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病科 主治醫師 曲新濤

  踝關節扭傷是日常生活及體育活動中較常發生的意外損傷,常發生於下臺階或行走於不平整路面時踏空、摔倒、運動中衝撞等情況下。

  高危人群:運動員、體育愛好者、舞蹈專業人員、重體力活動者、習慣性踝關節扭傷者。

  症狀:腫脹、疼痛、面板青紫。

  機制:關節周圍軟組織(韌帶、關節囊)撕裂、嚴重者可造成關節脫位及骨折。

  急性期(1周內)處理措施:保護支援:根據扭傷程度不同選擇不同的輔具(支援帶、護踝、石膏、支具等),避免活動時進一步加重損傷。

  冷敷:以裝有碎冰的塑料袋包裹患處,20分鐘/次,前3天每天3-5次,兩次冷敷之間至少間隔半小時。冷敷直至腫痛消失,患處面板紋理與對側相近。

  加壓包紮:使用彈力繃帶自腳趾至小腿中段加壓包紮,遵循下緊上鬆的原則。加壓包紮直至腫脹減輕。加壓包紮不宜過緊否則影響血運。

  E抬高患肢: 將下肢抬高至心臟水平面以上。

  康復方案(第2周腫痛消失後開始):

  關節活動度練習:

  做踝關節背伸、跖屈、內翻、外翻、環繞運動(緩慢、用力、最大限度),每動作10下/次,3-4次/天,直至患側踝關節活動度與對側相同。

  踝關節、小腿肌群柔韌性練習

  有助於恢復踝關節背伸的能力,從而能夠做到早日行走。

  以毛巾輔助踝關節背伸至最大限度(感覺微痛為止),維持10-15秒,逐漸延長至30秒。2-3次/組,2-3組/天。

  腓腸肌牽伸練習:

  健足在前、患足在後,雙足尖向前,健腿膝關節屈曲,患腿膝關節伸直,緩慢下蹲至感覺到患腿小腿後側肌群有牽張感。

  比目魚肌牽伸練習:

  健足在前、患足在後,雙足尖向前,雙腿膝關節屈曲,緩慢下蹲至感覺到患腿小腿後側肌群有牽張感。

  力量練習:

  加強小腿及踝關節周圍肌群力量增加踝關節穩定性。

  橡皮筋輔助踝關節跖屈、背伸、內翻、外翻。

  平衡能力鍛鍊(3周後能完全負重時):

  平衡力差者發生踝關節扭傷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3倍。

  扶物單足站:患足在外,由全腳掌著地過渡到足尖著地。

  A:慢慢伸出另一隻手,平舉前伸,緩慢彎曲患側膝關節,10次/組,連續2組。

  B:慢慢將另一隻手伸向扶物支撐手的一側,伸展越遠難度越大。

  跳繩:雙足跳繩5分鐘,後患側單足跳繩5分鐘。

  單足站立練習:

  患足單足無痛站立――維持30秒――在枕頭上站立30秒――在兩個枕頭上站立30秒。

  注意:所有練習均遵循“緩慢、有力、最大限度”、“微痛”的原則。

  踝關節扭傷1周內不做熱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