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痛是非常多見的臨床症狀。由於膝關節的結構複雜,除了骨性結構外,還有半月板,關節內交叉韌帶,關節外的副韌帶以及附著的肌肉筋膜。所以膝關節疼痛的病因也不同。
扭傷是膝關節痛的最常見原因,也很容易診斷。但是診斷出確切的損傷程度並不容易。一般的損傷會導致關節外側的副韌帶撕裂,需要休息3到4周,醫學上都是建議石膏固定或者支具固定。但是病人一般很難接受,認為沒有骨折就不需要打石膏了。韌帶撕裂如果沒有癒合,以後也會不痛了,但是會殘留疼痛反覆發作,而且關節肌力不平衡,可能退變加速。更重一些的扭傷還會導致半月板撕裂,甚至交叉韌帶損傷。這多見於年輕人的體育活動。但是損傷早期這些問題不容易檢查出來。往往在保守治療一月後如果仍有不適,需要行MRI檢查才能明確。甚至有時候,MRI也有些假性結果,並不十分準確。但是這類損傷的結果比較嚴重,由於血液供應不足,除輕微的半月板撕裂可以自行修復外,一般都需要手術干預。
筋膜炎是另一類常見的膝痛原因。病人關節活動時疼痛,在關節兩側可以摸到一個壓痛點,這往往是筋膜炎。熱敷,貼膏藥,休息,是最容易治療的一類。
對於中老年人,特別是女性,退變性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型別。很多女性在40歲以後就會感到膝關節不適,走長路以後覺得關節痠痛。至於病因目前有2個比較認同的觀點,一是關節多年使用後發生退變勞損,二是女性在絕經前後時激素分泌發生改變,出現骨質疏鬆傾向。關節痠痛是最早期的表現,此時保守治療即可有效,而且應該通過鍛鍊防止退變加速。如關節熱敷,按摩,活血化瘀膏藥,股四頭肌鍛鍊。隨著病變加重,會出現上下樓困難,不能完全下蹲,活動多了後關節疼痛。X線會顯示髁間棘變尖,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此時可行保守治療,主要以止痛治療為主,口服的藥物包括西樂葆及通安等,外敷的膏藥如奇正消痛貼和金藥膏等,關節腔內注射也有效(注射的成分包括激素,麻藥和透明質酸鈉)。疼痛其實也是身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提醒你關節有問題了,要小心使用了,應該維修了。所以止痛治療只是暫時的,對症的。此時也可以行關節鏡手術治療,清除增生的滑膜和脫落的軟骨,以及可能合併的半月板舊傷、磨損等,能緩解疼痛,如果注意保養,術後甚至可以維持幾年。
最嚴重的情況是關節不活動時也疼痛,變形,腫脹,拍片顯示關節間隙狹窄,骨質增生嚴重。手術病理會發現骨贅增生,軟骨剝落,軟骨下骨裸露。此期的治療除了止痛外,只有行關節置換了。必須強調的是,雖然大多數病人療效滿意,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並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手術方式,首先應注意適應症症的選擇,否則肯定會影響療效,有其它手術指徵的病例應儘可能避免行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其次是注意個性化的處理。整個膝關節置換的操作是程式化的,但是對於每一個具體的病人,又有些特殊情況。只有術前詳細的檢查,仔細閱片,術中個體化的操作,才可能儘可能的讓每一個病人在術後都有滿意。
說到關節置換,很多人都談虎色變,難以接受。還有另外一類手術,就是關節矯形,叫做covertry截骨術。手術比關節置換小很多,而且近期療效滿意。脛骨截骨術對於膝關節半側性骨關節炎患者曾是一種頗有價值的手術.此種截骨術的目的是將膝關節的負重線自病變的半側移至另半側.據有關文獻報告,近70~80%截骨術患者術後均有好轉。現在截骨術的適應證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和x線片上所顯示的病變範圍。原則上凡具有膝內翻或外翻者,即使是年老的病人,也可選用截骨術。尤其適用於中老年病人,患者要求保持其活躍而又行動敏捷的生活能力,關節畸形輕微但症狀明顯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