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夏磊

  吞嚥困難包括產生吞嚥動作困難(口咽部吞嚥困難)和食物或液體在到達胃的過程中的一種被阻滯感(食管吞嚥困難)。所以,吞嚥困難是指對吞嚥物正常通過的一種阻礙。吞嚥過程是有為與髓質的吞嚥中樞以及重遠段食管壁中的腸神經系統共同協調產生的,主要由自主性反射控制。

  1、評估吞嚥困難

  卒中患者吞嚥困難治療的目的是預防吸入性肺炎,並避免因飲食攝入不足導致的液體缺失和營養不良,以及重建吞嚥功能,提高患者獨立進食能力。所有卒中患者在給予飲食前均應確定有無吞嚥困難或誤吸的危險。一般通過床旁檢查(如吞嚥水試驗)篩查患者吞嚥功能。未通過初篩試驗患者,應進一步利用電視透視、纖維內窺鏡等檢查來評估吞嚥功能。

  2、吞嚥困難的治療

  對於存在吞嚥困難的卒中患者,必須確定能否維持經口進食,是否需要替代進食途徑:這需要綜合營養狀況、發生誤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險程度以及插鼻胃管帶來的不適等多種因素進行診斷。對於尚能維持經口進食的患者,主要採取行為治療,包括對飲食的調節,採用特定的體位等。疲勞有可能增加誤吸的危險,進食前應注意休息。為便於吞嚥,食物通常做成“中藥丸”大小,並置於舌根部。吞嚥困難的患者不應使用吸管飲水,因為用吸管飲水需要較複雜的口腔肌肉功能,易導致誤吸。為避免患者低頭飲水增加誤吸的危險,用杯子飲水時,杯中的水應至少保留半杯。患者進食時應坐起,為預防食管反流,進食後應保持坐立位0.5~1h以上。卒中後發生的吞嚥困難一般可較快恢復。對於需要採取替代進食途徑的患者常用鼻飼法過渡。

  2.2 康復治療

  2.2.1 功能恢復訓練

  (1)面頰、脣等吞嚥相關肌群的功能訓練:需根據障礙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措施,可用指間扣機、冰塊擊打脣周、短暫的肌肉牽拉和抗肌肉運動、按摩等。頜運動可促進咀嚼所需要的轉動運動,脣運動可以改善食物或水從口中漏出。

  (2)促進舌的運動:讓患者舌作水平、後縮及側方主動運動和舌背抬高運動,並用勺子或壓舌板給予阻力。

  (3)感覺刺激:常用的有冷刺激、觸覺和壓力刺激。

  (4)吞嚥反射調節:以憋氣反射調節和吸反射調節較常用。

  (5)聲帶內收訓練:通過聲帶內收訓練以達到屏氣時聲帶閉鎖。

  (6)喉上提訓練:其目的是改善喉入口的閉合能力,擴大咽部的空間,增加食管上括約肌開放的被動牽引力。

  (7)咽收縮訓練:該訓練的目的在於改善咽閉合功能,提高咽的清理能力。

  (8)空吞嚥:為了使上述功能恢復訓練過渡到複雜的吞嚥模式。每次治療之後都要做吞嚥動作,有吸入危險的病人則做空吞嚥動作,因為改善吞嚥功能最重要的訓練就是吞嚥。

  (9)頸部的活動度訓練:活動頸部,增強頸部肌力、呼吸控制、舌的運動和喉頭運動,利用頸部屈伸活動幫助患者引起嚥下反射,圓滑的抬高喉頭,防止誤吸。

  (10)呼吸道的訓練:呼吸訓練:深吸氣一憋氣一咳出,目的是抬高咳出能力和防止誤吸;咳嗽訓練:努力咳嗽建立排出氣管異物的各種防禦反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