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胡思源

  1、小兒發熱的病理生理特點

  小兒形體臟腑嬌嫩,衛外機能不足,對外界環境適應和抗病能力均較成人差,罹患外邪之後極易出現發熱,即所謂外感發熱。臨床之際,雖以表、熱、實證為常見,但由於小兒氣血未充、營衛俱弱,表邪易於內傳,導致病情加劇,每易出現表裡同病,或挾滯,表現為嘔吐腹瀉、腹脹便祕,或挾痰,表現為咳喘痰多,或挾驚,表現為高熱煩躁、驚厥昏迷,變證迭現,非只一端。呼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和發疹性傳染病是兒科臨床上極為常見的致熱病因。溫病學中所謂的“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的病勢變化特點也表現得更為明顯。此外,由於養護失宜,臟腑功能失調,或食積化熱,或熱結腸壅,或溼熱痺阻,或瘀血阻絡,或營衛失諧等諸因素,均可導致發熱遷延不愈。

  2、小兒發熱的辨證要點

  小兒發熱涉及的疾病範圍廣泛,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特定的致病因素、發生發展規律以及預後轉歸。同一疾病在臨床上也常常表現為證侯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不同的疾病則又可能表現為“異病同證”。因此,及早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明確的辨證是同樣重要的,辨證必須與辨病結合。對於小兒發熱的臨床辨證,應注意兩點,一是鑑別分析熱型;二是鑑別分析伴發的症狀。

  (1)鑑別分析熱型

  ①發熱惡寒:
疾病初期發熱與惡寒並見,常提示表證發熱,為邪正交爭,病在肺衛的淺表階段,以風寒表證和風熱表證為常見。惡寒的輕重是二者的鑑別重點。嬰幼兒不能表述惡寒,若高熱而面色不紅或反顯青黃,或喜人偎抱,或毛囊粟起,或無汗伴而手足不溫、嘔吐、腹脹、腹瀉等症,常可有助於風寒表證的診斷。風熱表證初起,雖然可見短暫惡寒,但面色多赤。手足不溫也可見於持續高熱“熱深厥深”者;面色青黃必須結合體質考慮,並應注意有無驚風或心陽虛衰的徵兆。

  ②寒熱往來:

  疾病初期或遷延數日,發熱與惡寒在一日內多次交替出現。常提示病邪已漸深入,尚處於表邪未罷,裡證未成的過渡階段,證屬“半表半里”或“邪伏膜原”。

  ③壯熱:

③多為高熱持續不退,遷延數日,不惡寒反惡熱,或熱型弛張,或熱勢稽留。常提示或為肺、胃氣分實熱證,或為胃腸的積熱實證,或為溼熱痺阻經絡,或為溼溫阻遏三焦,或為暑熱蘊蒸氣分,或為邪熱梟張的氣營兩燔證。

  ④潮熱:發熱起伏,來去有定時。午後至傍晚潮熱者,宜區分肺熱與陰虛證的不同;傍晚的“日哺潮熱”若有多汗、口渴、腹滿痛、便祕,則常為“胃家實”證。

  (2)鑑別分析伴發症狀

  ①伴發咽喉紅腫疼痛,或鼻阻氣促、咳喘痰鳴諸症,常提示為邪在肺衛的風熱表證,或為肺失肅降、氣逆痰壅的肺熱實證。

  ②伴發口臭納呆、腹滿脹痛、便祕腹瀉諸症,常提示為胃腸積熱的中焦實證。

  ③伴發驚惕、煩躁、驚風,時極易因為而發生,多由於熱勢梟張,熱極動風肝經實熱;若有囟填、嘔吐、頭疼、嗜睡、譫語、昏迷、肢癱或反覆痙厥,則多因溫毒深陷營血,涉及心肝兩經。

  ④伴發皮疹時,要根據發熱與皮疹的關係,鑑別常見的發疹性傳染病、藥疹或熱入營血時發生的出血性斑疹。在中醫臨床上,皮疹的形態性狀常作為選擇治療方藥的重要依據,如皮疹形小色紅為風熱在肺,治宜清宣透發;斑疹形大色赤為毒熱在胃,治宜清熱化斑;斑疹形大密集且疹色赤紅,則為溫病重證毒熱內陷、燔爍營血,治宜清營涼血、化瘀消斑。

  3、小兒發熱治療方法

  (1)辛溫解表法:適用於秋冬季節或初春乍暖還寒之際外感風寒,病在肺衛的表證。臨床常用方有三。一是蔥豉桔梗湯加味方,為辛平微溫的輕劑,可用於冬春季節普通感冒發熱,病情輕微且無裡證者,原方加芥穗、白芷更助疏散風寒,可緩解鼻塞頭痛等症。二是杏蘇散加味方,原方為辛溫平劑,加葛根、黃芩、芥穗、薄荷兼有宣肺理脾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外感伴有肺失宣肅而咳,伴脾胃不和便稀者,較為適宜。三是荊防敗毒散,為辛溫重劑,可用於較大兒童秋冬季節身熱無汗,惡寒體痛的外感風寒重證。另外,小兒風寒在表極易內傳化熱,或因素有內熱復感風寒,從而形成“外寒內熱”之證,此時可在相應方劑中適量加入連翹、黃芩、梔子或生石膏,可收表裡雙解之效。

