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針在中風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的應用
古往今來,鍼灸治療中風的方法可謂百花齊放,最能體現祖國醫學的博大精深了。就體針系統來說,從傳統的“治痿獨取陽明”,即以陽明經取穴為主,到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理論,即重在滋養肝腎、醒腦開竅,其次通經活絡,有著劃時代的意義。頭針系統地用於治療中風源於70年代,當然首推焦順發老師,還有同時期的方雲鵬、朱明清、於致順、湯延頌等,以及80年代國標方案的牽頭人陳克彥,可謂群星璀璨。80年代以來,生物學教授張穎清老師的生物全息理論,催生並促進了鍼灸界微針系統的蓬勃發展。我深深欽佩一批默默無聞的中西醫結合的解放軍醫務人員,在60―70年代,他們發明了水針穴位注射、還發明瞭電針神經幹治療中風為首的癱證、痛症以及各科疾病。40多年來,水針、電針強有力地推動著鍼灸臨床學發展,並更加發揚光大。
腹針是薄智雲教授20餘年來的嘔心之作。最初接觸腹針,曾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神闕,人類初生臍帶之所留,一身元氣之所繫,歷代為中醫前輩所重視;腹部,諸多臟腑之所居,當仁不讓的臟腑中心;腹部經絡(脾胃肝膽腎衝任帶脈)縱橫,腧穴雲集,既有暢通六腑的優勢,又有溫補下元之奇功;腹針的不痛或微痛,更利於患者接受系統、長期的治療。
薄智雲老師創立的腹針療法是一套以神闕為核心的微針系統,他認為神闕的微針系統是人體最早的調控系統和經絡母系統,具有向全身輸布氣血的功能和對機體巨集觀調控的作用,內通五臟六腑,外連全身經脈,刺激腹部的經穴可以調節周身氣血。腹針療法具有多層次的調節作用,與中醫的“整體觀念”和“扶正祛邪”的原則十分吻合。
我是怎樣學習、應用腹針治療中風證的呢?
一、腹針的組成(神龜圖略)
1中 脘
神闕穴上4寸的任脈上
胃的募穴,主治: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痛、消化不良、嘔吐、腹脹、腹瀉便祕、痢疾、高血壓、神經衰弱、精神病、虛勞吐血、氣喘等疾病。
相當於口,可以治療口、鼻、牙部及頭面部的各種疾病
2下 脘
神闕穴上2寸的任脈上
任脈的經穴,可以治療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瀉、反胃等疾病。
相當於第七頸椎,可以治療相應部位的疾病
3水 分
神闕穴上1寸的任脈上
腹水、嘔吐、腹瀉、腎炎、腸鳴洩痢、小便不通等疾病
相當於第七胸椎,治療相應部位疾病
4神 闕
臍之正中
急慢性腸炎、慢性痢疾、小兒乳痢脫肛、腸結核、水腫、臌脹、中風脫症、中暑、婦人血冷不受胎氣等疾病。
5氣 海
神闕穴下1.5寸的任脈上
下焦虛冷、嘔吐不止、腹脹、腹痛、腸麻痺、遺尿、尿頻、尿瀦留、遺精、陽痿、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虛陽不足、驚恐不臥、神經衰弱、四肢厥冷等疾病。
6石門(別名:絕孕,禁針)
神闕穴下2寸的任脈上
腹脹堅硬、水腫、尿瀦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洩瀉、身寒熱、咳逆上氣、嘔血、疝氣疼痛、產後惡露不止、崩漏、閉經、乳腺炎、婦人絕孕等疾病。
相當於第二、三腰椎,可以治療第二、三腰椎的疾病
7關元(別名:丹田)
神闕穴下3寸的任脈上
諸虛百損、臍下絞痛、腹痛腹瀉、腎炎、月經不調、婦女不孕、痛經、盆腔炎、血崩、子宮脫垂、遺精、陽痿、遺尿閉經、帶下、尿路感染、產後惡露不止、疝氣等疾病。
相當於第四、五腰椎,可以治療第四、五腰椎的疾病
8商 曲
下脘旁開5分處
腹中切痛、積聚不嗜食、目赤痛從內眥始、腹膜炎、頸肩疼痛等疾病。
相當於頸肩結合部,治療相應部位
9氣 旁
氣海旁開5分
腰肌勞損、腰部疼痛、酸困、下肢無力等疾病。
相當於二、三腰椎旁,治療相應部位
10氣 穴
關元穴旁5分處
奔豚痛引腰脊、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症、尿路感染、瀉痢、腹瀉等疾病。
相當於四、五腰椎旁,治療相應部位
11滑肉門
水分穴旁開2寸處取之
癲癇、嘔逆吐血、重舌舌強、胃腸炎、肩關節炎等疾病。
相當於肩,治療肩關節周圍疾病
12天 樞
臍正中旁開2寸處
嘔吐、洩瀉、赤白痢、消化不良、水腫、腹脹腸鳴、冷氣繞臍切痛、煩滿便祕、赤白帶下、月經不調、淋濁、不孕、癲癇等疾病
相當於側腰,治療各種腰肌的疼痛及疾病
13外 陵
陰交穴旁開2寸處
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疝氣、月經痛、髖關節疼痛、坐骨神經痛等疾病。
相當於髖,治療髖關節及股骨頭周圍疾病
