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治醫師 宋曉

  發音訓練

  發音方法不科學是易患嗓音病的首因。防止聲帶發生病變,防止聲帶受到刺激和過度疲勞。就應建立起正確的發音方法。

  1、呼吸

  呼吸是發音的動力來源,要發出美妙的聲音,呼吸尤其關鍵。就像判斷一部跑車的好壞,關鍵是看它的馬達一樣。只有正確的呼吸才有正確的發音,才能發出美妙的聲音。

  常見的幾種呼吸方式:

  (1)鎖骨式呼吸

  吸氣時用肩膀抬高的方式,但因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氣量較小,說話時用此方式呼吸較無效率。

  (2)胸式呼吸

  吸氣時胸部向外擴張,吸氣量居中。

  (3)腹式呼吸

  吸氣時腹部會向下向外推,可使吸氣量大,氣吸得最深。

  (4)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結合。胸肺部和腹部間有橫膈膜,若吸氣時能使用到橫膈膜,可使吸氣量更大,氣的運用較靈活,我比較推薦用這種呼吸方式。

  自己練習呼吸的方法

  (1)練習應在舒適及放鬆的狀態下進行,如果練習時覺得頭昏應停止,並及時詢問是否練習的正確。

  (2)剛開始可躺著練習,一手置胸前,另一手置腹前。鼻子緩慢吸氣,感覺胸腹部的漲大,再由嘴部慢慢吐氣,同時控制腹部慢慢縮小。

  (3)同上,但鼻子吸氣速度較快,吐氣還是緩慢進行。

  (4)改成坐著或站著練習步驟2及3。

  (5)同上,但吐氣時發出“嘶……”的聲音,重複練習。

  (6)同上,但吐氣時數數,循序漸進,逐步加長練習。

  (7)每天堅持練習。

  2、發聲

  在養成一定的胸腹式呼吸習慣後,就可以進行發聲練習。其實正確的發聲就是在正確的吸氣的基礎上進行正確的呼氣,正確的呼氣就是運用腹部的氣,來使聲帶振動發聲,也就是所謂的運用“丹田之氣”發聲。

  如何運用氣息使聲帶振動,關鍵就是開啟喉嚨。如何開啟喉嚨呢?其實很簡單,只要記住打哈欠的感覺或者是倒吸一口涼氣時的感覺。使得口腔保持這樣的狀態,然後再運用氣息發聲。

  發聲練習方法:

  (1)人處於自然挺拔的狀態,身體不可太緊張,也不能太鬆垮。口開大程度以是否能容納食指與中指併攏的寬度為準,保持開啟喉嚨的狀態,臉部自然放鬆。

  (2)把一隻手放於腹部,感受氣息由腹部送上,快速衝向軟顎,發一個“啊”字。反覆練習。

  (3)同上,氣息放緩,“啊……”字拉長。

  (4)同上,可把一首詩或文章拿來練習,把每個字都拉長練習。

  (5)同上,只不過音調適當提高,或者是不斷增高。

  (6)應注意循序漸進原則,練習的時間應適量,可逐步延長。

  (7)如果有聲樂老師指導的前提下,還可以進行對遠處“喊”的練習,就像跟一百米外的人說話的感覺。如練習“你來呀……”,練習時間不宜過長。

  當然,剛開始練習,會感覺不自然。只要堅持不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地使正確的發聲成為一種習慣,才能在用嗓時,能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

  做嗓音保健操

  呼吸技巧:腹式呼吸,快吸慢呼,吸氣不過滿

  腹式呼吸,是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腹部肌肉收縮,加大腹壓,腹壓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壓力,從而使肺臟中空氣撥出有力。

  訓練吸氣肌肉群的方法:

  1、憋氣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氣憋住,不要撥出,憋氣的時間越長越好。慢慢地可以鍛煉出長時間憋氣的能力,也就是胸廓固定的能力。

