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住院醫師 趙罡

  經皮射頻消融治療骨樣骨瘤

  骨樣骨瘤是一種良性小骨瘤,常見於年輕人。發病人群中90%年齡在30歲以下,以男性患者為主。股骨和脛骨為好發部位。主要症狀為疼痛,夜間加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減輕。

  由於骨樣骨瘤導致的持續疼痛,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手術中找到準確的部位比較困難,所以通常需要進行大範圍的骨切除來保證徹底治療,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手術致殘率。

  首次使用經皮射頻消融治療骨樣骨瘤見於1992年Rosenthal et al的報告。該方法在全球的一些中心城市實行過。由於據報道,該方法能明顯降低致殘率,我們於2000年也採用了這一技術。

  我們對2000年8月至2005年2月間,被診斷為骨樣骨瘤,並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聖.文森特醫院接受經皮射頻消融治療的24名患者進行了回顧調查。其中,女性患者6位,男性患者18位,平均年齡為20歲。所有患者均同意接受經皮射頻消融治療,以緩解病痛,切除病灶。

  在對患者實行全身麻醉後,手術操作由外科醫師和CT室的介入放射醫師聯合完成。當電極針插入病灶,開始消融手術時,患者的靜止脈搏率為每分鐘10-20次。所有患者在麻醉恢復後12小時內均得以出院並允許“承重”行走。

  術後,23名患者的疼痛症狀立即得以緩解。7名患者症狀緩解後又加重,1名沒有緩解。症狀復發期多為術後8個月。有7名患者接受了多次RFA手術,其中6名患者再無疼痛症狀,1名患者在第二次術後7個月復發,在對其施行第三次RFA後,治療取得成功。

  在復發的8名患者中,5名患者的病灶均≥10mm。

  追蹤這組患者的平均用時為26個月。其中一名患者由於出國的緣故,中斷了後續追蹤,但也沒資料顯示其在術後2年內有復發。在追蹤結束前,除了一名患者仍然在等待進一步治療外,其餘23名患者均無疼痛症狀出現。

  經皮射頻消融治療骨樣骨瘤是新近的一種療法。在進行多次治療後,我們的治療成功率為96%,而複發率為35%,高於其中報告的複發率。我們注意到,病灶≥10mm的患者複發率要明顯高於其他患者。射頻消融治療的部位直徑約為10mm,雖然對大於10mm的病灶進行多次消融,但由於消融模式重合,很可能對這些範圍外的腫瘤,消融並不完全。Woertler等人認為,病灶越大,複發率越高。Vanderschueren等人推薦對最大直徑≥10mm的病灶進行多次消融,以降低複發率。 我們同意這一說法,並認為復發和殘餘疼痛是由未消融的殘餘組織導致,並非在原位出現新病灶。

  相對於其它療法,射頻消融療法治療骨樣骨瘤有著幾方面的優勢。之前,一直選擇外科切除治療該疾病,外科切除時準確定位病灶很困難,而整塊切除常常要求大切口,以及內固定,防止手術部位出現裂痕。外科切除術後,通常需住院4天以上,而我們用RFA治療的患者在術後12小時內就出院了。外科切除術後,對於病灶位於下肢的患者,常要求其進行一定時期的保護性“承重”行走,而用RFA治療的患者術後即可無限制地“承重”行走。

  (圖:股骨中部的骨樣骨瘤)

  難以定位病灶是外科切除術治療骨樣骨瘤公認的一大缺點,而射頻消融術中,則能在CT引導下對病灶進行精準定位。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經皮射頻消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治療骨樣骨瘤的方法,較之傳統的外科切除術,有著明顯優勢。因此,我們認為,射頻消融療法,加之對大病灶患者的復發風險進行適當評估,應為治療肢體骨樣骨瘤的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