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婦科 主治醫師 陳雙

  【產後媽媽的尷尬事】

  很多正常分娩後的媽媽會出現“尿失禁”的症狀,就是在咳嗽、大笑、跑跳後會出現尿液不自覺地流出的現象。這也成為一些準媽媽選擇剖宮產的原因之一。這種產後的“尿失禁”是怎麼發生的呢?它是否真的與分娩有關呢?是否剖宮產就能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呢?如果已經出現這種症狀,改如何來改善呢? 

  原因究底與自然分娩有關

  經陰道分娩時,當胎頭遇到盆底肌肉的阻力時,隨著胎兒的下降,胎頭對盆底組織產生機械壓迫和擴張,使這些肌肉神經被牽拉和損傷,結締組織之間的連線分離,使陰道分娩後盆底肌收縮力量減弱,尿道關閉壓降低和有效尿道長度縮短而發生產後壓力性尿失禁。

  可以說,這種產後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確實與正常分娩有一定的關係。

  剖宮產同樣可能引發尿失禁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報道,45歲到65歲的婦女22%-53%患有壓力性尿失禁,17歲到25歲的未產婦中5%-15%患有壓力性尿失禁。由此可見,這種症狀並不與正常分娩有絕對的關係。

  即便是選擇剖宮產,也可能會有此類症狀的發生。

  真正原因大揭祕

  正常女性尿控機制是由膀胱、尿道、盆底肌肉群、結締組織和神經系統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完成的,是結構與功能協調關係的體現,其中任何環節出現異常,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功能狀態。

  這些複雜的結構猶如一張“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這張“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導致產後“尿失禁”。

  產後盆底功能訓練很有必要

  在懷孕期間,由於增大的子宮上推膀胱,使膀胱尿道位置上升,膀胱頸呈漏斗狀,同時由於增大子宮的壓迫,膀胱容量減小,這些結構功能的變化為產後的尿失禁打下了伏筆。所以,對於產後媽媽們來說,不管是正常分娩還是剖宮產,及時做盆底功能訓練是很必要的。

  何為盆底功能訓練

  盆底功能訓練的目的在於加強盆底肌肉及尿道周圍肌肉的張力,改善近端尿道及膀胱頸周圍的支撐,以避免或減輕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生。

  最常見的盆底功能訓練操

  所謂的盆底功能訓練操就是有意識地對盆底肌肉進行重複、有節律的、選擇性地盆底肌肉自主收縮和放鬆,以恢復衰弱的盆底肌,加強控尿能力。每次進行3秒鐘後放鬆,連續15分鐘,4-6周1個療程。

  通常採用的三種儀器輔助治療方式

  生物反饋治療

  生物反饋是一種行為訓練技術,通過不易被覺察的肌肉生理給視覺或聽覺訊號,並反饋給患者,使患者確實感覺到肌肉運動,並學會如何改變和控制生理過程。

  電刺激治療

  需在醫院通過電刺激治療儀器進行。通過放置在肛門或陰道內的探頭傳遞不同的電流,刺激盆底肌肉和神經,增加盆底肌強度及力量,加強對尿道和膀胱頸的支撐,增加尿道關閉壓,改善尿失禁的症狀。

  磁場刺激治療

  需在醫院利用專業的儀器進行治療。通過磁脈衝刺激會陰周圍組織,引起盆底肌肉收縮達到治療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