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產科 副主任醫師 王豔輝

  今天又診斷一例宮腔粘連患者,因月經量減少閉經近3年就診,之前已經輾轉數家醫院,經歷了多種治療,第一次有人建議她來做宮腔鏡檢查,明確了診斷。記得上學時曾學到過一個診斷名詞Asherman綜合症,當時並沒有重視它,認為成年女性只要有正常的器官來月經是天經地義的事。真正認識到這個疾病是在自己從事宮腔鏡診療工作之後。該病首次由Fritsch報導於1894年,1948年由Asherman系統描述,他對宮腔粘連的定義:創傷所致的宮內粘連或宮頸內口上方的狹窄。

  宮腔鏡問世之前該病主要依據病史和通過碘油造影術來確診。宮腔粘連90%由妊娠子宮內膜損傷所致,子宮內膜結核是另一個比較常見的原因,另外任何宮腔操作都有引起宮腔粘連的可能,因此愛護子宮,遠離人工流產,規範宮腔操作,是每一位醫生和患者應盡的責任。

  有這樣一位年輕的女孩,因閉經半年來就診,經檢查診斷為中度宮腔粘連,她很不以為然,委婉的告訴她這個疾病的危害,併為她做了手術,出院時叮囑她,經歷過粘連的子宮,就如同經歷了一次重創,要儘早結婚生育。可是半年後又一次在我們的手術室看到她,她是因藥流不全來做清宮手術的,那一刻很無語,也許將來她會為自己年輕時的行為而後悔,但現在我們能為她們做點什麼呢?在與負責PA C工作的孟老師聊天時,問到我院流產後關愛工作開展的情況時,她略顯沉重的談到自己工作的艱難,許多年輕的女孩並不情願接受幫助和指導,甚至表現出不耐煩和反感。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非常瞭解避孕知識,88%的年輕人對避孕問題不瞭解或者表示困惑,而全球受訪者不瞭解避孕知識的比例為28.1%.我們互相安慰鼓勵著,我們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堅持做下去總會好的。

  避孕知識的缺乏,生殖環境的惡化,導致重複流產率增加,宮腔粘連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據2011年WCD的統計資料顯示人工流產後有18.92%患者出現月經異常、附件炎、宮腔粘連等遠期併發症。當宮腔操作不可避免時,儘量減少對子宮內膜的傷害,術後採取預防性保護措施,並儘早識別宮腔粘連,使患者得到及時治療,是每一位婦產科醫生的職責所在。

  子宮――生命的搖籃,在她溫暖的庇護中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又在生命的輪迴中繁衍著下一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她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