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喉科 主任醫師 王志強

  慢性鼻竇炎為常見病,因多伴鼻炎,故又稱慢性鼻-鼻竇炎,目前多用此名,其治療較為混亂,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為規範治療方案,釋出了慢性鼻-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涉及治療的主要內容有:

  1、藥物治療:

  (1)鼻內區域性糖皮質激素噴劑,療程不少於12周;全身糖皮質激素:只用於嚴重、複發性鼻息肉,可以口服潑尼鬆(或潑尼鬆龍),療程5-10天,最長14天。不推薦全身或鼻內注射糖皮質激素;

  (2)大環內酯類藥物(如紅黴素等),具有抗炎作用,推薦小劑量(常規抗菌劑量的1/2)長期口服,療程不少於12周;而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磺胺類、大環內酯類、氟喹諾酮類等敏感藥物,用於慢性鼻-鼻竇炎急性發作,常規劑量,療程不超過2周。不推薦鼻腔鼻竇區域性使用抗生素;

  (3)減充血劑(如麻黃素等)不推薦使用,鼻塞嚴重者可短期使用;

  (4)黏液促排劑(如桃金娘油等)可稀化黏液並改善纖毛活性,推薦使用。

  (5)對伴有變態反應的患者,可以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組胺藥。

  (6)部分中藥對於改善慢性鼻-鼻竇炎的症狀有一定效果,應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選擇藥物。

  2、手術治療:

  適應證:慢性鼻-鼻竇炎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可手術治療。

  (1)影響竇口鼻道複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明顯解剖學異常(例如泡樣中鼻甲、鼻中隔偏曲等)。

  (2)影響竇口鼻道複合體或各鼻竇引流的鼻息肉。

  (3)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不滿意。

  (4)出現顱、眶等併發症。

  圍手術期處理:

  圍手術期處理是以手術為中心,原則上應包括手術前1周至手術後3-6個月的一系列用藥策略及處理原則。建議治療方案如下:

  (1)手術前1周用藥:常規應用抗菌藥物、鼻內區域性和全身糖皮質激素、黏液促排劑等。

  (2)手術後區域性處理時間:術後定期進行術腔清理,1-2周後根據術腔恢復情況確定隨訪處理間隔時間,持續3-6個月。

  (3)手術後藥物治療與上述慢性鼻-鼻竇炎藥物治療的原則相同,抗炎性反應用藥不少於12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