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任醫師 昌豔豔

  每年11月份左右和元旦前後,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原因在於突然下降的氣溫會造成血管收縮、血黏度增高,北方乾燥的氣候也容易使血黏度增高。同時,有研究證明,心血管疾病與炎症的發生有很大關係,而近段時間氣候突變造成感冒(細菌感染引起)人群增多,正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 如何預防呢?防寒保暖依然是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注意保持生活節律的穩定,有鍛鍊習慣的人,時間應以上午10點以後或下午為宜,原因在於早上人們的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多,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一天中發病的高峰期。過早起床鍛鍊,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進一步加強了發病的可能。醫學證明,心梗3小時內通過手術或藥物將梗塞去除,缺血區的心肌基本不會發生壞死現象,預後是比較良好的。但一旦超過3~4小時就會造成心肌壞死,即使通過藥物或手術也難以逆轉。因此一旦出現胸疼、胸悶的症狀時要及時含服硝酸甘油等藥物,如果5~10分鐘後還不能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心腦血管患者應當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於興奮或因生悶氣導致腎上腺素分泌增多,誘發疾病。在供暖的房間內,出門前應先在門口開啟門適應適應,避免直接出門時,冷空氣刺激血管,造成心血管意外。

  由於冬天氣候寒冷易發生中風,所以更要認真量好血壓,注意血壓變化。年長者最好能每天量血壓,充分掌握血壓狀況,以避免血壓升高,做到“平穩降壓,備戰24小時”。定期複診,隨時關注病情的變化,以便發現症狀後,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記憶力減退、四肢麻木、頭暈、頭痛、無力、胸悶、心悸等高血壓初期症狀,就要立刻採取措施。心血管病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切不可隨意停藥,堅持服用治療冠心病或高血壓的藥物是預防疾病發作的關鍵。

  除了積極預防和藥物治療,老年人還要注意冬季養生,做到以下“三要”。

  一要飲食調養。冬季飲食養生以調節酸鹼平衡的食物及含熱量高的食物為主,如黑木耳、銀耳、蘑菇等,控制好體內血液的酸鹼度。服用清淡飲食,如大蒜、西紅柿、木耳、水果、鮮奶、豆腐等,這些東西都有降血脂作用。

  二要鍛鍊強身。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事實證明,冬季多參與室外活動,人體微微出汗,使體內的毒素物質排出體外,有益健康。加強鍛鍊,增加對寒冷的適應性,避免受涼。

  三要精神調養。要重視精神上的安靜外,還要學會及時調節不良情緒。老年人冬季易出現情志不暢,預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陽以延長光照的時間,陽光可增加人體生理激素,幫助控制情緒。

  特別提醒: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老人還要做到飲食有規律;知冷知熱,保持身體的恆溫;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注意勞逸結合,適當增加體力活動,避免疾病纏身,達到延年長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