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王延民

  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方法

  1、標準頸動妹內膜切除手術(standard CEA,sCEA):患者取仰臥位,頭偏向對側,取胸鎖乳突肌前直切口,如果病變位置較 高,切口上緣應沿下頜緣向後上轉折,以避免損傷面神經下頜緣支,依次切開面板、皮下及頸闊肌,沿胸鎖乳突肌前緣縱行分 離,顯露頸動脈鞘後,遊離暴露出頸總動脈、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分別阻斷甲狀腺上動脈、頸外動脈、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

  縱行切開頸總動脈及頸內動脈血管壁,剝除頸動脈內膜及斑塊,阻斷甲狀腺上動脈、頸外動脈、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後,沿頸內 動脈起始端橫行切斷頸內動脈,沿頸內動脈周徑環形分離斑塊與血管壁,提起頸內動脈血管壁,並用剝離子剝除頸動脈內膜及斑 塊,像套袖一般將頸內動脈血管壁向上分離,直至斑塊和正常內膜的移行部,銳性切斷,去除斑塊,然後將頸內動脈端側吻合到 原切口處。

  依次縫合切口,手術結束。sCEA 是 CEA 的基礎和標準,適用範圍更加廣泛,雖然後期有補片成型技術和翻轉式 CEA 的誕生,但 sCEA 仍是國內外最主要的手術方式之一。

  2、翻轉式頸動脈內膜切除手術(eCEA):在分別阻斷甲狀腺上動脈、頸外動脈、頸內動脈和頸總動脈後,沿頸內動脈起始端橫行切斷頸內動脈,沿頸內動脈周徑環形分離斑塊與血管壁,提起頸內動脈血管壁,並用剝離子剝除頸動脈內膜及斑塊,像套袖一般將頸內動脈血管壁向上分離,直至斑塊和正常內膜的移行部,銳性切斷,去除斑塊,然後將頸內動脈端側吻合到原切口處。

  依次縫合切口,手術結束。eCEA 的優點是,避免頸內動脈遠端的切開和縫合,從而可能降低因縫合導致的再狹窄率。

  3、補片成形修補技術:在 sCEA 中,外科醫生很擔心由於連續縫合的技術原因,而導致術後管徑丟失或遠期再狹窄,因此,補片成形修補技術得以使用。採用的補片包括靜脈補片和合成材料等,方法是在 sCEA 清除斑塊後,先將補片一端固定在切口上緣,然後分別做連續縫合。

  4、改良翻轉式頸動脈內膜切除術:Kumar 等人對翻轉式 CEA 進行了改良,首先從頸總斑塊近段縱切動脈,剪到頸內球部分叉處,不橫行切斷頸內動脈,直接翻轉剝離斑塊,該方法也取得了較好療效,但在實際手術中,操作並不簡便。

  5、CEA 術中需要的轉流技術,目的是為了在阻斷頸動脈後保持一定的腦血流,從而避免阻斷導致的腦梗塞。

  5.1 轉流與否的選擇:CEA 術中是否需要轉流存在一定爭議,建議通過有效的術中監測手段來判斷是否需要轉流,例如, 在動脈阻斷後,如果 TCD 監測顯示同側大腦中動脈血流降低至 50% 以下,推薦使用轉流技術。

  有一些學者對所有病例均採用轉流,但存在轉流管損傷動脈內膜等風險;也有的學者對所有病例均不進行轉流,代之以大幅度提升血壓,但有證據表明,術中血壓的大幅度變化可能造成患者心臟功能的損害,存在潛在的風險。

  5.2 轉流技術:放置轉流是在動脈阻斷並切開後般先放置頸總動脈端,在轉流管排氣後,再放置頸內動脈端。而在動脈結束縫合前,取出轉流管,再進行動脈管腔的排氣,最後縫合剩餘的幾針。

  6、關於幾種術式的選擇:雖然有幾種手術方式,但總體而言,各種方法各有所長,手術技術本身並沒有先進與否之分,關鍵是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個體化選擇。

  6.1 sCEA 與 eCEA:Shah 等人 1993 年 -1998 年間的資料表明,eCEA 術後並沒有出現 sCEA 術後的遠端管徑變小的情況, eCEA 的併發症率低於 sCEA,包括死亡率和神經功能缺損率,更重要的是,隨訪發現 eCEA 再狹窄率為 0.3%,而 sCEA 為 1.1%。 這一研究與 KoskasU 和 Entz 等人的前瞻性研究,共同肯定了 eCEA 的優勢。

  但在此之後,Cao 等人的文獻回顧分析顯示,雖然 eCEA 可能對降低再狹窄率有所幫助,但對患者卒中或死亡的改善作用並不顯著,而且由於病例數尚少,仍無法證明其優越於 sCEA。另一方面,eCEA 也存在一些技術侷限性,如縫合操作時間較長,端側吻合時外翻縫合較為困難等,另外,對於頸總動脈受累廣泛的患者,eCEA 難以很好的去除所有斑塊。

