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西醫結合科 主治醫師 姜戰勝

  目前,腫瘤患者在術後、放化療後或期間多會選擇某種中成藥口服,而目前市場上的抗癌中成藥也是門類繁多,但我們發現在臨床上中成藥的處方有70%是由西醫大夫開出,而中醫大夫僅佔30%。而且中醫大夫使用中成藥時更為謹慎,這是因為中成藥的成分多是由數味中藥組成的複方,其治療原則也多遵循的中醫辨證論治,比如參一膠囊的說明書中提到該藥功能主治是“培元固本,補益氣血。與化療配合用藥,有助於提高原發性肺癌、肝癌的療效,可改善腫瘤患者的氣虛症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裡面的“培元固本、補益氣血、氣虛”等都是中醫的特有術語,是不同於西醫的辨病論治的。因此,對於有經驗的中醫大夫來說則多會選擇在臨床上氣虛比較明顯的病人使用,比如見到乏力,精神差,易出汗的病人。由於臨床上很多西醫大夫在使用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證”,只注意到“病”,因此就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後果,這樣不僅給病人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更是帶來身體上的傷害。因此,合理的使用中成藥,避免其給患者帶來副作用,從而最大化的為為患者健康保障是十分必須的。
  臨床上使用的中成藥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清熱解毒類、活血化瘀類和扶正培本類。
  首先“清熱解毒”類的常用藥物,這一部分藥物多屬寒涼藥。


  1、西(犀)黃丸
  出處:(清)王洪緒-《外科證治全生集》。
  藥物成分:牛黃、麝香、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和營消腫。
  臨床推薦:牛黃清熱解毒,性寒涼;麝香辛溫走竄,乳香、沒藥活血化瘀。應用於瘀熱互結的病人,多見:口乾欲飲,舌紅苔黃,便祕等症狀。平素脾胃虛寒(喜熱食、熱飲)或有出血傾向的應禁用。
  2、抗癌平丸
  藥物成分珍珠菜、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蟾酥等。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臨床推薦:半枝蓮、白花蛇舌草、蟾酥等都為寒涼藥,清熱解毒為主。臨床應選擇熱毒壅盛者,見:口乾,怕熱易汗出,舌紅苔黃等。
  3、複方苦蔘注射液
  藥物成分:苦蔘、白土苓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涼血解毒,散結止痛。
  臨床推薦:苦蔘、土苓均為清熱燥溼之藥,臨床應用選擇溼熱型患者,證見:食慾不振,舌苔厚膩,大便粘滯不易解出者。消化道腫瘤多見此證。
  4、博爾寧膠囊
  藥物成分:黃芪、光慈姑、重樓、殭蠶、大黃等。
  功能主治:扶正祛邪、益氣活血,軟堅散結、消腫止痛。
  臨床推薦:方中黃芪溫補,慈姑、重樓寒涼,大黃苦寒,殭蠶辛平。因此,本方屬攻補兼施,藥性平和。
  5、紫龍金片
  藥物組成:黃芪、當歸、白英、龍葵。
  功能主治:

