、多全身基礎疾病人群,故圍術期管理至關重要,首先注意監測並控制血壓,對於難控制性血壓需聯合用藥控制,降低心腦血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其次下肢動脈硬化缺血表現為全身血管疾病的突出表現,故術前全面檢查及充分評估尤為重要,往往發生成功的手術後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死亡病例。對於腎功能不全患者,術中儘量使用等比重造影劑如微視派克等,減少造影劑使用量,術中及術後可適當水化,有時可將對比劑稀釋40%~50%,以減少對比劑對腎功能的損害。

 對於全身多發基礎疾病患者,術後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徵。本組患者均在積極控制基礎疾病的前提下行腔內治療,所以圍術期無死亡病例且術後無腎衰竭、心力衰竭及對比劑腎病者,本組圍術期併發症發生率較低僅為5.0%。
  膝下動脈腔內治療要點
  膝下動脈閉塞症多累及多支動脈,肢體遠端缺血更為嚴重,常導致CLI,有較高的截肢率(40%)和死亡率(20%)。而PTA腔內治療,對血管遠端流出道條件欠佳及多節段性病變、尤其是長段病變更具有一定的優勢。介入腔內成形術的關鍵在於導絲順利通過動脈閉塞段,需要導絲導管的熟練配合。成功實施PTA治療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症應注意:

①、選擇合適的穿刺入路,根據術前CTA或MRA檢查結果,評估穿次動脈區域性情況,對於膝下動脈硬化閉塞最好選擇順行穿刺,若患側穿刺動脈情況查也可穿刺對側動脈,熟練的順行穿刺對於膝下動脈開通尤為重要。

②、導絲無法通過長段閉塞而遠端血管條件較好時可考慮在路途下行足部血管逆行穿刺通過狹窄或閉塞段,術中儘量開放狹窄或閉塞的脛動脈,對於長段閉塞開通困難的病變,可嘗試內膜下血管成形術(subnitimal agioplasty SIA),本組患者中有部分實施了此項技術,Faglia等認為保持任意一條直通足部的脛動脈通暢即可避免截肢,而僅保持腓動脈通暢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避免截肢;

 ③、膝下球囊有DEEP球囊、SAVVY球囊、ReeKross球囊及Bantam球囊等,各有優缺點,應根據各自條件選擇適宜長度的球囊,爭取一次擴張完全覆蓋病變,減少多次球囊擴張引起的夾層,球囊擴張時間因在患者能忍受的情況下適當延長,以達到一次獲得最佳血管成形,術前可考慮使用鎮痛藥物(如地佐辛)減輕術中疼痛;若出現夾層,可考慮球囊高壓力長時間擴張塑行。對於分叉處血管病變最好採取雙導絲技術,以避免分支血管的夾層及血管形成。

④、腔內手術不應過於追求影像學完美,易導致畫蛇添足。⑤儘管Andrew等的研究表明膝下支架的1年通暢率為100% ,但目前對於膝下血管放置支架仍存在較大爭議。本組患者中未有置入支架者。
  術後再狹窄控制
  不可否認膝下腔內成形術存在著較高的再狹窄率,對於狹窄性的病變1年的再狹窄率為30% ,而對於閉塞性病變則高達80% 。PTA術後的綜合治療對於血管再狹窄尤為重要,我組患者術後常規口服氯吡格雷(75 mg)和阿司匹林(100mg)維持治療,對於再狹窄患者重複PTA治療正是腔內治療的優勢所在。而藥物洗脫球囊可降低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再狹窄的發生,其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以往學者多關注膝下動脈成形術的近、遠期通暢率,而目前對動脈硬化閉塞症膝下動脈病變進行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改善缺血癥狀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潰瘍創口癒合及降低截肢平面和(或)截肢率,而非維持血管通暢 。通常只有在感染或創面較大的傷口需要廣泛傷口清創時,才需要保持足部血供的長期通暢。膝下動脈PTA術後再狹窄是一個漸進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肢體的側支迴圈逐漸代償,這正是膝下動脈PTA的臨床意義和價值,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下肢側枝迴圈少更為重要,為治療上爭取時間。
  總之,PTA能夠有效的緩解膝下動脈硬化閉塞引起的下肢遠端缺血癥狀,降低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近期療效滿意,可作為膝下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首選治療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