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扭挫傷,俗稱崴腳,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的意外傷,也是骨科急診接診最多的病種。但是並不是所有人崴腳之後都需要往醫院跑的,症狀較輕的完全可以自己在家搞掂。但是對於崴腳後的處理,究竟是要熱敷還是冷敷呢?你真的做對了嗎?
一、熱敷?冷敷?
熱敷主要用於減輕慢性疼痛,刺激血液迴圈,舒筋活血。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增加人體內組織的溫度和血流量,來吸引額外的養分進入疼痛區域,以增強新陳代謝和白細胞的吞噬功能。而冷敷則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區域性充血,可使神經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降溫退熱,可減少區域性血流,防止炎症和化膿擴散。
所以崴腳後,在急性期間(傷後24h內),應該在崴腳處行冷敷處理,可使區域性毛細血管收縮,明顯減輕區域性組織出血、腫脹,而且還可以減輕疼痛。
若在踝關節扭挫傷急性期行熱敷,正如上面所說那樣,會增加人體內組織的溫度和血流量,來吸引額外的養分進入疼痛區域,這樣會加重區域性組織的出血和腫脹,並且使區域性組織炎症反應加重,增加疼痛,這樣是不利於以後的康復,甚至加重病情。只有等到扭挫傷急性期之後(24h後),腫脹、瘀血不再加重的時候才能使用,這時對扭傷位置熱敷,能明顯消腫祛瘀。
二、除了冷敷還需要做什麼?
給大家介紹一個實用的處理原則――RICE原則
R―Rest(休息):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減少進一步損傷;
I―Ice(冰敷):讓受傷部位溫度降低,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抑制腫脹。每次 10-20 分鐘,休息20分鐘再行下一次冰敷,沒有硬性規定每天多少次,能達到消腫效果就行了。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溼毛巾包裹冰塊,以免凍傷。冰敷僅限在急性期內。
C―Compression(加壓):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注意不要過度加壓,否則會加重包裹處以遠肢體的腫脹、缺血。
E―Elevation(抬高):將肢抬高,高於心臟位置,增加靜脈和淋巴迴流,減輕腫脹,促進恢復。
RICE原則不僅使用於踝關節扭挫傷,還適用於其他部位的急性扭挫傷。
還要注意一點的是,扭挫傷急性期也注意不要行按摩推拿,這和熱敷原理一樣,會加重區域性組織瘀血和腫脹的。
三、最後給大家科普一下冰袋的製作:
冰箱中用冰盒製冰後,放在塑料袋中,放入一些水,大約三分之一左右,把袋子排氣紮緊,一個冰袋就製作完成了。把製作好的冰袋儘量平鋪在踝關節的前方,然後用繃帶固定。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溼毛巾放到冰箱裡冷凍一會,拿出來直接敷在扭傷處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