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性病
性傳播疾病(sexully transmitted diseases)是指由性行為或其他傳播途徑引起的的傳染性疾病。性病種類頗多,包羅範圍較廣,目前國際上得到公認的性病包括:細菌引起的淋病、軟下疳、腹股溝肉芽腫;真菌引起的股癬、念球菌病;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皰疹、尖銳溼疣;寄生蟲引起的陰蝨、滴蟲病;螺旋體引起的梅毒;衣原體引起的性病興肉芽腫以及多種因素引起的非淋巴性尿道炎,還有目前治療頗為棘手的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艾滋病)等。十堰市人民醫院肛腸外科閔春明
性病不僅侵犯生殖器官,還可以侵犯淋巴、血液、神經以及內分泌等多種組織、器官和系統,而且性病還可以通過母嬰途徑傳染給後代,嚴重的性疾病可以造成不育不孕、殘疾、甚至死亡等情況。性病的危害性除了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機率遠高於正常人,而且患者由於存在“髒病怕見人”的負性心理,從而諱疾忌醫,導致病情更頑固,造成治療的困難。近年來,性病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性病主要是由於性亂交引起的,約佔90%左右,其他途徑,如接吻、輸血、使用不潔血液製品等也可間接感染性病。
肛門、直腸由於緊鄰生殖器官,在生理病理上能夠相互影響,因此肛門直腸周圍是性傳播疾病常見的發病部位。同時,在對肛門作某種性病檢查時,應當注意患者是否有其他性傳播疾病,同一病人身上可以同時存在幾種性傳播疾病。
第一節、肛門直腸淋病
一、概述
淋病(Gonorrhea)是通過不潔性行為感染淋病奈瑟氏菌(淋病雙球菌)所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在性傳播疾病中,淋病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一種。淋球菌主要感染男女下泌尿生殖道(尿道、子宮頸),也可以感染肛門和直腸部位。本病嚴重者可併發膿腫、肛瘻等,癒合時由於瘢痕形成和收縮而出現肛門和直腸狹窄。故本病一旦發現,應及早治療。肛門直腸淋病在被感染男性同性戀者中佔40%,大多數患者主要是通過肛交而直接傳播。女性患者可由於長期子宮頸內感染之後,通過陰道或尿道分泌物經會陰感染肛門。本病的主要病理改變為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有黃白色膿汁感染嚴重者可造成直腸粘膜糜爛,形成潰瘍或疤痕。
二、病因病機
㈠中醫學認為肛門直腸淋病主要有以下幾點:①溼熱下注:溼熱之邪內蘊,下注肛門;②脾氣下陷:本病日久,可造成脾氣虛弱,脾虛不能傳輸精微,清濁部分,則時有白濁淋下;③陽虛下脫:淋濁日久,久病及腎,導致腎陽虧虛,下脫不固,精濁下走。
㈡病因病理
肛門直腸淋病的病原體是淋病奈瑟氏菌,為革蘭陰性雙球菌,本病的潛伏期為2-8天。淋病奈瑟氏菌首先侵犯機體的下泌尿生殖道。女性患者肛門直腸淋病可在長期子宮頸內感染之後,通過陰道或尿道分泌物經會陰感染至肛門。少數患者可通過汙染的體溫計或灌腸器傳播。
淋病奈瑟氏菌經性交或其他途徑進入人體後,首先借助菌毛上的粘附因子,粘附於區域性的柱狀上皮表面。細菌釋放IgA1分解酶,破壞粘膜上的IgA1抗體,使粘附變得更加容易,繼而細菌被柱狀上皮吞噬進入細胞內。奈瑟氏菌在細胞內繁殖,使上皮細胞分解,細菌即可排除細胞外、粘膜下層。進入組織的奈瑟氏菌,死亡後分泌的內毒素與補體、IgM作用,可誘導中性多型核白細胞聚集、吞噬、產生區域性的炎症反應,出現充血、水腫、化膿、粘膜上皮損傷、壞死以及區域性粘連。炎症後組織修復時,上皮細胞均由鱗狀上皮所代替,使粘膜增厚、變硬、易出。粘膜下層、腺窩等的修復,則多由結締組織代替,容易引起纖維化。造成管腔的狹窄。肛管以下的上皮組織為鱗狀上皮,對奈瑟氏菌有較強的抵抗力,因而肛管淋球菌感染少見。直腸內奈瑟氏菌感染,多因細菌侵襲肛管和直腸移行區上皮細胞、直腸隱窩和直腸粘膜上的主柱狀上皮,從而引起淋菌性直腸炎。因而直腸肛門部位淋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病變主要是淋菌性直腸炎。
