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關節外科 主任醫師 高明堂

  一、骨關節炎是怎麼造成的?

  骨關節炎即通常所說的骨質增生,屬於增齡性疾病,大多於50歲前後發病,當人體慚趨老化,或因創傷或疾病,關節軟骨出現退化,失去彈性,隨之發生裂縫、糜爛與潰瘍,使軟骨表面粗糙不堪。不光滑的軟骨面相互摩擦,使軟骨損毀更進一步加重。這時關節軟骨的完整性就遭到破壞,軟骨下骨板由於缺乏軟骨的保護,區域性受到異常的壓力而發生增生(骨刺形成),即產生了骨關節炎。

  二、什麼樣的人容易得骨關節炎為什麼這些人易得骨關節炎

  原發性骨關節炎的病因尚不明瞭,一般認為與肥胖、增齡、外傷、內分泌、軟骨代射等多種因素有關。肥胖患者關節負重增加,人體為維持重心會發生膝部的內翻畸形,使膝關節兩側間隙負重不平衡,導致退行性變,積累性的微小損傷可造成軟骨下骨的硬化改變,影響關節軟骨對關節負重的抵抗力,導致軟骨的退變,上下樓梯滑一下看起來不重的損傷,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遞給關節軟骨過重的負荷。

  其次,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逐漸增加。據報道,15~44歲的人群中,發生率不到5%,45~64歲人群中發生率為25。3%,而年齡大於65歲的人群中其發生率高達60%以上。此外,性別與骨關節炎的發生也密切相關,女性在絕經前其骨關節炎的發生與男性相似,但到絕經期以後,女性骨關節炎的發生率明顯高於男性。

  特殊職業的人群中,其骨關節炎的發生率也較高,如礦工由於長期處於半蹲或蹲位,而引起膝關節骨關節炎發生增加。許多職業運動和過度勞損也會引起骨關節炎如足球、負重屈曲可導致膝骨關節炎。少數骨關節炎患者有家族性。

  三、骨關節炎有幾種

  骨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兩大類,原發性主要為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老化病變,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漸加重,軟骨老化是正常的生理演變,但可以在遺傳的基礎上因人而異,有的發生較早,比較快速,也有的發生較晚,較緩慢,一般病情進展與疲勞過度及關節負擔過重有關。繼發性骨關節炎即先有其它疾病如外傷、骨骼的缺血壞死等,而逐漸導致關節軟骨的病變。

  四、骨關節炎有哪些常見症狀

  常見的症狀包括關節痛、僵硬、活動受限或關節穩定性降低;可以自動緩解或復發。最常見的症狀為受累關節疼痛、活動加重,休息後緩解、久不活動有僵硬感等,開始時症狀多不重,以後逐漸出現活動時疼痛及疲勞後疼痛,由於軟骨下骨骼受累,患者在休息靜止時亦會感到鈍痛及關節不靈活的僵硬感。過久處於固定的位置,則在開始活動時可感到疼痛,但稍加活動後,疼痛反而減輕。

  疼痛常和天氣變化有一定的關係,病情逐漸發展可出現關節活動時的摩擦感,當大塊軟骨脫落成為關節內遊離體時,患者有關節的突然交鎖(關節卡住了的感覺),但也有一些患者僅在拍攝X線片時發現骨質增生(骨刺),而自身並沒有任何症狀,在醫學上將其稱為無症狀骨關節炎。

  五、骨關節炎常需哪些檢查?

  骨關節炎通常根據患者的主訴及醫生的體檢就可作出診斷,但有時仍然需要一些相關的輔助檢查:

  (1)對於伴有發熱及多關節疼痛的患者應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檢查,以排除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炎和感染性關節炎。

  (2)影像學檢查:

  ①X線片:關節的X線片可記錄病變在大體方面的異常,反映關節損傷程度、病變進展範圍及對治療的反應,其是骨關節炎患者的常規檢查專案。

  ②磁共振檢查(MRI):MRI對骨、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滑膜及關節積液均可清晰顯示。

