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檢發現膽囊結石怎麼辦?
這部分群體往往屬於“無症狀的膽囊結石”或是有症狀較輕者,這部分人膽囊功能往往都是正常的,保留膽囊尤為重要。
目前,由於膽道內鏡技術的成熟和發展,可以採用內鏡微創技術:取出結石,保留膽囊,痛苦小,創傷輕,住院時間短(術後3-4天即可出院),恢復快,而且費用與腹腔鏡膽囊切除、開腹膽囊切除相當。更重要的是保留了功能正常的膽囊,避免了膽囊切除後的一系列併發症。
2、什麼是無症狀膽囊結石?也需要手術嗎?不手術行嗎?能採用保留膽囊的方法嗎?
在體檢、手術、屍體解剖或其他檢查中偶然發現,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或 “無症狀膽囊結石”, 約有20-40%。以往認為可以繼續觀察,無需治療,但是,大量臨床資料顯示,長期的膽囊結石容易誘發膽囊癌,尤其是女性患者發生率更高。目前,膽道內鏡技術可以採用“取出結石、保留膽囊”微創方法,病人可以免受膽囊切除的之苦了。
3、膽囊結石是怎麼回事?
膽囊結石主要為膽固醇性結石或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性結石,主要見於成年人,女性多見,尤以經產婦和服用避孕藥物者常見,男女之比約為1:3,50歲時男女之比約為1:1.5,老年人中男女發病率基本相等,這可能與雌激素在膽囊結石形成中的作用有關。
4、膽囊結石有什麼症狀?
約20-40%的病人可以終生無症狀,而在體檢、手術、屍體解剖或其他檢查中偶然發現,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或 “無症狀膽囊結石”。
有症狀的膽囊結石主要表現為:
消化不良等胃腸道症狀:進食後,尤其是進油膩食物後,上腹部或右上腹部隱痛不適、飽脹,伴噯氣、返酸、呃逆等,常常誤以為“胃病”。
膽絞痛是其典型表現: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膽痛”,常發生在飽餐、進油膩食物後,或是睡眠時發生。疼痛位於上腹或右上腹,呈陣發性,可向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多伴噁心、嘔吐。
5、如何預防膽囊結石的發生?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膽囊結石的發生率明顯增加,如何預防顯得尤為重要。目前,由於對膽囊結石的發生機制不是很清楚,還無法通過控制某個環節進行預防,但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健康飲食是很好的方法,三餐規律,少吃含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等。早餐尤為重要,晨餐含有蛋白、適量的脂肪(如牛奶、雞蛋、麵包等)有助於膽囊中濃縮膽汁的排出,及時更換新鮮的膽汁,避免膽汁的沉積和對膽囊的化學性刺激,從而預防結石的發生。
6、膽囊結石可以藥物治療效果好嗎?
目前常用的的藥物是鵝脫氧膽酸和熊脫氧膽酸,但是,此類藥物只適合膽固醇結石,但目前儀器還無法檢查準確判定結石的性質,而且此類藥物有肝毒性,反應大,服藥時間長,價格昂貴,停藥後結石復發。
7、什麼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是形態學的名稱,泛指向膽囊腔內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無蒂,大多為良性,臨床以膽固醇性息肉為多見。
本病大部分是體檢時由B超發現的,無症狀,個別的有右上腹不適、疼痛、噁心等,但這些往往是有膽囊炎而不是膽囊息肉引起的。
8、膽囊結石一定要切除膽囊嗎?什麼樣的膽囊結石需要切除膽囊?什麼樣的可以保留膽囊?
(1)對於膽囊大小、形態、功能正常的膽囊結石的患者,應該採用“內鏡微創保膽取石”的方法。
(2)對於萎縮、壁厚(>0.5cm)無功能的膽囊、可疑癌變、癌變的膽囊應該膽囊切除。
9、體檢發現膽囊息肉怎麼辦?
膽囊息肉大多為良性,以膽固醇性息肉為多見,腺瘤是其中的一種,但是其發生率很低,在膽囊切除的標本中的比例只有1.1%,惡變率為1.5%,被認為膽囊癌的癌前期病變,所以膽囊息肉惡性很少見,臨床上關注的是容易的惡性變的息肉,目前的檢測手段尚無法確定息肉的性質,所以出現了依據膽囊息肉的大小來判定是否要進行手術治療。但僅憑膽囊息肉直徑的大小決定膽囊是否切除的標準,也是個模糊的概念,是不科學的。膽囊息肉大部分是膽固醇息內,是良性的,而對於良性的病變均行膽囊切除是不科學的。
出於保護膽囊功能考慮,避免發生膽囊切除術後的遠期合併症,對於膽囊息肉的處理也不一定均行膽囊切除術。
對於膽囊息肉病例可行“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方法,其複發率僅為1%,術中在膽道鏡的直視下摘除息內,對於有異議的息肉即刻送冰凍病理活檢,若為惡性則行膽囊切除根治,若是良性則保留膽囊,如此避免了絕大部分良性息肉遭受切除膽囊的厄運。此法是根據膽囊息肉的病理性質決定是否切除膽囊,被認為是目前膽道外科臨床中最合理、最科學的治療方法。
10、膽囊有什麼功能?是可以隨意切除的器官嗎?