14上風溼點
滑肉門穴外5分上5分
相當於肘,治療肘關節周圍疾病
15上風溼外點
滑肉門穴外1寸
相當於腕,治療腕關節周圍疾病
16下風溼點
外陵穴下5分外5分
相當於膝,治療膝關節的各種疾病
17下風溼下點
下風溼點下5分外5分
相當於踝,治療踝關節的各種疾病
二、腹針在中風恢復期和後遺症期的應用
中風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突發病變,是身體臟腑功能衰退的警告。我們不可孤立地看待肢體的癱瘓、語言不利、神志狀態,而應高度重視身體的陰陽失衡,臟腑失和。癱瘓的部分恢復、失語的不同改善,甚至意識思維的大部恢復,並不等於機體臟腑功能完全康復,因此,我們應當對患者準確分析,給予個體化康復治療方案。
中風恢復期和後遺症期,常分有肝陽上亢型、痰火內擾型、風痰阻絡型、氣滯血瘀型、氣虛血瘀型、氣陰(陰陽)兩虛型
1.肝陽上亢型:腹針17穴,神闕不針,以下各型同。百會、頭維、率谷、風池,極泉、尺澤、內關、陽陵泉、三陰交、太沖。雙側取穴,只針不灸,百會點刺出血,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腹部取針後加拔火罐,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可治多個療程,療程之間可休息2周,以下各型同。典型病例:熊某某,略(休息期:中藥天麻鉤藤飲合鎮肝熄風湯加減)
2.痰火內擾型:腹針17穴;百會、頭維、率谷、風池;肩井、曲池、支溝、上巨虛、豐隆、丘墟。雙側取穴,只針不灸,百會點刺出血,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典型病例:王某某,略(休息期:中藥十味溫膽湯加減)
3.風痰阻絡型:腹針17穴;百會、頭維、率谷、風池;尺澤、內關、豐隆、三陰交。雙側取穴,腹針加神燈,百會加灸,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典型病例:張某某,略(休息期:中藥滌痰湯合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
4.氣滯血瘀型:腹針17穴;百會、頭維、率谷、風池;肩井、曲池、合谷、陽陵泉、三陰交、太沖。雙側取穴,腹針加神燈,百會加灸,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典型病例:軍人李某某,略(休息期:中藥桃紅四物湯、活血效靈丹加味)
5.氣虛血瘀型:腹針17穴;百會、頭維、率谷、風池;肩k、曲池、合谷、血海、足三裡、三陰交。腹針加神燈、百會、足三里加灸,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典型病例:唐某某(女),略(休息期:中藥補陽還五湯加味)
6.氣陰(陰陽)兩虛型:腹針17穴;百會、頭維、率谷、風池;尺澤、內關、合谷、足三裡、三陰交、太溪。偏氣虛、陽虛者腹針加神燈,偏陰虛者不灸,補法,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12次1療程。典型病例:戚某某(女),略(休息期:中藥以補中益氣湯、附子理中湯、益胃湯、一貫煎、六味地黃湯辯證加減)
三、體會
在我們鍼灸科老一輩師長的殷殷教導下,自1984年踏入臨床工作起,我就學習了中風的體針、頭針、電針、水針的治療。我幾次參加過全國頭針交流會,並在1989年有幸見到焦順發、方雲鵬、朱明清、於致順等頭針大師,之後也在鍼灸雜誌上發表過一些治療中風的臨床文章。隨著多年的臨床經驗積累,我切實感到運用某一種或某幾種針法,一定要注意全身狀況。如果只盯著改善癱瘓、失語、腦功能障礙,是不能真正改善中、重度中風症狀並預防再次中風的,改善陰陽、臟腑的失調才是關鍵!只顧治標,中風貌似治好了卻易再發,或者生活質量很差,比如吃不好、睡不安、大便祕結、夜尿頻繁,情緒抑鬱或煩躁,又有什麼生活樂趣可言?注意改善了陰陽失調、臟腑失和,雖然癱瘓並未理想恢復,卻生活得舒適愉悅,給患者和家屬才真正減輕了負擔。中風症如此,其他病的道理也是一樣的。腹針的理念,其實與我們湖北省中醫藥大學王華校長的“雙固一通”理論是相通的,我十分欣賞 ,並一直在臨床中體會應用。腹針注重治本,以調理臟腑以及四肢軀體氣血為理念,很適用於慢性虛損性疾病,也正切合中風的病機。因此,我還運用腹針治療婦產科疾病、男性病、全身風溼病、慢性腸胃病、頸肩腰腿痛以及一些難治性疾病,受到病友歡迎。我由衷感謝薄智雲老師,腹針的發明應用,為鍼灸史上又添上了鮮活亮麗的一筆,為我們鍼灸臨床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寶貴財富,給廣大罹受慢性病困擾的患者帶來了新的福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