  (3)關節滑液檢查,對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具有確診價值。

  (4)關節鏡與滑膜活檢,關節鏡可直視病變,並可切取滑膜組織用以病理檢查,還可在關節鏡下做一些治療如遊離體摘除和滑膜切除。

  六、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骨關節炎治療的目的在於緩解症狀,改善關節功能,減少畸形,減少病情進展的風險性。對於症狀不嚴重者可通過理療、體育鍛煉和自我調適來解決,不一定需要服藥。本病的特點可自動緩解或復發,當症狀控制以後,可停止服藥,不必長期服藥。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非藥物治療包括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如調整勞動強度、保護受累的關節;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消除抑鬱狀態,以積極的態度與疾病鬥爭;對關節注意自我保護、避免不恰當的負重、醫療體育、物理治療和輔助器械等;肥胖是影響骨關節炎預後的唯一預期因素,體重超重者應積極減輕體重,有助於防止病情進展;進行適當的戶外鍛鍊,適當的運動不但不會引起關節的進一步損害,而且有助於緩解症狀。

  物理治療可增加區域性的血液迴圈,增加關節活動範圍的鍛鍊,鍛鍊增強相應的肌肉力量,可增加對關節的保護作用,對止痛和改善功能亦有明顯效果;選擇合適的鞋襪,鞋底外側加墊(對膝內翻者),保護關節;關節活動不便者,可用手杖以至柺杖以減輕關節的負重。

  七、骨關節炎患者如何進行體育鍛煉?

  骨關節炎患者通過適度的體育鍛煉可改善功能能量,既往強調受累關節休息的觀念,現已為醫療體育所替代。體育鍛煉須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在病變關節的活動範圍以內,由患者自動鍛鍊,循序漸進,包括增加關節活動度鍛鍊、增強關節周圍肌力鍛鍊及增加耐力鍛鍊。

  症狀重的患者,開始時只能進行肌力收縮而不活動關節,且最好能在水中鍛鍊,因水中人體重量只達到陸地體重的1/8。循序漸進、逐漸加大動作的幅度,先選擇不負重的形式進行,待疼痛基本消失後再做負重鍛鍊。

  八、骨刺能通過鍛鍊磨掉嗎?

  骨刺本身是由於關節的退變而引起,一旦發生是不會隨著鍛鍊而消失的,適當的鍛鍊只是有助於減輕患者的症狀,延緩關節的退變。長了骨刺是否出現症狀,主要看有沒有炎症。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種能縮小或去除骨刺的仙丹妙藥,但炎症卻是可以消退的。

  只要消除了炎症,就減少了滲出和腫脹,也就解除了疼痛,這就是臨床治癒了。因此,治療骨刺實際上就是消炎。這也就回答了骨關節炎經過治療,骨刺依舊而症狀全消的奧祕。

  九、每天爬山或者爬樓梯對老年人的膝關節是否有益?

  膝關節的負荷隨人體的運動和步態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膝關節站立位的受力為體重的0.43倍,而行走時可達體重的3.02倍,上樓時則可達體重的4.25倍。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在登山時出現不能下山的情形,這是因為爬山時關節負重是正常時的四五倍,關節難以承受。

  中老年人必須走樓梯時,一定要扶著欄杆或者牆,不要跨步上樓梯,要等雙腳全部在一個臺階上後,再走下一步,減少關節的承重。

  十、骨關節炎的藥物療法包括哪些?

  骨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原因很多,大部分原因不是炎症,或者只是輕度的炎症,大多數情況下可用鎮痛劑治療,撲熱息痛是較佳選擇,如果對鎮痛劑治療反應不佳,可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類藥物。疼痛本身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它的存在可以提醒骨關節炎患者自己減輕受累關節負荷,避免過度使用。

  如果過度使用緩解症狀藥,忘卻了自己的關節正在患病而照常從事過多負荷的活動,不免會加重受累關節損傷。因此,為了保護受累關節,要適當使用鎮痛藥。通常僅應在休息時或日常活動時出現疼痛時使用消炎鎮痛藥。

  十二、關節內注射藥物可以根治骨關節炎嗎?

  關節內注射藥物主要根據關節內理化特性及生物學特點變化,通過改變關節內環境,使之接近於正常,促進關節軟骨修復、緩解症狀,達到治療目的。如透明質酸鈉關節內注射有提高滑液質量、保護軟骨、減輕疼痛敏感性,通過潤滑關節可減輕關節的磨損,重建骨關節炎關節內已被打亂的平衡,但由於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疾病,其只能延緩骨關節炎的進展,並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十三、關節內激素注射治療骨關節炎有何利弊?

