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治醫師 趙剛

  1、膽結石(膽石病)是什麼?

  膽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或者周圍膽管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於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目前膽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加。

  2、膽囊結石會引起膽囊癌變嗎?

  膽囊結石在膽囊內形成後可刺激膽囊粘膜,不僅可引起膽囊的慢性炎症,而且當結石嵌頓在膽囊頸部或膽管後還可以引起繼發感染,導致膽囊的急慢性炎症。由於結石對膽囊粘膜的慢性刺激有可能導致膽囊癌的發生,目前報道膽囊癌的發生率達1~2%。

  3、膽囊結石形成原因是什麼?

  膽囊結石的成因非常複雜,有些是不可更改的因素,例如:逐漸增長的年齡、女性、種族、基因和家族史;有些是後天因素,部分是可以逆轉的,例如:妊娠、肥胖、低纖維、高熱卡飲食結構、長時間禁食、某些藥物如頭孢曲松,降脂藥、口服避孕藥、快速體重喪失、代謝綜合徵、特殊疾病等等。目前具體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

  4、膽囊結石發病有沒有性別差異?

  超聲診斷研究結果顯示,膽囊結石男女發病之比約為1∶2,女性膽囊結石以膽固醇結石多發,女性膽固醇結石高發可能與雌激素可以增加膽汁中膽固醇分泌、降低總膽汁酸量和活性,以及黃體酮影響膽囊收縮、致使膽汁淤滯有關。

  5、膽囊結石發病與飲食因素有必然關係嗎?

  飲食習慣是影響膽囊結石形成的主要因素,進食低纖維、高熱量食物者,膽囊結石的發病率明顯增高。因為這類食物增加膽汁膽固醇飽和度,膽固醇一旦析出就形成了膽囊結石。

  6、膽囊結石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一般膽囊結石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大多數是在常規體檢中發現。有時可以伴有輕微不適被誤認為是胃病而沒有及時就診,被稱為無症狀膽囊結石。膽囊內的小結石可嵌頓於膽囊頸部,引起臨床症狀,通常表現為膽絞痛,右上腹或上腹疼痛,可向右肩胛或背部放射,可伴有噁心、嘔吐。尤其在進食油膩飲食後膽囊收縮,或睡眠時由於體位改變,可以使疼痛症狀加劇。少數情況下會發生黃疸,一般較輕。

  7、膽囊結石和急性膽囊炎有關係嗎?

  有關係,膽囊結石可能誘發急性膽囊炎。當膽石嵌於膽囊頸部時,造成急性梗阻,導致膽囊內壓力增高,膽汁不能通過膽囊頸和膽囊管排出,從而引起臨床症狀,

  有部分患者可以在幾小時後臨床症狀自行緩解,在此期間,密切觀察,無需特殊治療;如病情持續不緩解,遵下步治療。

  但如果膽囊結石嵌頓持續不緩解,膽囊會繼續增大,甚至會合並感染,從而進展為急性膽囊炎,如果治療不及時,少部分患者可以進展為急性化膿性膽囊炎,嚴重時可以發生膽囊穿孔,臨床後果嚴重。

  慢性肝炎當肝炎導致肝功能異常時,可以有右上腹隱痛不適、食慾不振等臨床表現。一般使用 B 超和肝功化驗就可以區分。

  8、平時如何預防膽囊結石發生?

  飲食調控是防止膽石症、膽囊癌發生的最理想預防方法。預防膽囊結石應注意飲食調節,膳食要多樣,此外,生冷、油膩、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使膽汁淤積,也應該少吃。富含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C 的蔬菜和水果、魚類及海產類食物可以適當多吃。

  此外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經常參加體育活動、按時吃早餐、避免發胖、減少妊娠次數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預防措施。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進食一個煎雞蛋,可以使膽囊定時收縮,排空,減少膽汁在膽囊中的停留時間。

  9、膽管結石有什麼臨床表現?

