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風病程分期
(一)無症狀高尿酸血癥期
血尿酸濃度隨年齡呈持續性或波動性增高。從血尿酸增高至症狀出現可長達數年至數十年,只有在發生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部分高尿酸血癥患者終生不出現症狀,稱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癥。
(二)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發作期)
午夜或清晨突然起病,數小時內出現受累關節的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初發時多數為單關節,隨後累及多關節。單側拇趾及第1跖趾關節最常見,其餘依次為踝、膝、腕、指、肘。可伴有發熱、頭痛、白細胞升高等全身症狀。
(三)痛風發作間歇期
痛風發作持續數天至數週後自然緩解,不留後遺症,進入無症狀階段稱間歇期。如間歇期不降低血尿酸濃度到理想值(<300μmol/L或 <360μmol/L),隨著時間的推移,痛風發作會愈加頻繁,且持續時間更長,症狀更重。
62%的患者於第1年內復發;
16%的患者於1-2年復發;
11%的患者於2-5年復發;
6%的患者於5-10年復發;
5%的患者10年內無發作;
少數患者終生僅發作一次。
(四)痛風石與慢性痛風性關節炎期
1、多見於未經治療或治療不佳的患者,早期防止高尿酸血癥的患者可無此期。
2、痛風石是尿酸鹽沉積在軟骨、滑膜、肌腱和軟組織中所形成的芝麻大到雞蛋大黃白色痛風結節,為特徵性表現。痛風結節多見於耳廓、跖趾、指間、掌指、肘等關節,亦可見於尺骨鷹嘴、滑車和跟腱內。
3、痛風石形成過多及炎症反覆發作導致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和畸形。痛風石表面的面板變得菲薄,磨損處流出白色粉樣液,並可形成瘻管。
4、病變已至後期、關節炎發作較頻,間歇期縮短,疼痛日漸加劇,甚至發作之後不能完全緩解。
(五)腎臟病變
5%~12%的高血尿酸症患者最終會發展成為痛風,其中1/3的患者可累及腎臟,出現腎臟病變。
1、尿酸性腎病
由尿酸鹽在腎間質組織沉積所致。早期可僅表現為間歇性蛋白尿和鏡下血尿。隨病變進展,可出現腎臟濃縮功能受損、慢性腎功能不全和腎功能衰竭(尿毒症)。部分患者以尿酸性腎病為首發臨床表現。
2、腎尿酸結石
原發性痛風患者20%~25%出現腎尿酸結石。細小泥沙樣結石可隨尿液排出而無症狀,較大結石則可引起腎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腎尿酸結石可為部分患者的首發臨床表現。繼發性痛風中腫瘤播散或接受放化療的患者腎尿酸結石的發生率更高。
3、急性腎功能衰竭
大量尿酸鹽結晶阻塞尿路(腎小管、腎盂或輸尿管),患者突然出現少尿、甚至無尿,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
二、痛風及高尿酸症的危害
依據亞洲地區日本的研究,對痛風患者死亡原因的統計,因痛風而產生的併發症中,以尿毒症居首位,其次是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及惡性腫瘤。同時,痛風是腦卒中(中風)、心肌梗死、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並加重患者不良預後。
痛風常見的併發症(伴發病)有肥胖症(58%);高血壓(58%);高血脂症(45%);糖尿病(20%);痛風性腎病、腎結石、腎功能不全和腎衰竭(18.6%);缺血性心臟病及動脈硬化(10%~15%)等,互為因果,互相促進病情惡化。
1、痛風性腎病:痛風如果沒好好治療,則長期持續高尿酸血癥,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澱在腎臟內,造成痛風性腎病,進一步發展成尿毒症。
2、缺血性心臟病:持續的高尿酸血癥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澱在冠狀動脈內,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進,均加速了動脈硬化的進展。
3、腎結石:尿中的尿酸量越多、酸鹼度越酸,越容易發生結石。
4、肥胖症:肥胖不但會使尿酸合成亢進,造成高尿酸血癥,也會阻礙尿酸的排洩,易引起痛風、合併高血脂症、糖尿病等。
5、高血脂症:痛風合併高血脂症的很多,這與發生動脈硬化有很密切的關係。
6、糖尿病:對痛風病患做口服葡萄糖負荷試驗,結果發現有30-40%合併輕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一項持續10年針對四千多例患者的研究發現,25%的糖尿病是由於高尿酸導致。
7、高血壓:58%痛風病人合併高血壓。
三、痛風病的預後
1、原發性痛風無併發症和伴發病者預後良好。
2、據統計,痛風患者經尸解證實有腎病變者佔100%。
3、合併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取決於合併症及併發症。
4、繼發性痛風的預後取決於基礎病變。
5、高尿酸血癥發展成尿毒症時,其死亡率約為25%。
6、約25%的痛風患者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