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發病率在全球處於上升趨勢,平均每年遞增2%,在歐美國家死亡率居腫瘤死亡第2位。我國調查顯示,大腸癌平均死亡率為4.54/10萬,居癌症死亡第5位。
西方國家結腸癌發病率明顯高於直腸癌,但我國直腸癌特點:為低值性居多,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直腸癌佔大多數,發病部位與肛門括約肌鄰近;小於30歲的年輕人直腸癌發病率遠較國外多見。所以是否保留肛門以及術後區域性復發問題,一直是研究熱點。
一個理想的直腸癌根治術應該從其生物學特性、復發轉移規律及術後功能的恢復情況,即應從術後的生存期限及生存質量兩個方面來考。其中,足夠的腫瘤原發灶切除、合理的淋巴結清掃範圍、直腸繫膜全切除,是必須遵循的原則;選擇適當病例進行功能性擴大根治術是應儘量遵循的原則。
足夠的腫瘤原發灶切除
直腸癌外科治療關鍵在於能否保留肛門。一個理想的保肛手術應具有最小的復發可能及良好的排控便功能。要想滿足前者,就應該切除足夠的腸管;若要滿足後者,就應保持提肛肌的完整性。相反,不考慮這些,僅保持了腸道連續性,絕非理想的保肛手術。那麼,到底腫瘤下緣以下要切除多少正常腸管,才不至於造成術後吻合口的復發?研究表明,腫瘤遠端肛管的切除長度是影響復發的重要因素,以及直腸癌存在著壁內逆向浸潤現象。
直腸癌遠端腸管應該切除5釐米,這在上世紀被視為保肛手術的原則之一。但近年來認為,雖然存在有壁內逆向浸潤,但此現象並不多見,即使發生也是在上方淋巴管受阻的時候,而且很少超過3釐米。研究表明:僅有50%的病人有逆向浸潤,平均浸潤距離為2.2釐米,最遠者達4.4釐米,且逆向浸潤與其病理型別、分化程度及周圍浸潤程度有關。因此,主張切除3釐米遠端腸管,而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等特殊型別者仍需達5釐米,早期病例可以切除2釐米。
有研究表明:直腸癌手術後吻合口復發,原因多為下切端切除不足所致。提出,充分切除原發灶是必須遵循的原則。保肛手術一旦失敗,那就更談不上生存質量。另外,由於直腸癌位於狹小的骨盆腔內,與前列腺、膀胱或子宮、陰道相鄰,一旦腫瘤過大、病期較晚時,很容易侵犯這些器官,此時有必要儘量選擇聯合切除,以獲得良好療效。截至目前,我們已對浸潤其他器官的31例直腸癌患者進行了盆腔器官切除術,術後5年生存率達43.3%。
合理的淋巴結清掃
淋巴轉移是直腸癌主要擴散途徑之一。上世紀20年代日本學者、50年代歐美學者及70年代我國學者均明確指出:直腸存在壁外的向上側、下三方的引流途徑,並指出側方僅為腹膜返折以下直腸的引流途徑。80年代初研究表明:側方轉移率在10%左右,主要集中在閉孔及髂內淋巴結;側方轉移主要發生在腹膜返折以下的癌腫,側方轉移與許多臨床病理學因素有關。
腹膜返折以下的腫瘤應進行側方清掃的觀點,避免由於側方淋巴結殘留造成的復發或轉移。而因實施側方淋巴結清掃,容易增加手術合併症如出血增多、輸尿管損傷、骶前靜脈出血及盆腔植物神經損傷等。對於植物神經損傷造成的排尿及性功能障礙,可通過保留盆腔植物神經的擴大根治術而得到一定改善。我們的經驗表明:擴大根治術在直腸癌治療中有一定優勢,並未增加手術併發症,對提高生存率是一理想術式。
合理的直腸繫膜全切除術
但即使施行了擴大淋巴結清掃及足夠的遠端正常腸管切除,直腸癌術後區域性複發率仍然居高不下,這引起了學者們的關注。英國學者Heald教授1982年首先提出了直腸繫膜全切除術,此切除術於90年代初引入我國,目前已是直腸癌外科治療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這一原則可分為三方面內容:
1、在骶前筋膜的髒層與壁層之間進行銳性分離;
2、不損傷骶前筋膜,尤其強調不要損傷髒層筋膜的重要性;
3、直腸繫膜的切除平面要低於腫瘤下緣5釐米。
保留盆腔植物神經,減少術後排尿及性功能障礙
近20年來,由於手術範圍擴大帶來的盆腔植物神經損傷,所引起的術後排尿功能及性功能障礙的發生率也明顯增多,國內外開展了保留盆腔植物神經的擴大根治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