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多見於女性。甲狀腺微小癌(TMC)是指腫瘤最大直徑不超過25px的甲狀腺癌,多為乳頭狀癌。甲狀腺微小癌近年有上升趨勢,國外報道微小癌在乳頭狀癌中的比例可高達30%。空軍總醫院最近2年的統計,甲狀腺微小癌佔甲狀腺乳頭狀癌的44.67%。
甲狀腺微小癌發病率升高除與疾病本身有關外,還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 甲狀腺疾病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常規體檢,特別是體檢中採用超聲檢查,能發現臨床不能捫及、無症狀的、甚至直徑<12.5px微小癌。
(2)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有助於發現甲狀腺微小癌。
(3)其它檢查方法,如PETCT檢查,偶然發現甲狀腺微小腫塊等。
由於超聲檢查對甲狀腺微小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應予以特別重視。超聲影象的特徵是,實性低迴聲結節,無包膜或包膜不完整,邊界不清或呈蟹足狀。細小強光點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特有表現之一,當發現結節內有沙礫樣細小強光點時更應高度警惕,但出現在結節內的光點,也有可能是膠樣結節,這種結節並不是鈣化,需要超聲科大夫認真鑑別。超聲檢查時發現甲狀腺結節縱橫比例大於1,彈性指數分值較高,以及結節內血流豐富,都可能是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特點。
超聲檢查一旦發現疑似TMC,可在超聲引導下行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FANC)。FANC一般在局麻下進行,痛苦較小。對於單髮結節,一旦穿刺獲得陽性結果,即可確診。但對於多髮結節,一個結節的穿刺結果,不能說明其它結節是否有惡性變。基因檢測可能有助於甲狀腺微小癌的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最常見突變基因是BRAFV600E。細針穿刺聯合突變基因檢測有助於甲狀腺乳頭狀癌的診斷。該基因突變陽性者預後較差,因此術前的檢查結果,有助於術中手術方式的選擇,及預後判斷。
PETCT檢查在偶然情況下也可以發現甲狀腺微小癌,我曾經治療過一例患者,腎癌手術後複查行全身PETCT檢查,發現甲狀腺右葉下極有大片高代謝區。術中不能發現腫塊,切除右下極後,將甲狀腺組織切開,在甲狀腺組織內發現一芝麻粒大小灰白色小結節,病理檢查證實為微小乳頭狀癌,術後近10年,情況良好。
由於甲狀腺微小結節本身很小,稍不注意,即可漏診。當臨床醫生術中發現甲狀腺結節可疑微小癌時,可在結節附件縫一絲線標記,提醒病理科醫生,該處為檢查重點,以避免漏診,同時可縮短術中等待冰凍切片時間。另外,在腫瘤附近縫過的針,不要再用,以避免腫瘤種植。
甲狀腺微小癌如何處理,則需要根據甲狀腺腫瘤的大小、部位、分佈情況、對側是否有結節以及是否有淋巴結轉移等決定。如果是單髮結節,行病變側腺葉切除加峽部切除即可。雙側多髮結節,可行甲狀腺全切。峽部腫瘤可行雙側甲狀腺次全並峽部切除。有頸側方淋巴結腫大者可行功能性頸部淋巴結清掃術。關於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術中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的問題,最近討論較多。我們總結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術中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發現淋巴結轉移率為41.79%。
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最容易出現的併發症是喉返神經損傷導致聲嘶的和甲狀旁腺損傷導致的低鈣血癥。為了防止這兩種併發症,我們採用術中喉返神經監測和奈米炭淋巴顯像。喉返神經監測可以有助於防止喉返神經損傷,尤其是有喉返神經異常的情況(包括喉不返神經)。而奈米炭淋巴顯像,既可以讓淋巴結黑染、指導淋巴結清掃,還可以起到甲狀旁腺副顯像作用,即淋巴結黑染,甲狀旁腺不染色,有利於辨認淋巴結和甲狀旁腺,防止在行中央區淋巴結清掃時,誤傷甲狀旁腺。
術中冰凍切片對確診有幫助,但有時術中冰凍切片亦不能明確診斷,遇到此種情況,手術醫師應和病理科醫生聯絡,並將術中情況告知病理醫師。具體採取何種術式,在和病理醫師聯絡後,再告知患者家屬,確定手術方式。
因甲狀腺良性疾病手術者,術中未行冰凍切片,術後石蠟切片報告甲狀腺微小癌,如已行腺葉切除,隨訪觀察即可。如僅行腺葉部分切除,應仔細檢查手術標本,檢查腫瘤周圍組織有無癌細胞浸潤、包膜和血管有無侵犯,如證實腫瘤已完全切除,則不必再次手術,可以嚴密觀察,定期複查。如複查病理標本發現包膜和血管受侵犯、切除組織邊緣有癌細胞浸潤或為多病灶,應再次按上述原則手術。
綜上所述,甲狀腺微小癌的診斷治療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現代超聲檢查的普及,發現了臨床上毫無症狀、臨床醫生也不能捫及的甲狀腺微小結節,但眾多的患者(或正常人),都可能患甲狀腺微小癌嗎?在常規體檢中行超聲發現的甲狀腺微小結節中,只有少數可能是微小癌。
如何在眾多的體檢者中甄別出其中可能的甲狀腺癌患者,患者本人是很難做到的,即使是專業臨床醫生也是一件困難的事。因此臨床醫生應該根據患者的病史、檢查結果,進行仔細的分析,一時難以確診的,則需要密切觀察、隨訪,並要求患者本人積極配合,按時複查,以避免漏診。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