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結核是肺外結核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由結核桿菌侵犯椎體導致椎體破壞,形成椎旁膿腫,嚴重者可出現癱瘓。臨床表現主要有疼痛,乏力,區域性包塊,伴有或不伴有低熱,盜汗,部分患者還有咳嗽,咳痰等其他症狀。影像學的表現是椎體破壞,椎間隙狹窄,椎旁寒性膿腫,部分會壓迫椎管。
20世紀中期以前,對於脊柱結核患者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制動休息,手術主要是針對有膿腫的患者施行膿腫引流術;1954年香港醫生Hodgson和stock首次報道對脊柱結核患者施行前路根治性病灶清除術和自體骨植骨融合術,亦稱香港術式,該術式是在經前路病灶清除的基礎上使用自體骨進行椎間植骨融合,結合術後使用外固定,以減少後凸畸形的發生,20世紀60年代我國骨科前輩方先之教授開展此類手術,並在國內廣泛開展提高了脊柱結核的治癒率;20世紀末。
隨著新材料及新技術在脊柱手術中的廣泛運用,脊柱結核病灶清除椎間植骨加內固定術在臨床逐步開展起來,這類手術可有效恢復脊柱穩定性,防止脊柱後凸畸形,促進植骨融合上有著極大的優勢,成為目前治療脊柱結核的主要手術方式;而隨著微創技術在臨床上的運用,脊柱結核微創手術也逐步在臨床上有所開展,但這類手術並非適用於所有患者,故存在一定侷限。脊柱結核手術發展史實際上是脊柱手術發展史的一個縮影,隨著科技的發展脊柱結核手術治療會日趨完善,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大福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