  (2)辛涼解表法:適用於四季外感風熱的肺衛表證。舉凡上呼吸道感染、多種發疹性傳染病的初期需要清解透發者均可治從此法。常以銀翹散,桑菊飲等方加減。鑑於辛涼解表法的適用範圍廣泛,臨床之際不能刻舟求劍,必須依據不同疾病和病情需要靈活選方化裁。例如以扁桃體炎、咽炎、喉炎為主時,可以銀翹散為主方加生地、元參、射干、果欖、蟬衣清熱利咽;爛喉丹痧加大青葉、生石膏、知母、丹皮清熱透疹,涼血化斑;腮腺炎或淋巴腺炎加柴胡、蠶、生石膏、公英、蚤休、山慈菇、浙貝母,或宗李東垣《普濟消毒飲》化裁,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肺熱痰盛、咳嗽喘促,可宗桑菊飲或銀翹散加黛蛤散、前胡、瓜蔞、浙貝母、枳殼、炙麻黃、生石膏,宣肅肺熱、化痰止咳;小嬰兒煩躁驚悸或高熱痙厥,可加鉤藤、蠶、羚羊角,或另服紫雪散、瀉青丸,清熱鎮痙熄風,或加針點刺十井、十宣以宣洩身熱。

  (3)和解清熱法:適用於外感表證失於疏解,內傳少陽的半表半里證,溼蘊熱鬱邪伏膜原證,或表邪未解裡證已成的表裡合病。症見遷延數日高熱不退,汗出身熱不解或寒熱往來者。臨床常用大柴胡湯加味,以《傷寒論》大柴胡湯加赤芍、厚朴、知母、青蒿、芥穗、薄荷組成。本方具有和解清熱、表裡雙解的功效,臨床用於發熱遷延時日,表邪未解裡實已成,多有退熱卓效。

  (4)和中清熱法:適用於外感表證內兼食滯,胃腸型感冒及腸道感染初期。臨床常用經驗方藿連保和湯,以保和丸加藿香、黃連、厚朴、枳殼、芥穗、薄荷,可用於外感夾食或宿食中阻的發熱嘔吐。如為夏秋季節外感風寒,溼鬱中阻,胃腸不和而證見發熱惡寒、嘔吐腹瀉、腹脹腹痛者,可用藿香正氣散加味,即原方加葛根、黃連、乾薑、焦三仙;屬於夏秋季節溼熱蘊鬱、表裡俱病的腸道感染初期者,常用葛根芩連湯加味,原方加藿香、厚朴、半夏、茯苓、白朮、焦三仙、芥穗、薄荷、六一散。涼膈散加味(加厚朴、焦檳榔、芥穗、焦三仙。本)重在清熱瀉實,適用於表邪內傳化熱,裡實已成而表邪未淨的表裡合病。

  (5)清暑化溼法:適用於濡暑盛夏之季暑熱夾溼、蘊結氣分的暑證或溼溫證。臨床常用陳寶義經驗方暑熱寧合劑,該方由新加香薷飲加銀花、大青葉、藿香、豆豉、半夏等組成,對於夏季暑熱傷表、身熱無汗者,每獲良效。甘露消毒丹也是臨床常用方,適用於溼邪瀰漫三焦、溼熱並重的溼溫證。應用時,常去木通以免藥液太苦不利患兒接受,加杏仁、梔子以宣肺並清六經鬱熱。

  (6)清氣洩熱法:適用於表邪已解,邪熱壅鬱肺胃的氣分熱證。可見高熱不退,煩躁,口渴欲飲,汗出身熱不減,面赤舌紅,苔白或黃厚,脈滑數。治療以辛涼重劑清氣洩熱為主。臨床常用銀翹白虎湯加減。該方為銀翹散與白虎湯合方,用於邪在肺胃的氣分實熱證,表邪已解或表邪未淨均可使用。經驗方加味玉女煎(玉女煎與桂枝芍藥知母湯合方),臨床常用於治療溼熱稽留關節,熱痺而身熱持續不退者,用以滋陰清熱、宣痺通絡。

  (7)涼肝清熱法:適用於表邪內傳,涉及心、肝二經或表證未解內兼肝胃實熱證,可見發熱日久不退,或以夜熱為主,夜臥不寧,煩躁驚惕,痙厥抽搐等。臨床應用加味瀉青湯(《小兒藥證直訣》瀉青丸加黃芩、芥穗、蠶、甘草)。該方具有解表清熱、涼肝鎮驚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內兼裡熱,或肝經實熱所致的發熱驚風。

  (8)清營透熱法:適用於溫毒內傳,氣營兩燔或熱入營血證。臨床多以清瘟敗毒飲、清營湯加減。清瘟敗毒飲用於氣營兩燔證,治療重在清氣涼營;清營湯用於熱入營血證,治療重在清營涼血;臨床治療時,若高熱不退、痙厥抽搐,可加紫雪散、安宮牛黃丸。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