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病治療中心 主治醫師 陳賓

  全膝關節置換術(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療多種膝關節病變效果肯定的方法;康復治療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後關節功能恢復中起重要作用。術後的康復鍛鍊是一個長久而且系統的過程。康復是否恰當,不僅對手術效果有很大影響,而且直接影響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因此需要患者積極主動的配合,醫患共同完成。

  康復治療的目的是防止術後缺乏活動的膝關節液不能有效迴圈,導致關節區域性組織攣縮、黏連和僵硬,預防矯正關節活動度受限;恢復肌力,增強關節穩定性,改善關節功能,改善下肢的負重能力及步態,提高生存生活質量。

  因此,膝關節置換術後功能鍛鍊主要包括膝關節伸直、關節活動度和股四頭肌肌力的鍛鍊,其中膝關節伸直和關節活動度鍛鍊的關鍵時期是術後3個月。術後3個月至半年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基本定型,此時很難再通過鍛鍊增加膝關節的活動度。

  膝關節置換術後的頭兩到三天,患者尚未下地,在此期間可以進行鉤腳練習。通過鉤腳收縮肌肉可以促進血液迴圈,預防血栓形成。還要注意定時翻身以防發生褥瘡。

  術後第一天應將患者床頭搖高,扶患者坐起,並鼓勵患者積極咯痰,尤其是氣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氣管和肺部蓄積了不少痰液,如不及時排出,可能引起肺不張、肺部感染。

  在膝關節區域性腫脹、疼痛時進行紅外線、超短波、熱敷等溫熱療法,或應用寒冷療法,使區域性由於疼痛引起的肌肉痙攣得到緩解,推拿、按摩等亦有類似療效。對疼痛嚴重或對疼痛比較敏感的病人,鍛鍊時可加鎮痛藥物。

  術後兩到三天拔除引流管後應儘早下地,因為下地後下肢血液迴圈會加速,能很好地預防靜脈血栓的形成。第一次下地活動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先讓患者在床邊坐一段時間,適應後再在習步架輔助和護理人員的幫扶下在床邊站一段時間,如感覺尚可,無頭暈等不適,可嘗試行走等活動。

  術後膝關節早活動可防止術後粘連,縮短術後恢復時間,增強病人康復信心。如果膝關節沒有進行早期適當活動,容易造成膝關節周圍纖維化,纖維化形成後就很難再增加關節的屈曲度,以前有些病人由於害怕疼痛不願活動,又重進手術室在麻醉下行關節推拿術,造成更大的痛苦。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拔除引流管後,就可以增加膝關節的屈伸活動。

  膝關節屈伸活動前的準備服裝宜寬鬆,以不要影響活動,最好是穿睡衣褲;穿底面不滑的鞋,以免摔倒。精神因素在鍛鍊中也起很大作用,患者應與監督人儘量交流,獲得鼓勵,使自己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力,特別是肌力低下和活動度受限者。

  不同形式的鍛鍊相結合以主動和被動的方式進行結合鍛鍊,否則即使被動的膝關節活動度已經達到要求,如果患者肌力低下,那麼已獲得的活動度也會部分喪失。術後鍛鍊過程中,如傷口尚未明確癒合,必須注意傷口的保護避免汙染傷口。

  除非膝關節腫脹特別嚴重或傷口滲出等,一般術後兩到三天經膝關節X線檢查無異常後,患者就應該在膝關節被動活動器的輔助下進行屈伸活動度的鍛鍊了。出院時患者膝關節屈曲活動度至少應達到90°以上。

  由於膝關節功能主要體現在關節活動度和股四頭肌、N繩肌肌力,所以術後康復的主要內容是關節活動度的鍛鍊和股四頭肌、N繩肌肌力鍛鍊。此外,為配合行走及恢復體力,可附帶進行體力恢復鍛鍊。初次鍛鍊強度限制在最小限度,與其過量,不如小量漸增;根據運動後及次日的反應增減運動量;均勻分佈運動量,患者應短時間間隔休息;根據不同康復時期的需要及功能恢復情況,調節運動強度、時間及方式。

  鉤腳抬腿鍛鍊肌力

  股四頭肌鍛鍊是關節置換患者的一項重要鍛鍊內容。當病人生命體徵穩定,應儘早採用半坐位;開始進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和脛前肌組肌肉主動收縮,加速靜脈迴流,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

  術後早期股四頭肌肌力尚未恢復,難以完成抬腿動作,可先進行鉤腳練習。隨著肌力的恢復,可在N窩下墊一個枕頭,進行鉤腳抬小腿的鍛鍊;或者在足部套一根繃帶,患者雙手拉住繃帶的兩端,在手部力量輔助下進行鉤腳抬腿鍛鍊;也可以在他人拽住褲腿的輔助下進行鉤腳抬腿鍛鍊。後兩種鉤腳抬腿鍛鍊是在股四頭肌肌力不足時藉助外力進行的,要注意應主要依靠腿部的力量,外力只是輔助。

  標準的鉤腳抬腿鍛鍊:

