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嘶啞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病症,除某些炎症、聲帶結節或息肉、聲帶麻痺等原因所致外,有些藥物使用不當也會引起聲音嘶啞,醫學上稱之為“藥物性嗓音異常”。在應用此類藥物時,病人應當密切注意自己嗓音的變化,特別是教師、播音員和歌唱演員等更應慎用此類藥物。
引起聲音嘶啞的常見藥物有:
性激素:有些女性使用某些激素來治療疾病,如甲睪酮(甲基睪丸素)、丙酸睪酮(丙酸睪丸素)、苯丙酸諾龍(苯丙酸去甲睪酮)等,使用不當或用量過大,會使女性出現男音化現象,聲音低沉、粗糙,嘶啞。
抗過敏藥:如異丙嗪(非那根)、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抗過敏藥物,主治過敏性疾病及暈動症,若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會使病人口腔黏膜下的唾液分泌減少,從而發生口乾,導致聲音嘶啞。
抗膽鹼類藥:如顛茄片、阿托品、山茛菪鹼、東茛菪鹼、溴丙胺太林(普魯本辛)等抗膽鹼藥物,具有解痙、止痛、抑制腺體分泌等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性潰瘍、胃炎、胃腸膽絞痛等多種疾病,但服用次數過多,就會出現咽喉乾燥,而引起聲音嘶啞。
中草藥:有些溫熱性中草藥,如麻黃、桂枝、細辛、乾薑、蒼朮、蒼耳子、鹿茸、人蔘等,以及某些安神中藥,如石決明、磁石等,服用過久會產生口咽乾燥,引發聲音嘶啞。
聲嘶對應病症不同臨床表現
先天性喉畸形:因喉蹼、聲帶發育不良,杓狀軟骨移位所致者,出生後即出現聲嘶。
炎症性聲嘶:因急性喉炎、喉白喉引起者,發病急,聲嘶明顯,惡寒,全身不適。慢性喉炎、聲帶小結、喉結核所致者,聲嘶發展緩慢,持續時間長。
癔病性聲嘶:喉本身沒有病變,突然發病,聲嘶程度不同,有的只能耳語,有的完全失音,咳嗽聲正常。
慢性喉炎聲嘶:表現為起病緩慢,早期聲嘶呈間歇性,繼呈持續性,喉內時有粘痰。
喉外傷聲嘶:多有外傷史,早期聲嘶、出血、皮下氣腫、呼吸困難、吞嚥疼痛、後期因疤痕形成,聲嘶,呼吸困難加重。
喉乳頭狀瘤聲嘶:表現為聲嘶隨腫瘤長大而逐漸加重,病程緩慢,易復發,嚴重時堵塞聲門,發生喉阻塞。
五個預防聲音嘶啞的日常習慣
1、多喝水
如果需要整天一直說話時,最好每10分鐘就暫停,補充溫開水。
2、充分休息
需要長期說話的人,平時儘量避免長時間說話和唱KTV等活動。
3、飲食控制
不吃油炸、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甜食容易造成胃酸逆流,灼傷聲帶,也要避免。
4、調整說話方式
避免大聲用力說話、一口氣說太長太久的話,說話速度也要放慢,讓聲帶有時間恢復。
5、不要用力清喉嚨
若覺得喉嚨有異物或不舒服,可以喝溫開水舒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