  2、數數的方法 做法是先吸一大口氣,吸足氣後,把胸廓固定;然後用很輕很細的、僅僅自己能聽到的聲音數數1、2、3、4、5、6、7、8、9、10……一直數到不能再數為止;然後,吸一口氣再來,如此反覆訓練。這樣數的數字會越來越多,時間會越來越長。最好能一口氣數到50以上。

  下面兩條有聲的呼氣訓練,為我們的聲音控制奠定了基礎。

(1)“彈脣”練習:雙脣閉合,即用氣息衝擊嘴脣,使它發出“嘟嘟”的聲音,一定要使雙脣顫動,更要使脣聲響亮。“彈脣”練習應體會的內容是:

1)用小腹肌慢收縮的感覺壓迫氣息衝擊雙脣;

2)使氣息自始至終均勻流動,不能一會兒氣多,一會兒氣少,均勻是最關鍵的;

3)體會你的“彈脣”練習,一口氣能彈多長時間,這也是控制氣息的關鍵練習。另外,“彈脣練習”也可以作為一個聲帶按摩練習,幫助已疲勞的嗓音儘快恢復健康。

  (2)“哼鳴”練習:是指用鼻腔共鳴,是為了將來發出較高聲音做準備,為高低音的上下連結做搭橋工作的。有了“哼鳴”我們的聲音才有光彩。“哼鳴”練習是閉口哼唱,閉口時要感覺口中含一小口水,鼻腔豎起,然後深吸氣、哼唱。同樣要求氣息均勻有動感。鼻腔共鳴,不是鼻音共鳴,它是指通過鼻竇、鼻腔、顎竇產生共鳴,而鼻音則是把聲音直接送到鼻子裡。切記“哼鳴”時,聲音是在鼻腔後上方,眉心處發出,每天可用一個單音延長練習,直到眉心產生振動。當我們做好這些練習,就可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

  發聲技巧:利用共鳴,使喉頭自然放下

  把咽喉共鳴腔調整為一頭粗一頭細,這種共鳴位置,對聲音有擴大作用。因此,發聲前要把口張大,使後頸部豎起來,使會厭軟骨站起來,舌體向下挺起來,使軟顎和懸雍垂放下來。形成一根直的管子。聲音從聲帶發出後,向上直接衝到鼻咽頂部,在頭頂回旋。這種聲音聽起來非常洪亮、渾厚,有金屬音質。這就是“頭聲區的發聲方法”。檢驗這個方法是否運用正確,只要在說時摸一摸後腦部和頭頂部有無振動感覺就可知道。

  這裡我選擇了一個母音u,作為大家發聲共鳴的第一個練習.

U(烏)音能有效的放下喉頭,給聲音上下通暢奠定了基礎,再就是u母音比較圓,易集中,是別的母音不可替代的。所以我們把它稱為模範音,其他母音要儘量在u母音的感覺上發出,那麼您的聲音就會統一而又圓潤。我們平時練習u音時,要特別注意:

(1)不壓喉頭,使喉頭自然放下,可用深吸氣來體會喉頭放下;

(2)下巴、舌根都要放鬆,使口咽腔不僵硬;

(3)發音時要感到鼻腔、口腔、胸腔是貫通的,像一根通暢的管道。正確的u母音能感到頭腔和胸腔都有共鳴的振動。我們平時用一個單音,找我上面所說的感覺。

  有了u母音的發音基礎,我們才能體會到歌唱的氣息,體會到發聲不單靠喉嚨(一般人認為的),它是由頭腔(高音)、咽腔(中音)、胸腔(低音)三個部位有機結合,發出的通暢、圓潤、有穿透力和持久力的聲音。

  說話前一定要吸足一口氣,再平穩地運用氣息慢慢講。有意識地頭向前低,下頜內收,使頸部肌肉放鬆,後頸部自然伸直,使咽喉、鼻咽共鳴腔成一條直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