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趙國志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重者可使韌帶完全斷裂或韌帶及關節囊附著處的骨質撕脫,甚至發生關節脫位。關節扭傷日常最為常見,其中以踝關節最多,其次為膝關節和腕關節。

  一、解剖概要、損傷原因及病理:

  踝部包括踝關節和距骨下關節,是下肢承重關節。前者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體上面組成,後者由距骨下面與跟骨組成。脛腓骨下端有內外踝和側副韌帶連線,使踝關節相當穩定。內踝下有堅韌的三角韌帶,止於跟骨、距骨和舟骨,能限制足的過度外翻活動。外側韌帶即腓跟韌帶和腓距前、後韌帶,此韌帶比較薄弱,作用為限制足的內翻活動。在過度的強力內翻或外翻活動時,如行走在不平路面,高處跌下或跑跳時落地不穩,均可引起外側或內側韌帶損傷,部分撕裂或完全斷裂或撕脫骨折。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鬆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覆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內翻引起。因外踝較內踝長和外側韌帶薄弱,使足內翻活動度較大,臨床上外側韌帶損傷較為常見。外側韌帶部分撕裂,較多見,其臨床表現是踝外側疼痛、腫脹、走路跛行;有時可見皮下瘀血;外側韌帶部位有壓痛;使足內翻時,引起外側韌帶部位疼痛加劇。

  外側韌帶完全斷裂:較少見,區域性症狀更明顯。由於失去外側韌帶的控制,可出現異常內翻活動度。有時外踝有小片骨質連同韌帶撕脫,叫撕脫骨折。內翻位攝片時,脛距關節面的傾斜度遠遠超過5~10°的正常範圍,傷側關節間隙增寬。X線檢查可見撕脫骨片。

  2、內側韌帶損傷:

  由足部強力外翻引起,發生較少。其臨床表現與外側韌帶損傷相似,但位置和方向相反。表現為內側韌帶部位疼痛、腫脹、壓痛、足外翻時,引起內側韌帶部位疼痛,也可有撕脫骨折。

  3、骨軟骨損傷:

  踝關節扭傷後,還容易出現脛骨遠端骨軟骨損傷和距骨骨軟骨損傷,距骨骨軟骨損傷較為常見,急診漏診率高。距骨骨軟骨損傷(osteochondral lesions of the talus,OLT)常又被稱為距骨剝脫性骨軟骨炎或分離性骨軟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距骨骨軟骨骨折(osteochodral fracture),距骨骨軟骨缺損(osteochondral defect, OCD)等。幾個不同的名稱的使用對此疾病的臨床診斷帶來了混亂。在踝關節急性創傷後確實可發生距骨骨軟骨骨折,以後可出現軟骨退變分離,軟骨下骨壞死,囊腫形成等一系列病理改變。一般均有明顯的踝關節扭傷史,傷後反覆出現踝關節腫脹。但一些病人並無明顯創傷,也可出現同樣的病理變化。此時常被稱為距骨剝脫性骨軟骨炎。

  創傷是引起距骨骨軟骨損傷的主要原因。距骨骨軟骨損傷可發生於距骨軟骨面的任何部位,但典型的損傷多位於距骨滑車關節面的後內側或前外側。另外,一些學者也提出其它一些引起距骨骨軟骨損傷的原因:遺傳性骨化缺陷,副骨形成,血管栓塞,血管異常,自發性骨壞死,體內激素紊亂,一些內分泌疾病,肢體力線不良的異常應力等。

  在踝關節扭傷後,大部分為距骨內側病變。可能和踝關節易發生內翻損傷有關。部分患者合併會有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從而引起踝關節慢性不穩。

  三、治療:

  如外側韌帶損傷較輕、踝關節穩定性正常時,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緩解疼痛和減少出血、腫脹。2~3天后可用理療、封閉、外敷消腫止痛化瘀藥物,適當休息,並注意保護踝部(如穿高統靴等)。如損傷較重,可用5~7條寬約2、5釐米的膠布從小腿內側下1/3經過內、外踝貼上於小腿外側中部,膠布外用繃帶包紮。使足保持外翻位置,使韌帶鬆弛,以利癒合,固定約3周。如為內側韌帶損傷,包紮固定位置相反。現在多用踝關節保護性支具或者石膏來固定治療,以便組織修復。

  若症狀嚴重,或韌帶完全斷裂或有撕脫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或者踝關節保護性支具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矯枉過正”的位置,約4~6周。若踝部骨折塊較大,且復位不良,則應切開復位和內固定。

  如果合併距骨骨軟骨損傷,應早期治療,早期MRI有一定診斷作用。有症狀的慢性損傷患者,非手術治療常常無效,需要手術治療。較小的表淺軟骨損傷,可在關節鏡下去除軟骨,軟骨缺損區鑽孔。但較大的軟骨損傷或軟骨下骨已有侷限性壞死或囊變時,單純去除病變的軟骨,會遺留較大面積的軟骨缺損。對踝關節的功能勢必造成影響。國外文獻將>1、5cm的軟骨病變作為馬賽克骨軟骨移植和自體軟骨細胞培養移植術(ACT)的適應症。對於合併的損傷也應同時處理。如合併有踝關節外側不穩定,需要行外側韌帶的重建。但對於年齡較大的患者,其膝、踝關節軟骨已有退變。或在踝穴脛骨遠端相應部位已有病變者,不適宜行馬賽克骨軟骨移植。對於合併後足畸形者應先糾正畸形再行手術。如果合併踝關節外側慢性不穩定,應同時修復或加強外側韌帶。

  踝關節扭傷後應得到及時處理,否則後果嚴重,會造成踝關節不穩,出現反覆扭傷,從而加重了其他損傷,如骨軟骨損傷等。後期治療困難,往往需要手術治療,所以在早期踝關節扭傷就應該得到確切的治療,來完成韌帶損傷的修復和軟骨損傷的修復。急性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制動方式採用石膏或者保護性支具來完成。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覆扭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