  對存在滑膜炎者,關節內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激素能獲得療效。激素能改善症狀,但如大劑量應用激素會妨礙軟骨的修復過程,注射本身可能損傷關節軟骨,且有發生感染的危險。不宜反覆使用,反覆使用可能會加重關節的破壞。

  十四、關節清理術能根治治療骨關節炎嗎?

  當關節軟骨遭到破壞就會發生骨關節炎,這通常可導致疼痛、腫脹及活動障礙。關節清理術多采用關節切開或關節鏡來行關節清理術,將軟骨、半月板碎片等遊離體取出,除掉鬆動的軟骨和其它位於發炎關節的碎片,並磨削骨贅、退變嚴重的半月板、關節軟骨和滑膜組織,反覆沖洗關節腔,改善關節腔內環境,能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十五、關節清理術適應於哪些骨關節病患者?

  關節清理術適應於關節面大部分完整,但患者負重時感關節疼痛,給工作和生活帶來困難者;關節內遊離體,致關節活動受限和交鎖;對治療要求不高患者的姑息性治療,其主要適合於適合輕、中度的慢性關節炎患者。總體而言,病情越重的患者效果越差,術後持續時間越短,復發的越早。關節清理術治療效果相對是暫時性的,可起到延遲關節置換的作用。關節清理術目前多以關節鏡方式進行,損傷小、恢復快。

  十六、如何預防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患者日常都需要注意什麼?

  骨關節炎患者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適當調整、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其目的是改善症狀,控制病情進展,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避免畸形和殘廢,增進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社會活動能力。改變生活方式涉及的範圍較廣,主要包括調節體力勞動強度、改變不良作息習慣、調整飲食結構、保證充足的睡眠等。

  其次,避免過度勞累,過度勞累是慢性病的大忌之一,因為慢性病患者的機體和患病的組織器官耐受能力低下,需要比健康人多休息,過度勞累使患病的機體難以承受,勢必造成不良後果。再者,保持均衡的飲食以便吸取足夠的營養維持身體健康。保護關節的重點是:

  (1)少使用關節,減少關節的負荷;

  (2)保護關節的功能位置,關節伸屈時勿使肌腱、韌帶和關節本身受到過度牽扯、摩擦和擠壓;

  (3)不要長時間做同一動作或使關節固定於同一姿勢,養成經常使關節充分舒展的習慣;

  (4)應避免做節奏過快的動作;

  (5)當出現疼痛時應立即停止關節動作;

  (6)必要時藉助器具保護關節;

  (7)行動時應小心謹慎防止滑倒、跌傷或扭傷;

  (8)天氣寒冷時注意關節保暖;

  (9)減輕體重,避免關節的過度負荷。

  十七、關節鏡對治療骨關節炎有什麼幫助嗎?

  當藥物和其他的方法都不能緩解時,可求助於關節鏡來清創或灌洗。關節鏡既可對關節進行全面的檢查,準確瞭解骨關節炎病變範圍和程度;還可對關節進行清理沖洗,將軟骨、半月板碎片取出,對骨贅、退變嚴重的半月板和關節軟骨面、滑膜予磨削,並反覆沖洗,關節內軟骨碎片可以刺激滑膜組織的炎症和關節積液,通過沖洗去除引起關節機械功能障礙的軟骨或半月板碎片後,能立即改善功能,減輕症狀,並通過改善關節內環境,可阻止關節軟骨的退變。而傳統的關節切開清理術後軟組織癒合和肌肉功能的恢復至少需要幾周時間,有時甚至更長,而關節鏡的應用顯著降低了這些併發症,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點。

  十八、骨關節炎的手術療法有哪些?

  對骨關節炎常用的手術療法有截骨術、關節清理術、關節融合術及人工關節置換術。截骨術多用於膝骨關節炎的矯形,通過截骨糾正關節力線和受力分佈,達到緩解疼痛及延遲關節置換的時間。關節清理術是指對膝關節內的沖洗、病變軟骨修整、破損半月板切除以及滑膜切除等手術過程。

  它適合輕、中度的慢性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效果較好;關節融合術是將病變關節固定於醫學上的功能位,即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位置,此手術可獲得一個穩定、無痛、能負重的關節,但喪失了關節活動度,喪失一定的生活和勞動能力。人工關節置換對關節廣泛破壞、畸形嚴重、疼痛明顯的關節病變可明顯減輕疼痛,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臨床應用廣泛,效果較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