益氣養血、清熱解毒、理氣化瘀。
  臨床推薦:方中黃芪、當歸補氣益血;白英、龍葵清熱利溼,解毒消腫。因此臨床選擇氣虛夾溼熱的病人,證見:乏力,神疲,納差等症狀。
  6、威麥寧膠囊
  藥物成分:雲南野生植物金蕎麥。
  功能主治:具有祛邪扶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臨床推薦:藥用部位為金蕎麥的根莖。藥性微溫,經現代研究發現有抗癌功效。本身藥性平和。
  第二部分為活血化瘀類
  1、消癌平片
  藥物成分:烏骨藤。
  功能主治:抗癌,消炎,平喘。
  臨床推薦:烏骨藤在中藥藥典載:味微辛、澀,性溫。功效為祛風溼,通經活血,止血。用於風溼痺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 因此,消癌平片採用的是它的提取物,可按說明書執行。
  2、平消膠囊
  藥物成分:鬱金、仙鶴草、五靈脂、白礬、硝石、乾漆(制)、枳殼(麥麩)、馬錢子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止痛散結、清熱解毒。
  臨床推薦:方中除枳殼外諸藥均為活血化瘀類,而且白礬、硝石為礦石類藥物,乾漆、馬錢子有小毒。在中藥分類中均屬下品。因此,本方選擇患者應為瘀證明顯者,證見:面色黧黑,舌質紫暗或舌下靜脈曲張。此方不宜長期應用。
  3、金龍膠囊
  藥物成分:鮮守宮、鮮金錢白花蛇、鮮蘄蛇等。
  功能主治:破淤散結,解鬱通絡。
  臨床推薦:藥物多為鮮活動物類,活血化瘀力強,應用於血瘀證較重者;症見:右脅肋疼痛難忍且痛處固定,舌質紫暗,口乾不欲飲者。
  4、回生口服液
  出處:(清)吳鞠通-《溫病條辨》:化Y回生丹。
  藥物成分:益母草、鱉甲、水蛭、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等。
  功能主治:消Y化瘀。瘀證表現見上。
  5、華蟾素注射液(片)
  藥物成分:幹蟾蜍皮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臨床推薦:蟾皮藥性辛、涼。因此,臨床上應用於一些瘀熱互結的病人。如肝癌或胰腺癌患者多見:腹脹、疼痛、大便不暢等症狀尤其適合應用。
  6、地榆升白片
  主要成分:地榆。
  功能主治:升高白細胞。用於白細胞減少症。
  臨床推薦:因地榆藥味苦酸,性寒;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不宜使用生血丸的患者可使用此藥。
  7、槐耳顆粒
  成分:槐耳菌質。
  功能主治:扶正活血。
  臨床推薦:槐耳藥性苦辛,平,無毒。古人用治痔瘡,便血,脫肛,崩漏。因此,可用於伴下焦瘀證的患者。
  8、艾迪注射液
  藥物成分:斑蝥、人蔘、黃芪、刺五加。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瘀散結。
  臨床推薦:攻補兼施,人蔘、黃芪補氣,斑蝥、刺五加活血,適用於氣滯血瘀的患者。證見: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急躁易怒,脅下痞塊,刺痛拒按,婦女可見月經閉止,或痛經,經色紫暗有塊,舌質紫暗或見瘀斑,脈澀。
  第三部分為扶正培本類,這一部分藥物多為補虛藥
  1、參麥注射液
  主要成分:紅參、麥冬。
  功能主治:益氣固脫,養陰生津,生脈。
  臨床建議:氣陰兩虛。 紅參藥性較熱,溫補作用較強,應用於虛證較明顯的病人。證見:乏力、氣短、易出汗,動則加重,大便祕結,腰膝痠軟,舌淡或舌紅暗,舌邊有齒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
  2、生血丸
  藥物組成鹿茸、黃柏、白朮、山藥、白扁豆、紫河車等。
  功能主治:補腎健脾,填精補髓。
  臨床推薦:方中的鹿茸、紫河車都屬於溫補藥,藥性偏熱,因此適用於與脾腎陽虛的病人。證見:怕冷、食慾差,完谷不化,腰痠腿軟,舌淡脈沉等。口乾舌燥,舌紅者應慎用。
  3、參芪扶正注射液
  主要成分:黨蔘、黃芪。
  功能主治:益氣扶正。用於氣虛證腫瘤的輔助治療。
  臨床推薦:氣虛證明顯的患者。證見: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
  4、參一膠囊
  藥物成分:人蔘皁苷Rg3。
  功能主治:培元固本、補益氣血。
  臨床推薦:與參芪扶正大致相當。
  5、百令膠囊
  藥物成分:發酵蟲草菌粉,主要由蟲草酸/甘露醇/甾體以及19種氨基酸組成。
  功能主治:補肺腎、益精氣。
  臨床推薦:冬蟲夏草有滋肺陰、補腎陽的作用,通常作為滋肺補腎、保肺、止癆嗽等調補的食品。可用於一些咳嗽、乏力、腰膝痠軟的病人。
  6、康萊特注射液(膠囊)
  藥物成分:薏苡仁油。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消瘀散結。
  臨床推薦:薏苡仁原本功效是健脾滲溼止瀉。因此它較參麥藥性溫和,無明顯禁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