  一、鉤腳尖。

  二、蹬腳後跟,儘量將膝關節繃直。

  三、抬起下肢,腳後跟距離床面約20cm,堅持5~10秒鐘,放下。鉤腳抬腿鍛鍊視患者情況每天可進行多組。

  具體方法為:

  1、踝關節背屈、跖屈(鉤腳練習):主動最大限度屈伸踝關節及抗阻訓練。每個動作保持5秒,重複20次/組,每日2~3組。

  2、仰臥位收縮股四頭肌訓練:做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每次保持5秒,每20次/組,2~3組/日;同時病人可於床上做直腿抬高運動,不要求抬起的高度,但要有5秒左右的滯空時間;緩慢將患肢足跟向臀部移動,使髖、膝關節屈曲,足尖向前,防止髖內收內旋,護理者可用手握住患肢踝部,協助病人保持10秒,重複20次,每日做2~3組。

  3、下壓膝關節:坐位,腿伸直,足下放一圓枕,將足抬高,膝下懸空,按壓膝關節牽拉大腿筋及小腿筋。

  術後第一天:拔除血漿引流管和尿管後,在助行器幫助下下床行走。學會正確下床、上床、邁步。加強雙下肢肌力鍛鍊。對下床行走有信心,投入的熱情越高,恢復越快。

  防止關節周圍粘連纖維化的練習:

  關節周圍可因血腫機化而纖維化,所以要學會按摩關節周圍軟組織,使其鬆解軟化。這一鍛鍊可從術後第1周始貫穿整個康復過程,也可作為整個鍛鍊動作的第1個動作,使關節周圍軟組織鬆解,利於關節的屈伸運動。方法:兩手掌根部緊貼膝關節面板內外側用力環形深部按摩,可自股骨下1/3至脛骨上1/3分不同的幾個點進行,勿摩擦面板。

  切口愈後可再加一個動作,即兩拇指按於切口上,間隔1釐米,然後順切口方向使面板向反方向牽拉3~5次,直至整個切口都得到牽拉。

  不斷加大關節活動度

  全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活動度(rangeofmotion)的恢復及步態的訓練是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康復的重點,且貫穿康復治療的全過程,應遵循小強度起始、循序漸進、並始終保持中小強度的原則,並以患者主觀感覺輕鬆或很輕鬆為度。原則上術後當天麻醉恢復後在有效鎮痛前提下即可進行,術後1周內以被動活動為主,1周後以主動活動為主。

  關節的實際活動度以俯臥位時膝關節主動屈曲的角度為準,術後第7~14天:輸液逐漸停止,膝關節功能鍛練重點放在肌力鍛鍊和增加關節活動上,可在俯臥位膝關節主動屈曲的基礎上由護理人員壓術膝小腿,增加膝關節屈曲的角度,不可用力過猛,以病人能耐受為準,循序漸進,最好能有醫師現場指導。

  住院期間膝關節活動度的鍛鍊主要在被動活動器(CPM)的輔助下進行。國外有的康復中心提倡術後第一天即開始進行CPM輔助鍛鍊,國內目前仍在術後兩到三天拔出引流管後再開始。

  除了CPM以外,鍛鍊膝關節打彎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坐在床邊,讓小腿自然下垂,在重力輔助下鍛鍊膝關節打彎,同時用對側腳後跟壓住術側足背彎曲膝關節;也可以躺在床上,雙手抱住小腿幫助膝關節打彎。有條件的可以通過靜態自行車練習膝關節的屈伸活動度。

  伸得直才能走得穩

  膝關節伸直鍛鍊也是康復鍛鍊的重要內容,由於下肢在行走時膝關節是處於伸直狀態的,因此膝關節能伸直比能打彎顯得更為重要。對於膝關節不能伸直的患者,可以在腳後跟墊起一定的厚物,使膝關節懸空,在重力作用下使膝關節伸直;還可以在膝蓋上放一個枕頭或在他人按壓下幫助膝關節伸直。

  術後6周,肌力恢復良好的患者可以開始練習爬樓。通過練習爬樓一方面可以鍛鍊肌肉力量,另一方面還可以鍛鍊關節活動度。要注意“好上壞下”:上樓時先邁好腿,下樓時先邁手術那條腿,兩步一個臺階。剛開始練習時要有人在旁保護。術後6周後,還要逐漸增加行走活動量,促進人工關節的磨合。

  全膝關節置換患者在術後相當一段時間內仍需使用助步器,助步器能有效提高患者身體的穩定性,並能較好地分擔負荷,故術後應當重視助步器的使用;遵循寧緩而準、勿快而不穩的原則進行。使用單手杖或單腋拐時,助步器先行,患腿跟上,健腿第3步。使用雙腋拐時,拐與患肢同步,與健側交替。上樓時健肢先上,下樓時患肢先下,從而有效地保護膝關節。

  總之,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術後病人堅持康復鍛鍊。手術是醫患共同完成的一項工程,如果這一工程按滿分100分計算,醫生手術做得再好,也只能拿到50分,剩下的50分需要病人從術後的康復鍛鍊中得到,也就是說手術成功的另一半掌握在患者手中。病人一定要和醫生一起才能拿到滿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