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傷科 副主任醫師 王軒

  好發部位:骨樣骨瘤的大小是這種病變的另一個特點,有人限定其大小為1cm,但也有人報道為1.5cm,總之體積不大。好發部位多為長管狀骨,特別是下肢。將近有50%~60%的病例發生在股骨和脛骨。在一組661例骨樣骨瘤的病變部位分析中,發病最多的部位是股骨,其次是脛骨。兩者發病佔總數57%。而長骨幹發病為總數的71%,手和足部發病為20%,在手部骨樣骨瘤常位於近節指骨及掌骨。

  而在遠節指骨發病者罕見。腕骨中舟狀骨發病率高,足部則多位於距骨及跟骨。在長管狀骨中,骨樣骨瘤位於骨幹。骨骺及關節內骨樣骨瘤罕見。在股骨近側則常在頸部及粗隆間區。

  脊柱骨樣骨瘤常發生在脊柱後部結構,如橫突基底、椎板、椎弓根、椎體受侵是罕見的。按發病率依次為腰椎、頸椎、胸椎。骶椎罕有發病。

  骨樣骨瘤好發於7~25歲之間。男性與女性之比為3∶1。疼痛為其主要症狀。如果沒有疼痛,則診斷值得懷疑。疼痛的特點是夜間劇烈,當服用小量水楊酸即可使疼痛緩解。疼痛的性質常為鈍痛或刺痛。開始輕微,且呈間斷性,故時有幾個月至幾年才來就診。以後疼痛加重,變成持續性。也可能伴有區域性軟組織腫脹或壓痛。疼痛的機制尚不清楚。

  有人認為是腫瘤組織內產生的前列腺素產物可以造成血管壓力改變,刺激了局部神經末梢。這種看法是由於在病變核心的周圍纖維帶內或是在核心的本身中發現有無髓鞘的神經纖維存在而受到支援。骨樣骨瘤的其他臨床表現可與病人發病年齡,所侵犯骨的部位有關。在骨未成熟時,可以出現肌肉萎縮、骨骼畸形。如骨樣骨瘤位於脊柱骨則可出現斜頸,脊柱僵硬,脊柱側彎。而位於關節內的骨樣骨瘤則可出現關節區域性壓痛、滑膜腫脹、活動受限等症狀。骨樣骨瘤可以有各種臨床表現,但實驗室檢查一般均為正常。

  X線檢查:典型的X線表現為:一個直徑<1cm的橢圓形或圓形的中心X線透明區,周圍被一均勻的硬化帶所包繞的病變。實際上並非完全如此典型,脊柱、腕骨、足骨部位骨樣骨瘤與長管狀骨上骨樣骨瘤的表現可以不一樣。同時病變可發生在骨幹、髓腔或骨鬆質中,或發生在骨膜下,而造成不同的X線徵象。

  1、長管狀骨:位於長管狀骨的骨樣骨瘤常發生在骨幹上,在骨皮質內有一放射性透明陰影,這一陰影稱之為巢穴,巢穴內可以有不同程度鈣化灶。巢穴周圍是由硬化骨質包繞並伴有骨皮質增厚。這是由於骨膜下及內骨膜新骨形成所致。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同一骨可以有幾個骨樣骨瘤,每一個骨樣骨瘤都有著自己的巢穴。

  骨樣骨瘤周圍硬化帶的反應範圍不一,有時可以將巢穴完全充滿,其巢穴是否存在以及其形態應藉助X線斷層或CT進一步檢查,加以確定。在股骨頸部位的骨樣骨瘤常發生在股骨頸的內側面,巢穴位於骨膜下或骨皮質內。在正常情況下股骨頸內側皮質較厚,因而如果有輕度骨皮質增厚常使診斷困難。另外在骨皮質增厚並有透光區的部位,應注意與應力骨折相鑑別。

  2、腕、跗骨及骨骺:在腕、跗骨以及長管狀骨的骨骺部位的骨樣骨瘤,常發生在骨鬆質中,X線表現為部分或全部鈣化的圓形病變。而周圍缺少反應性骨硬化,這種表現與骨皮質上骨樣骨瘤的表現完全不同,在診斷上較為困難。如發生在兒童骨骼尚未成熟者,骨骺部位骨樣骨瘤可以造成骨骼發育畸形。

  3、手、足部的小骨:在掌、跖、指骨內骨樣骨瘤,如位於骨皮質中,其表現與長管狀骨所見相同。如果位於骨膜下,則可見到周圍骨皮質產生“扇貝”樣改變。在手、足部小骨的骨樣骨瘤常伴有軟組織腫脹。

