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副主任醫師 方真華

  踝關節骨軟骨損傷是臨床上最棘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在急性踝關節扭傷和踝關節骨折中,高達50%的患者可以有踝關節骨軟骨損傷。

  踝關節的骨軟骨損傷常見於距骨,距骨骨軟骨損傷多發生在前外側和後內側距骨。前者損傷較淺,成薄片狀,多與急性損傷有關;後者損傷較深,成杯狀,可以是反覆微小的損傷引起,也可以是其它病因導致區域性缺血產生。

  踝關節骨軟骨損傷好發於20至30歲的人群中,男性佔70%左右。雙側的病變(往往是由於各種非創傷因素引起的)約佔10%左右。

  患者可以表現為創傷以後的踝關節疼痛,也可以表現為無明顯外傷的慢性疼痛。關節腫脹、僵硬、物理等均可見到。疼痛症狀多在長時間負重或運動後加重。體檢可以發現關節的腫脹和關節區域性壓痛。同時還需要注意有無內翻畸形、踝關節不穩定等。X片對檢查踝關節骨軟骨損傷不敏感,最好的無創檢查方法是MRI。

  骨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從保守治療到踝關節置換以致踝關節融合。但各種方法的有效率均只在70%左右。醫師應根據不同的損傷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推薦以下的治療原則:

  有明確內分泌或代謝等全身疾病者:治療原發疾病,同時進行手術治療;

  病灶<15mm: 關節鏡下清理+微骨折;

  病灶>15mm: 自體骨軟骨移植,或微骨折;

  囊性病灶,且範圍>15mm: 逆行性鑽孔,或自體骨軟骨移植,或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或骨移植;

  巨大病灶: 異體骨軟骨移植;或全踝置換,或關節融合。

  由於骨軟骨損傷可以隨著損傷時間延長而加重,而治療療效又和損傷程度呈反比。因此,對於骨軟骨損傷的總的治療原則是綜合評價,及早治療,合理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