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個最簡單常見的例子:去痛片(索密痛片)是以往人們應用相當普遍的一種藥,具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曾經是百姓家庭的常備藥品,年紀較大的人幾乎都吃過這種藥;而長期大量服用,則可以誘發上消化道出血、鎮痛劑腎病,也可以成癮,甚至可能誘發腎盂癌和膀胱癌。美國醫學專家指出,美國每年有200多萬人因服藥引起毒性反應而嚴重患病,其中14萬人死亡。藥物毒性反應在美國已成為繼心臟病、癌症和中風之後第四大死亡因素,而在我國藥物濫用現象也十分嚴重。在此特別告誡大家:呵護健康,熱愛生命,一定要謹慎用藥。
謹防藥物性癌症
藥物引起的癌症被稱之為藥源性癌症。近年來隨著全球藥物濫用現象的日趨嚴重和藥品種類的日趨增多,藥源性癌症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因此,對藥源性癌症應引起高度重視。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所組織21個國家的34名專家對有可能致癌的368個藥物的鑑定,確認下列8個藥物有致癌作用,它們是氯黴素(抗菌素)、非那西汀(去痛片成分之一)、環磷醯胺(抗癌藥物/免疫抑制劑)、萘氮芥(抗腫瘤藥物/烷化劑)、已烯雌酚(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米爾法蘭(左旋苯丙氨酸氮芥,抗腫瘤藥物/烷化劑)、苯妥英鈉(抗心律失常、抗癲癇藥)和氧甲酮。
如何正確對待藥物治療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不能把藥物作為治療疾病的惟一選擇。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夠治療所有的疾病,也沒有任何一種疾病能夠完全依靠藥物來治療,通常需要飲食、生活、環境、運動等配合,方能達到最好的療效。即,患者需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均衡的飲食營養、愉悅的精神生活。對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病等患者來說,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尤為重要。
其二,幾乎所有的藥物都可能具有雙重性,即治療作用和副作用;對激素而言則具有三重性:生理作用、藥理作用、副作用,而且大多數藥物是經過肝臟轉化/解毒、腎臟排洩。因此在服用藥物之前,必須瞭解該藥物的作用、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同時,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害怕藥物不良反應,而盲目拒絕服藥或減少劑量,這樣會使病情轉化、遷延或延誤治療,後果嚴重。
其三,服用某些藥物時,一定要遵從醫生或藥物說明書所告知的預防不良反應措施及配伍禁忌。未經醫生的同意,絕不可自行增加服藥劑量,也不可自行混合/聯合用藥,或者是因無知而無意將同類藥物重複應用,以免造成毒性增加或藥效減低、肝腎功能損傷,甚至發生危險狀況。就拿降糖藥來說吧,不在醫生指導下隨意加量、聯合用藥所引發的低血糖性昏迷(同義詞:低血糖性休克)則會危及生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