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治醫師 郭明

  小兒體溫高低不一定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如果兒童體溫達到38.8℃,但精力旺盛,無不適感覺,則無需進行退熱治療。當孩子體溫超過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煩躁應予治療。體溫39℃以上的高熱容易引起兒童驚厥,6個月以下兒童在發熱時因病情變化快,都應及時治療。3個月內的嬰幼兒應慎用藥物退熱,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熱。藥物退熱效果不好或用藥退熱後不到兩小時體溫又超過39℃時也應採用物理方法降溫。藥物退熱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見效,在體溫突然超過40℃時應先立即採用物理方法退熱。

  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是一種使用歷史很長的解熱鎮痛藥。常用的阿苯片為阿司匹林與苯巴比妥的複方製劑,用於小兒退熱一直受到臨床的好評。用於退熱一般是小劑量短時使用,較為安全。但該藥可引起新生兒青紫症、肚臍出血、嘔血和便血等不良反應,嬰幼兒應禁止使用。匹賴氨酸(來比林)是阿司匹林與賴氨酸結合的產物,毒性有所降低,可注射給藥,見效快,3歲以上兒童可以使用。但是小兒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綜合徵的現象屢有報道。國內罕有阿司匹林引起兒童瑞氏綜合徵的報道。其個案多與患兒用阿司匹林治療風溼熱等疾病的長期用藥史有關。因此,除川崎病以外,許多國家已不再將阿司匹林用於兒童,國內並無嚴格要求,但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應避免作為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時的退熱劑,因此時更易使兒童招致瑞氏綜合徵。

  異丁苯丙酸即布洛芬,退熱快而平穩,退熱持續時間可達8小時。該藥雖為阿司匹林類似藥物,但胃腸道刺激等不良反應明顯低於阿司匹林,且易耐受,認為是安全可靠的解熱鎮痛藥物。兒童的用藥劑量可依病情而定。一般每次每公斤體重劑量為5mg,高於39℃時可用10mg,需再次用藥時應間隔6~8小時。加大劑量可增加持續退熱時間,必要時每次每公斤體重劑量可達40mg。布洛芬可單用,也常與其他一些藥物配伍以增強療效。常用的複方鋅布顆粒劑含有葡萄糖酸鋅,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活力;馬來酸氯苯那敏則可減輕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噴嚏等症狀。

  對乙醯氨基酚即撲熱息痛,該藥主要在中樞神經系統部位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產生調節體溫和鎮痛的作用,很少引起胃腸道不良反應。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強和安全的特點,是世界各國廣泛推薦與使用的退熱藥物。兩個月以上兒童可首選該藥,劑量為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每日不超過4次,用於退熱一般不超過3天。兩個月以下嬰兒應遵醫囑使用。

  安乃近可引起粒細胞缺乏、腎損傷和過敏反應等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藥典仍然收載該藥,但說明僅在急性高熱且病情急重,又無其他有效解熱藥可用的情況下,用於緊急退熱。口服給藥已較少採用,多用於滴鼻。應使用20%溶液,嬰兒每次每側鼻孔1~2滴,兩歲以上小兒每次每側鼻孔2~3滴。用於10個月以下嬰兒,作用確切。5~6歲以上兒童一般不滴鼻給藥。6個月以上的高熱兒童可按每次每公斤體重10~20mg劑量肌內注射給藥,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證安全。

  腎上腺皮質激素有些基層醫療單位的醫生視皮質激素為“萬能藥物”,習慣使用地塞米松退熱,這是一種不正確的用藥方案。皮質激素除用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主要用於休克、嚴重感染或炎症的應急治療。皮質激素用於兒童退熱容易掩蓋病情,可造成誤診。該類藥物無抗菌、抗病毒作用,卻有顯著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當反而可促進細菌或病毒感染擴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趨於好轉的感染死灰復燃。皮質激素還有加重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熱藥物不良反應的作用。因此,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質激素藥物退熱可能釀成小病變大病的不良後果,此法不能輕易使用。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可為感冒、扁桃體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腦膜炎等嚴重疾病。退熱藥物只能改善症狀,無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熱藥物之前應找出病因,以免影響診斷,耽誤治療。退熱藥品種很多,有單一成分的,也有複方製劑,但主要有效成分卻相同或相似,故不宜幾種藥品同時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