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胸交界區脊柱側凸是指側凸頂點位於頸胸交界處,包括C6~T2的範圍,脊柱側彎畸形同時波及頸椎和胸椎。造成該側凸型別的病因,大多為先天胚胎髮育異常導致椎體的畸形,可以是單純半椎體、分節不良、或多種畸形混合,臨床上最常見的是混合型。
該類脊柱側凸臨床發生率較低,但由於畸形靠近頭頸部,上下節段椎體的代償能力差,較小的彎曲角度(Cobb角>25°)就能出現明顯的外觀異常,如:雙肩不等高、斜頸、軀幹偏斜、面部發育不對稱、頸部活動受限等,這些畸形嚴重影響患兒外觀和心理,甚至影響其他器官的發育(心、肺、眼)。並且這種畸形大多隨患兒發育而進行性加重,延誤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
手術適應症為:
側凸Cobb角大於30°隨年齡進展,且出現嚴重的軀幹失代償、雙肩不等高、斜頸;或患兒有改善外觀的需求。
手術方式包括:
後期一期半椎體切除;刨髓式截骨;凹側肋椎關節鬆解;脊髓縱裂一期切除;頸椎椎弓根或側塊螺釘置入;頸胸移形棒或PCF系統固定等技術。
療效評價:對手術前後冠狀面與矢狀面Cobb角、軀幹偏移、頭部傾斜角、雙肩高度差進行測量和分析。平均冠狀面Cobb角術前45.8°,術後16.2°,矯正率64.6%;所有患者軀幹恢復平衡;平均頭部傾斜角術前6.8°,術後1.2°,矯正率82.3%。術後未出現神經等併發症。
技術的先進性及其特色
頸胸交界區由於解剖位置特殊,周圍有重要血管、神經、氣管等結構,給手術治療帶來巨大挑戰,目前在全國能開展該類手術的醫院屈指可數。我科在熟練掌握後路椎弓根植入和椎體截骨技術的基礎上,進行了頸椎椎弓根或側塊螺釘置入,C7~T5椎體截骨,頸胸椎移形棒固定。後路一期截骨術治療頸胸交界區先天性脊柱側凸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頸胸交界部位的先天畸形可引起頸胸段的側後凸,手術治療困難,相較於以往的原位融合術,後路一期截骨同時在頸胸段採用螺釘系統矯形固定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手術次數,為患兒家庭極大減輕經濟負擔,讓患兒重新樹立自信。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