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劉學軍

  一、肝囊腫常識

  肝囊腫屬肝臟良性疾病,可分為寄生蟲性和非寄生蟲性兩類。後者常見,多為先天性,少數為創傷性、炎症性和腫瘤性,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大多數肝囊腫患者沒有症狀,多系超聲或CT等影像學檢查或其他腹部手術時發現。然而,當囊腫逐漸增大,壓迫肝臟或鄰近臟器時,可出現腹部不適、腹痛、黃疸,甚至門脈高壓等症狀。

  B型超聲檢查是診斷肝囊腫的首選方法,常用於常規體檢和初步診斷,是經濟可靠而簡單的檢查方法,在囊腫處呈液性暗區,與肝癌和肝血管瘤不同。X線檢查可有肝臟明顯增大,膈肌抬高和胃腸受壓移位等徵象。放射性核素肝血池掃描顯示肝佔位性病變,邊界光整;而肝海綿狀血管瘤病變區放射性增強,肝癌則放射性減低。

  CT檢查對肝囊腫的診斷幫助很大,可以發現1-2cm的肝囊腫,注射造影劑進行增強CT有助於鑑別肝血管瘤和原發性肝癌。增強後病變區不變是肝囊腫,病變區縮小是肝血管瘤,病變區更明顯是肝癌。多發性肝囊腫病人還應檢查腎、肺、胰以及其他臟器。小的肝囊腫如直徑1-5cm左右,而又無明顯症狀者不需特殊處理;對大的肝囊腫如直徑5--10cm,而又出現壓迫症狀者應給予適當治療。安陽市中醫院普外科劉學軍

  二、肝囊腫的治療方法

  傳統治療非寄生蟲性肝囊腫的方法包括開腹行囊腫開窗術和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囊腫抽液術,前者患者創傷重,痛苦大,病程長,手術併發症較多;後者雖然不開腹,患者創傷輕,痛苦小,但容易復發。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髮展,腔鏡手術的領域不斷擴大,肝囊腫排除寄生蟲性肝囊腫、腫瘤性肝囊腫及肝內膽管囊性擴張者均可在腹腔鏡下手術治療。用腹腔鏡治療肝囊腫,具有療效確切、患者創傷小、病程短、痛苦輕、康復快等優點。

  三、 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術前需充分了解囊腫的性質和位置,這是能否行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的主要因素。對於診斷明確,排除寄生蟲性、腫瘤性的肝囊腫及肝內膽管囊性擴充套件的病例,在腹腔鏡視野範圍內位於肝表面的單發或多發單純性肝囊腫及多囊肝病Ⅰ型(大的多發性囊腫主要位於肝臟表面Ⅱ~Ⅳ段)均可行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手術的禁忌證主要是:(1)術前影像學檢查發現與膽道相通;(2)懷疑囊腫惡變;(3)囊腫位於右肝後葉或與膈肌之間廣泛粘連,腹腔鏡下難以接近囊腫;(4)囊腫有活動性出血;(5)囊腫位於肝臟深部或囊腫表面肝組織較厚。

  四、腹腔鏡肝囊腫開窗術的注意事項

  為降低術後併發症的發生率,使患者儘快康復,手術中應注意以下幾點:(1)病變廣泛的多發性肝囊腫不宜一次切除或開窗過多,以防術後發生頑固性腹水、肝功衰竭等併發症,一般一次可開窗4~5 個較大的囊腫;(2)術前選擇病例和確定囊腫型別,可提高療效,降低複發率;(3)術中要充分顯露遊離的囊壁,緊靠囊壁與正常肝實質的交界處將遊離面的囊壁完全切除,充分敞開囊腔,再用電凝棒仔細電凝囊腔或用無水酒精注入囊腔,破壞其內壁表皮細胞,電凝過程中切勿損傷囊壁表面的膽管或血管;(4)較大的囊腔,可將大網膜填塞於腔內,用鈦夾或縫合固定,使大網膜與囊腔粘連,以防復發;(5)疑有惡變的囊腫,術中應作病理檢查。若有惡變,可行肝部分切除,必要時中轉開腹,以免延誤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