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運動損傷後,我們通常在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兩種方案中選擇其一,無論採用何種方式應對,都應該在恢復過程中適時適度的引入康復訓練,以保證盡最大可能避免或是減輕因制動造成的諸多障礙。無論採用何種方案,最初目標都是重建解剖結構,在手術/保守治療後,不同程度的制動是難以避免的,通常情況下,制動會產生人體各種功能退行性改變,主要體現在這樣一些方面:
1、損傷相關關節活動度下降:主要體現為粘連和攣縮。長期制動使相關關節持續處於相對靜止狀態,關節周圍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面板等軟組織會產生明顯的攣縮現象,在關節活動過程中,處於關節運動拮抗方向的軟組織會產生大大高於正常水平的阻力,當該阻力超越產生運動的主動肌的最大力量時,該動作即不能完成。同時,由於損傷中出血,大量成纖維細胞釋放入組織間隙,從而產生“膠水”一樣的作用,在組織中形成廣泛的粘連。另外,由於制動,肌原纖維中可自由滑動的肌絲間,會產生大量阻礙其滑動的橫鍵,從而在肌肉內部形成粘連。在整個制動過程中,攣縮和粘連同時發生,共同作用,訓練時間稍為不及即會產生嚴重的ROM障礙,為訓練埋下了困難的種子。
2、損傷相關關節所屬軟骨質量下降:關節軟骨的營養主要來源於關節液,在正常運動中,軟骨面間的相互滑動、擠壓會使軟骨像海綿吸水一樣在其內外環境中形成物質交換,從而實現其營養過程,長時間制動嚴重阻礙軟骨的新陳代謝功能,進而導致軟骨萎縮,退變加速,在日後的正常活動中,會加速退行性骨性關節炎的發生速度及加重其嚴重程度。
3、影響受損組織癒合:不利於組織修復。無論骨組織還是其他軟組織,其癒合離不開適當的應力。以關節韌帶為例:韌帶的癒合(外固定保守治療或手術重建)在處置後2週會出現明顯的膠原纖維連線,6周左右纖維連線已較可靠,但此時纖維排列順序雜亂無章,強度只接近正常韌帶應力水平的約一半,不能達到正常的功能則治療宣告失敗。
4、全身整體功能水平下降:由於絕對制動可造成不同程度呼吸系統(肺活量下降、肺栓塞等),迴圈系統(迴圈血量減少、血栓形成等),消化系統(食慾不振等)等各個系統功能退化,同時除損傷相關部位外,運動系統也會有整體功能水平的下降,如此全面的全身功能退變,對於體弱及老年人尤其具有恐怖的殺傷力。
5、心裡因素:長期脫離社會對患者心理造成的巨大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
6、經濟因素:這個時代斷絕經濟來源後果是很嚴重的
總而言之,運動創傷後,長期的制動會對患者產生巨大的影響,即便區域性過度制動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所以應以科學的方法,適時適度的針對患者傷情施以康復訓練,力爭患者傷而不殘,早日重返社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