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風溼科 主任醫師 汪學群

  風溼規範治療的“四大原則”

  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關節病,發病率和致殘率很高。在我國,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率已達千分之三。由於目前還沒有根治類風溼的辦法,因此患者常常悲觀地稱其為“不死的癌症”,或消極對待,或胡亂投醫,導致病情加重。

  類風溼雖然不能根治,但卻可以控制。經過規範的治療,完全可以讓疾病停留在初級階段,不繼續發展。

  規範治療歸結為“四大原則”——

  原則一:早期診斷

  類風溼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溼,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這種疾病的病情進展很快,不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只需要半年至一年工夫,就可以發展為關節畸形,致人殘疾,甚至還可會造成內臟的損害!因此,早期發現並確診尤為關鍵。

  一旦出現全身外周關節疼痛,例如手、腳、肩、肘、膝等關節的腫痛,尤其是手部小關節的腫痛,以及晨僵(早起雙手握拳費力)等症狀時,應及時就診於風溼免疫科。

  需要指出的是,類風溼病人外周關節的腫脹疼痛,往往是對稱性的,持續時間比較長,不像其他的一些骨關節炎變化很快。這需要由專科醫師進行詳細的檢查,進而明確診斷,並與其他疾病進行鑑別,使類風溼得到早期發現和治療,在類風溼發展到關節畸形前就得到扼制。

  原則二:合理用藥

  目前國際公認的類風溼治療方法即是聯合用藥治療,也就是藥物之間的聯合,比如一線藥物和二線藥物,也就是說治標的藥物和治本的藥物都要很好地配合使用。

  一般來說,長期堅持規範地應用控制類風溼的藥物,已經被證實行之有效。有許多類風溼的病人在醫生的指導下,長期堅持規範用藥後,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甲氨碟呤,柳氮磺胺吡啶,來氟米特等等。此外,目前國際國內在類風溼藥物上的最新進展是應用一些生物製劑,價格雖高,但效果不錯。

  目前大量的類風溼患者遊離在正規用藥治療之外。由於對疾病抱有悲觀情緒,用藥時斷時續;或者有病亂投醫,寄望於宣稱“攻克類風溼”的“靈丹妙藥”。實際上,類風溼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很多“靈丹妙藥”不過是一些摻雜著大量激素的“止痛劑”,固然可以使關節疼痛很快緩解,但是對關節有損害,而且很容易反覆,並形成依賴,帶來巨大的副作用,例如骨質疏鬆、外形變化、高血壓、高血糖等等。

  原則三:定期隨訪

  因為不可根治,類風溼往往伴隨患者終身,隨時有發病可能。因此,必須密切監控病情發展,這就需要專科醫生的指導和幫助。這需要患者要能夠很好地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專科醫生通過全面檢查,包括肝腎功能檢查後為病人選擇合適的藥物,並針對每個患者的不同情況(年齡、臟器損害、病情輕重、就醫早晚、肝腎功能等)建立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醫生還要隨時監測和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針對性地調整藥物,減輕關節疼痛及炎症,保護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在病情穩定後,醫生還需要酌情藥物減量,甚至考慮是否停藥。

  這些都需要病人與專科醫生間的緊密聯絡。因此,類風溼患者應保持每兩個月與醫生的“隨訪”。

  原則四:持之以恆

  類風溼的治療和控制原則上是“終身制”的,也就是說,患者需要終身進行控制疾病的工作。既然這是一個長期工程,就需要患者有堅持下去的毅力,不能半途而廢。

  臨床上,有許多病人不能好好地堅持正規治療,中間聽說有哪種偏方,就盲目停藥嘗試,結果只能是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類風溼復發並加重,再回歸正規治療也已經無力迴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