  同時,由於 eCEA 是橫切頸內動脈分叉處,且由於外翻的需要,頸內動脈需要沿整個周徑被分離,所以頸動脈竇神經很可能會被切斷,從而損傷壓力感受器,喪失壓力感受反射,導致術後{血壓或難以控制的血壓波動,有研究發現,eCEA 患者術後易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導致高血壓、脈壓和心率增加,甚至在平均 9.5 個月的中期隨訪後,部分 eCEA 患者仍需要較大劑量的降壓藥物治療。

  6.2 sCEA 與補片成形術:目前,關於 sCEA 中補片成形術的研究較多,大部分文獻支援術中使用補片。―般認為,使用補片修補後動脈閉塞明顯減少且能防止再狹窄,有一項薈萃分析顯 示,使用補片修補可以降低圍手術期的卒中率、閉塞率和術後再狹窄率,因此,在最近 eSVS 和 ASVS 的指南中一致推薦使用補片進行血管重建。

  但補片成形術仍存在一定的缺點,首先,手術時間和難度的增加可能會無形中增加患者的風險;其次理想的補片材料並不存在,靜脈補片過薄可能會破裂,合成材料則存在感染的風險。

  因此,對於補片成形術,應該客觀的看待,畢竟相關的研究時間均較早,目前的指南建議也均建立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之上,但當時的手術細節、圍手術期治療並不非常滿意,而近 20 年的發展,藥物可以對 CEA 後的急性閉塞和再狹窄起到積極預防作用。

  7、顯微頸動脈內膜切除術(Micro-GEA):顯微 CEA 手術是現代顯微鏡與外科技術相結合的產物,與肉眼下或手術放大鏡下的 CEA 相比,Micro-CEA 具有很多優勢,首先,可以提供更為理想的手術光源和照明,尤其對於很高位病變手術的深部照明;其 次,顯微鏡下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動脈壁各層與斑塊的關係,使分離變得非常清晰和簡便。

  第三,頸內動脈遠端內膜的處理更為精 細,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分辨斑塊與正常內膜的移行部,銳性切斷並修剪遠端內膜,無需額外的釘縫,降低了術後血栓或夾層的可能;第四,在縫合過程中,針距更小,縫合更細緻,且可以避免將外膜組織帶入吻合緣,從而降低術後血栓或遠期再狹窄的可能。

  雖然有部分臨床研究顯示 Micro-CEA 的優勢,但由於需要額外的培訓和裝置條件,目前 Micro- CEA 仍限於神經外科醫生,顯微鏡下與肉眼下或手術放大鏡下的手術仍有差異。

  8、手術入路相關的討論:對於 CEA 而言,解剖標誌清楚, 層次簡單,從單純技術角度評價並不複雜,但由於各種變異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在手術入路方面,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問題。

  8.1 縱行切口還是橫行切口: CEA―般選擇胸鎖乳突肌前緣的縱行切口,優點在於很容易暴露下頜角和胸骨角,對於{位和低位的手術均可以適用,但術後疤痕很不美觀;而橫切口則是沿頸部面板的紋理切開,能夠保持美觀但是在病變範圍較廣或術中需要使用轉流時,則暴露範圍受限。兩種切口一般依據患者情況和醫生的經驗,進行個體化選擇。

  8.2 頸靜脈內側還是外側入路:在頸闊肌切開後,―般選擇經過頸內靜脈內側暴露頸動脈分叉處,沿途結紮從頸內靜脈和頸外靜脈發出的橫行分支,而且要暴露舌下神經以防將其損傷,暴露頸袢,必要時也可將頸袢切斷,暴露胸鎖乳突肌動脈,迷走神經等。

  也可以選擇頸靜脈外側入路,同樣是從胸鎖乳突肌前緣進入術中需要向內側牽拉頸內靜脈,來自胸鎖乳突肌的 1-2 支小分支血管可能從頸內靜脈側方匯入,該入路需要將頸袢發出的一些神經纖維進行離斷,一定要將迷走神經和頸內動脈後壁分離開,以防止牽拉時損傷迷走神經,導致術後聲嘶。

  兩種入路比較,頸內靜脈外側入路對頸內動脈前面和遠端暴露更好,同時,由於無需處理頸靜脈的橫行分支,操作簡便快速,一般無需暴露舌下神經,從而減少其損傷機會,但有可能因為牽拉迷走神經而增加聲音嘶啞的可能。

  8.3 頸後三角入路:主要是針對高位 CEA 的顯露,能將頸內動脈暴露到第一頸椎水平。選取胸鎖乳突肌後緣直切口,進行皮下分離時注意勿損傷表淺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術中需要仔細分離副神經,將頸內靜脈和胸鎖乳突肌一同向前牽拉以暴露頸動脈分叉;為防止牽拉損傷迷走神經,可將其保留在頸動脈後方,必要時可將其遊離移向前內側以防損傷喉上神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