  4、關節內:如骨樣骨瘤發生在關節內,可以造成疼痛、軟組織腫脹、關節積液及關節活動受限。常易誤診為關節疾患。檢查中應特別注意。

  5、脊柱:由於脊柱的解剖結構複雜,在普通X線片上骨質常被周圍軟組織遮擋,臨床表現可以有不同症狀,因而對脊柱部位骨樣骨瘤的診斷十分困難。其臨床表現常為劇烈的放射性疼痛,夜間或活動脊柱時加重。大多數病人伴有脊柱側彎,稱之為疼痛性脊柱側彎。因此,在脊柱側彎並伴有明顯疼痛時,常認為這是脊柱上骨樣骨瘤的重要臨床表現。

  當然這一症狀並非脊柱骨樣骨瘤所特有的。頸椎上的骨樣骨瘤則可以呈斜頸。脊柱上的骨樣骨瘤很少有神經系統症狀。

  脊柱上骨樣骨瘤特點是位於脊柱側彎的凹側面,靠近側彎的頂點。可在椎弓根、椎板、關節突,偶有在橫突上見到一硬化區。在普通X線片上發現放射線透明的巢穴非常困難,需藉助斷層或CT檢查的幫助。應該強調在脊柱的後部結構上如果發現有一硬化性骨病灶,是骨樣骨瘤的診斷重要徵象,但是骨轉移癌、感染、脊柱炎等也可有這種表現,應注意鑑別診斷。

  股骨正、側位X線片顯示左股骨幹內側皮質有一圓形透光區,其周圍骨質硬化。

  核素掃描和γ閃爍照相:骨樣骨瘤病人術前做核素掃描和γ閃爍照相,應作為常規檢查。對脊柱部位骨樣骨瘤,由於X線診斷不準確,而核素掃描對病變部位檢查敏感、可靠。應用核素掃描可使骨樣骨瘤出現雙密度徵:即在骨樣骨瘤的巢穴閃爍活性增強,而在周圍硬化區放射性核素集聚得較少。這一徵象對骨樣骨瘤的診斷有幫助。

  1、大體檢查 在完整的標本中,腫瘤與周圍骨組織分界清楚,呈圓形或橢圓形,體積較小,直徑一般在1cm左右,很少超過2cm。周圍組織發生反應性硬化,腫瘤位於其中心。腫瘤的色澤和堅度,隨其構成成分而異。當骨樣組織佔優勢時,核心呈棕紅色,間或夾雜有黃色或白色斑點,質地為顆粒狀或砂礫狀,X線檢查為一透明區。當核心為密集的骨小樑構成時,則呈紅白色,質地堅硬而緻密,X線為一密度增深區。腫瘤與周圍骨組織有一狹窄的、環狀的充血帶分隔。周圍骨組織一般有反應性骨質硬化現象,尤其是腫瘤發生於骨皮質者最明顯。

  2、顯微鏡檢查 骨樣骨瘤巢穴中可有不同成熟階段的骨質,並有豐富的血管結締組織基質,有不同比例的骨樣組織及新生骨小樑。當核心在肉眼檢查外表緻密而堅實時,鏡下則表現為緊密排列的不典型的新生骨小樑,小樑間有擴大的血竇。新形成的骨小樑每有骨母細胞覆襯,並常有少數破骨細胞。

  值得注意的是,在組織學檢查中,骨樣骨瘤與骨母細胞瘤是非常相似的,應參照腫瘤的大小、位置及臨床表現鑑別診斷。

  【治療概述】

  手術治療的原則是準確定位,徹底切除,包括骨樣骨瘤的巢穴及周圍的反應性硬化骨。如果手術中未能完全將骨樣骨瘤切淨,術後病理檢查時沒有發現巢穴,在這種情況下臨床症狀也可以消失,但術後易於復發。

  為準確的對骨樣骨瘤在手術中定位,並完全切除,可採用放射性核技術。可在手術前2h給病人注射放射性核素,術中可用滅菌的放射性核素探頭探測放射性核素的活躍區域。切除後將標本置於探頭處,證實其為放射性核素最高峰值,切除後的周圍骨質放射性核素達到正常水平。這樣可以保證手術切除徹底。

  骨樣骨瘤是一良性腫瘤,至今尚無骨樣骨瘤惡變或轉移的報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