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副主任醫師 黃軍

  腦血管疾病是老年人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近年來臨床研究證明,頸動脈狹窄病變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Palak等報道,缺血性腦血管病變者約68%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自1953年,Strully等報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以來,已有50年曆史,目前在美國和大部分西方國家,CEA是減少腦卒中風險的最常用血管外科手術。

  一、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表現

  一過性腦缺血癥狀(TIA)如黑朦、複視、失語、單側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等均可在數小時內恢復,有陳舊性腦中風,肢體無力、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頸部可聞及血管雜音。

  二、手術適應症

  6個月內出現腦中風症狀且頸動脈狹窄70%以上是最佳的手術適應症。50%以上有症狀及70%以上無症狀患者亦是手術指症。

  術前實驗室檢查主要有多普勒血流儀,彩色超聲波顯像儀,MRA掃描,CT掃描,DSA頸動脈造影,觀察頸動脈狹窄程度和腦部有無病變。

  試驗性阻斷頸內動脈,如3分鐘以上不出現意識障礙和對側肢體運動障礙,說明腦部有豐富的血供,可安全地阻斷患側頸動脈進行手術,否則需準備安置頸動脈轉流管。

  三、主要的手術方式

  (1)標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標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sCEA):適合絕大多數CEA患者,尤其是斑塊位置較高者,縫合血管時簡單方便、易於操作。但此術式最大的缺點是縱向縫合血管容易造成血管狹窄,從而導致了相對較高的再狹窄率,尤其是頸內動脈端最易合併術後再狹窄。

  (2)標準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補片:對於頸內動脈直徑較小的患者,如果直接沿血管長軸縫合會導致動脈管徑狹窄,所以應當加用補片重建血管。此種方式的優點為,可以重建血管、擴大管腔,彌補單純sCEA術式人為造成頸動脈狹窄的缺陷,可以有效預防再狹窄。但其缺點在於,縫合時間比單純sCEA長,增加了血管阻斷時間,從而增加了腦缺血的風險;術中應用了人工植入物,增加了感染的風險;增加了患者的手術和住院費用;補片遠端後期可能形成摺疊導致腦供血不足。此方式對於頸內動脈迂曲的病人應當慎用。

  (3)翻轉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翻轉式頸動脈內膜剝脫術(eCEA):可降低再狹窄的發生率至1.7%~1.9%。

  (4)逆行性頸總動脈內膜切除術

  四、手術併發症

  1、手術期腦卒中:最常見,有時很嚴重;

  2、腦過度灌注綜合徵:主要臨床表現為侷限性頭痛,手術側腦出血等;

  3、腦神經損傷:分暫時和永久性的神經損傷,包括:舌下神經、迷走神經、喉返神經、喉上神經及面神經的下頜G支;

  4、切口血腫,呼吸道梗阻,窒息;

  5、術後再狹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