以往對於膽囊功能的瞭解並不十分清楚,除具有濃縮和收縮功能外,只是一個膽汁的儲存器官,不被重視,甚至認為是可有可無。因此,膽囊切除也就無可非議了。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於膽囊切除術後的種種弊病的大量臨床報告,發現膽囊具有複雜和極為重要的功能,不可缺少和替代。隨著現代醫學展,對膽囊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除了具有濃縮、收縮和調節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外,還是一個複雜的化學和免疫功能器官。不是可有可無的膽囊,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故不應輕易廢除!當然,對於膽囊萎縮,膽囊已無功能,或膽囊可疑癌變者,無疑應該切除膽囊,去除病灶。
11、膽囊切除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膽囊切除術後的副作用或壞處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它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膽囊切除後對人體有何傷害?
(1)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就目前所知,膽囊至少具有儲存、濃縮和收縮的功能。當然還具有複雜的化學功能和免疫功能。如果膽囊已經切除,此處肝膽汁由肝內排出無處可存,不管人體是否需要,只好持續不斷地排入腸道;待到赴宴進食膏粱厚味之時,急需大量膽汁幫助消化,可惜此時體內已無“餘糧”相助,身體只好耐受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之苦了
(2)膽囊切除術後十二指腸液的胃反流。
膽囊切除術後,膽囊切除術後膽汁儲備功能的喪失,導致膽汁由間歇性和進食有關的排洩變成了持續性排入十二指腸,此時反流入胃的機會增多。導致了膽汁反流性胃炎或食管炎,給病人帶來了很多痛苦。
(3)膽囊切除術對結腸癌發病率的影響膽囊切除術後結腸癌發生的危險性較未行膽囊切除病例增加45倍。
(4)膽囊切除術後導致膽管損傷的問題膽囊切除術所帶來的合併症在所難免,總有一定的概率;且有一定的死亡率;包括:膽管損傷,肝管損傷,血管損傷,胃腸損傷等等。內鏡保膽取石是在膽囊腔內施行手術,根本不可能傷及膽囊周圍器官;5、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6、膽囊切除術後膽總管結石的發生率增高在膽囊切除以後,膽囊對於膽管內的流體壓力失去了緩衝的作用,導致了膽總管內壓力增高,引起了膽總管代償性擴張,從而又使膽總管內的膽流速度變慢,併發生旋渦或渦流,後者是形成膽石的重要學說。如此看來,膽囊切除治療膽囊結石,倒是避免了術後膽囊結石“復發”之虞,卻招來“生長膽總管結石”之禍;哪種結石最具危險?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12、內鏡微創保膽同膽囊切除術有何不同?
關於膽囊結石的治療方法,在保膽與切膽之間,存在著天壤之別,內鏡保膽取石保留了膽囊的生理功能;切膽取石丟掉了膽囊,喪失了膽囊生理功能,可以引起一系列生理障礙,甚至有引發結腸癌的可能;保膽取石術後膽囊結石的複發率並不高(1-7%),已被現代臨床揭開這一祕密和證實。保膽取石十分安全,不可能有膽囊切除的那些合併症。
切除膽囊後當然無膽囊結石復發可能;但引發了膽總管結石發病率增高危險;然而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危險要比膽囊結石大多了,究竟哪一個合算?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膽囊這一重要的消化器官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除了具有濃縮、收縮和調節緩衝膽道壓力的作用外,還是一個複雜的化學和免疫功能器官。不是可有可無的膽囊,而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故不應輕易廢除!當然,對於膽囊萎縮,膽囊已無功能,或膽囊可疑癌變者,無疑應該切除膽囊,去除病灶。
13、如何利用膽道鏡技術微創治療肝膽管結石?
傳統的手術方法治療肝膽管結石,術後殘留結石的發生率高達30%-90%,且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侷限性,可引起膽管損傷、膽道出血、奧迪括約肌和十二指腸損傷等併發症。術中、術後使用膽道鏡,對於提高肝膽管結石療效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使膽管結石的殘石率明顯下降。術中膽道鏡取石不但直觀膽管的病變,而且對肝內膽管結石手術的術式選擇具有指導作用。
術中應用膽道鏡的價值在於可觀察肝內外膽管的全貌,可在膽道鏡直視下取石,較大嵌頓結石,可採用等離子無創碎石。利用膽道鏡技術,可改善目前仍常採用的肝外膽管切開取石、引流及膽腸吻合等外科手術的效果。
14、手術後留有“膽道殘石”怎麼辦?
對於留有T管的患者,在術後4-6周進行經T管瘻道膽道鏡取石,無需麻醉和再次開刀,痛苦小,創傷小,治療後即可下地回家,大部分可在門診進行。經膽道鏡取石、碎石為肝膽管殘留和(或)再發結石治療的後續治療,結石取淨率可高達97%-99%。
15、何為 “內鏡微創保膽取石術”,它與“舊式保膽取石”有什麼不同?
內鏡微創保膽取石方法是膽道鏡技術對膽囊結石治療的又一新貢獻,是膽囊結石治療方面的新理論、新概念、新發展。由於膽道鏡可以進入膽囊進行直視檢查,它可以真正確保膽囊內結石是否取淨,十分準確,內鏡下保膽取石,做到了完全取淨結石同時又保留了膽囊,使病人永遠“肝膽相照”。
單純膽囊造瘻保膽取石方法時(下稱舊式保膽取石),發現術後膽囊結石極易復發,複發率為80%-90%;他當時沒有考慮到膽囊結石是否真正取淨,也從未考慮膽囊功能是否重要,便輕率地做出膽囊結石的治療一定要施行膽囊切除,不管膽囊有否功能和是否重要,一律切除,忽略了膽囊功能的重要性。
保留膽囊和切除膽囊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膽囊切除術後對於人體的生理平衡影響很大,體現了膽囊功能的重要性,不能隨意切除而應盡力保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