  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可以是多方面的,從早期的無明顯臨床症狀的侷限於肝內膽管某段肝管內的結石,至後期遍及肝內外膽管系統甚至併發膽汁性肝硬化、肝萎縮、肝膿腫等的晚期病例,

  故臨床表現十分複雜,包括:

  (1) 上腹部疼痛,可能為典型膽絞痛或持續性脹痛,有的患者疼痛不明顯,而寒戰發熱非常明顯,週期發作;

  (2) 可有長期的膽道病史,或伴有寒戰發熱、黃疸的急性膽管炎史;

  (3) 患側肝區及下胸部有經常性疼痛不適,常放射至背、肩部;一側肝管梗阻時,可無黃疸或黃疸甚輕;

  (4) 如果膽管結石急性發作,急性期可出現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症狀,主要表現在右上腹的陣發絞痛,並可有噁心嘔吐。同時出現 39 到40攝氏度的高熱,以及面板黏膜的黃疸。

  (5) 肝區壓痛和叩擊痛明顯,肝臟呈不對稱性腫大並有壓痛。

  10、膽囊結石的併發症有哪些?

  膽囊結石和膽囊炎、膽管炎、膽囊癌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膽囊長期受慢性炎症和膽囊結石內膽酸、膽鹼的刺激容易使膽囊粘膜發生癌變。膽囊結石經膽道排入膽管引起繼發性膽管結石、以及膽管結石的一些併發症。嚴重的膽囊結石還可以引起全身繼發性感染。

  11、哪些膽囊結石需要治療?

  有症狀的膽囊結石無論大小都需要治療,對於無症狀性膽囊結石,可以隨診和觀察,但對於合併以下情況的患者,需要及時就診:

  (1) 充滿型膽囊結石;

  (2) 瓷性膽囊;

  (3) 合併糖尿病;

  (4) 膽囊結石大於1cm;

  (5) 萎縮膽囊;

  (6) 有膽道疾病家族史;

  (7) 合併膽囊息肉。

  12、膽囊結石的手術療法有哪些?

  自1985年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來,因其微創、併發症少、適應證廣、療效明確、不存在膽囊結石復發等原因,而逐漸取代所有其他治療方法成為膽囊結石治療的標準術式。

  其他傳統的膽囊結石手術療法還有:開腹手術切除膽囊取石、開腹探查膽管取石、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探查膽管取石,但各有其適應症。

  13、膽囊結石非手術治療是不是風險更低?

  非手術治療方法的適應情況很有限,對膽囊結石的性質、數量、大小都有一定的要求,療程較長,口服溶石藥物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副反應。

  碎石治療,尤其是體外碎石對於毗鄰臟器會造成機械損傷,同時碎石必須與排石結合在一起,在排石過程中有誘發急性膽管炎、胰腺炎等併發症的可能。

  另外這些治療都存在膽囊結石復發的問題。所以需要根據醫生建議謹慎選擇。

  14、膽囊切除會帶來什麼問題?

  手術切除膽囊,雖然避免了膽囊結石的復發,但也帶來了失去膽囊所引起的問題。膽囊切除後病人喪失了膽囊濃縮、儲存、排放膽汁的功能,造成進食,尤其進食高脂肪、高蛋白質食物時,機體無法提供足夠的膽汁,因此病人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此外,膽囊切除後由於膽總管代償性擴張、造成膽總管末端開口相對狹窄,膽總管內膽汁的流體力學特徵發生改變,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膽囊切除後,部分病人反流性食管炎及胃、十二指腸炎症的發病率明顯升高。也會對膽道免疫防禦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15、什麼是膽總管結石?

  膽總管結石是指位於膽總管內的結石,大多數位膽色素結石或以膽色素為主的混合結石,好發於膽總管下端。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總管結石。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成為原發性膽囊結石,其形成與膽道感染、膽汁淤積、膽道蛔蟲密切有關。膽管內結石來自膽囊者,稱之為繼發性膽管結石,以膽固醇結石多見。

  16、膽囊結石術後飲食需注意哪些?

  一般來講,膽囊結石術後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以防止復發:

  (1) 少吃刺激的辛香料、碳酸飲料、酒精等促進胃液分泌的食品,胃液會刺激膽道收縮,增加膽管結石的發生;

  (2) 三餐要固定時間食用,儘量使膽汁排洩規則;

  (3) 食物纖維具有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的功能,可以食用含豐富纖維的糙米、胚芽米、蔬菜、海藻等;

  (4) 限制高脂肪飲食。膽固醇升高很容易產生膽管結石,要限制含豐富動物性脂肪的蛋、奶油、牛油、肝、魚卵類等食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