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是血液由心臟通向腦和頭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是連線心臟和大腦的“橋樑”,如果出現狹窄,心臟就無法暢通給大腦供血,從而引發腦缺血。有資料顯示,六成以上的腦梗塞都是由頸動脈狹窄造成的。那麼,變窄的頸動脈如何打通?應該選擇何種治療方式?頸動脈狹窄多是由於粥樣斑塊沉積在頸動脈引起的,中風的原因主要是斑塊或血栓脫落形成栓子,造成顱內動脈栓塞,從而引起相應的腦組織發生缺血性腦梗死。因此治療的目的就是去除能引起栓子脫落的病變或者防止栓子脫落。
凡是懷疑頸動脈狹窄的患者要重視血管造影檢查,該檢查可以精確地判斷斑塊程度和穩定性。一旦斑塊不穩定,不論狹窄程度如何,都應該及時干預治療,否則斑塊一旦脫落,很容易引起腦卒中。一旦確診頸動脈狹窄,就必須處理,改善狹窄的狀況,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2個方面。手術治療主要包括傳統的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tomy, CEA)和近年來廣泛開展的頸動脈狹窄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術(carotid artery angioplasty and stent placement, CAS)。因為頸動脈手術是一個技術難度大、風險高的操作,為獲得好的手術效果,降低圍手術期併發症的發生率,必須嚴格確定和遵守手術的適應證。
選擇哪種治療方式也是近年來爭論的焦點,但總體也是有原則的。
1. 早期輕度狹窄的病人,症狀不明顯,沒有系統治療的病人,建議藥物治療。
2.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有嚴格的手術適應症:① 6個月內1次或多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② 頸動脈狹窄度R70%;③ 6個月內1次或多次輕度非致殘性卒中發作,④ 症狀或體徵持續超過24h且頸動脈度R70%。
相對適應症;①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度R70%;② 有症狀性狹窄度處於50~69%,③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檢查提示狹窄病變處於不穩定狀態。
CEA手術時機選擇:目前我們仍推薦在急性腦梗死在發病6周後手術較為安全,但是對於近期出現症狀發作,影像學檢查提示為不穩定斑塊時可選擇於2周內手術[8];如為雙側病變,兩側手術間隔至少2周,狹窄嚴重和(或)有症狀側優先手術;如患者頸動脈完全閉塞,應其已無栓子繼續脫落,手術並不能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因此不推薦手術治療。
3.頸內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CAS)有症狀且頸動脈狹窄度>50%,要求術者單位上一年度術後30天內各種原因中風和死亡的發生率≤6%;,致殘性中風或死亡的發生率應≤2%;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度>60%,要求術者單位上一年度術後30天內各種原因的中風和死亡的發生率≤3%;致殘性中風或死亡的發生率應≤1%。
對於頸動脈狹窄患者是選用CEA還是CAS,不僅應該根據術者的熟練程度(熟練者能降低圍手術期的併發症發生率),同時應該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
對於有適應證患者,外科手術治療能顯著降低腦卒中的發生率。但外科手術長期效果的保證,不能離開內科的藥物治療。主要的藥物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和他汀類藥物。
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主要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價廉且確實有效,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但價格較為昂貴。有條件者可長期口服,無條件者可和阿司匹林重疊3月後停藥,改為單用阿司匹林。
他汀類藥物在頸動脈狹窄術後治療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血脂,更能起到穩定斑塊,防止再狹窄的作用。因此有條件應常規口服。
頸動脈狹窄的外科治療歷經半個世紀,臨床證實確實有效。隨著國人發病率的提高,國內頸動脈狹窄手術的開展逐年增加。為獲得好的治療效果,臨床醫生必須熟悉頸動脈狹窄的病理生理,嚴格遵守手術的適應證。通過不斷的臨床實踐,提高我國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水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