三、診斷
㈠診斷依據
淋病的診斷必須根據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不能僅憑據症狀而輕易做出診斷。
1、接觸史
有婚外或婚前性行為,性伴感染史,或與淋病患者共用物品史,或新生兒的母親有淋病史等。
2、症狀
急性淋菌性直腸炎可出現肛周瘙癢、直腸灼熱、疼痛、膿血粘液便、肛門下墜、排便時可引起肛門直腸劇烈疼痛。
慢性期患者主要表現為肛門不適或瘙癢,排便時肛門疼痛輕微。
3、體徵
肛門鏡檢查時可見直腸粘膜充血、水腫、有黃白色分泌物。直腸指診時直腸粘膜灼熱、腫脹、有壓痛。視診可見肛門括約肌痙攣,肛管腫脹充血。潰瘍癒合形成後可見疤痕。
患者必要時可做一下實驗室檢查:細胞塗片、培養,進一步可對培養的菌株作糖發酵試驗、熒光抗體試驗以明確診斷。
㈡臨床分期
1、急性期:肛周瘙癢、直腸灼熱、疼痛、膿血粘液便、肛門下墜、排便時可引起肛門直腸劇烈疼痛。
2、慢性期:肛門不適或瘙癢,排便時肛門疼痛輕微,潰瘍癒合形成疤痕可造成肛門狹窄。
㈢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中醫診斷:淋證、濁證。
1、 辨證分型
⑴溼熱下注:肛門灼熱、裡急後重、排便時疼痛,有膿血粘液便。舌紅,苔黃、脈滑數。
⑵脾氣下陷:肛門墜脹、裡急後重、乏力、舌淡胖,苔薄白,脈細。
⑶陽虛下脫:可有肛門墜脹,乏力,四肢不溫,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㈣鑑別診斷
淋菌性直腸炎容易與痢疾、潰瘍性直腸炎及直腸癌等病混淆,應注意加以鑑別。
⑴痢疾
發熱惡寒、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裡急後重、粘液膿血便。體檢時可見腸鳴音亢進、左下腹壓痛;實驗室檢查可見血象白細胞增多,糞便檢查可見大量紅細胞、白細胞並有吞噬細胞;取膿血部分作細菌培養可見痢疾桿菌生長。
⑵直腸癌
患者可表現為大便頻繁、粘液血便、肛門墜脹等,患者多有排便不暢,大便變細、變扁。直腸指檢時見腫塊堅硬、表面結節狀,有腸腔狹窄。可出現貧血、低熱等全身症狀。診斷須結合組織學檢查。
⑶潰瘍性結腸炎
臨床表現為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的粘液膿血便,可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狀,如關節、面板、眼、口、及肝膽等腸外表現。結腸鏡檢查見粘膜充血、水腫、粗糙呈顆粒狀,有膿性分泌物附著,病變明顯時可見多發性、瀰漫性糜爛或潰瘍。粘膜活檢可見隱窩炎性細胞浸潤、隱窩膿腫、隱窩結構異常、杯狀細胞減少,隱窩上皮增生,固有膜內瀰漫性炎症細胞浸潤。粘膜表層多發性糜爛及潰瘍形成。診斷應排除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缺血性腸炎放射性腸炎等疾病。
四、治療
淋病的治療應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病情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案。性伴如有感染應同時接受治療。治療後應進行隨訪判愈。
1、內治法
⑴溼熱下注:治宜清熱利溼、解濁敗毒,方用八正散加減。
⑵脾氣下陷:治宜健脾昇陽,除溼化濁,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⑶陽虛氣脫:治宜滋陰補腎,固精止濁,方用知柏地黃丸加減。
⑷西藥治療
①普魯卡因青黴素G480萬單位,兩側臀部肌肉注射,注射前半小時口服1g羧苯磺胺。
②羥氨基苄青黴素3g,口服羧苯磺胺1g。
③壯觀黴素(淋必治)2g,肌肉注射。
④氟嗪酸400-600mg/口服,1次/日。
2、外治法
⑴外洗法:可用大黃、黃柏、白頭翁、土茯苓、苦蔘、蛇床子、地膚子等中藥水煎煮後坐浴。
⑵灌腸法:可選用清熱燥溼的中藥水煎後灌腸。
2、 手術方法
患者如有膿腫形成者,宜切開排膿;瘻管形成者,按常規沖洗,並於淋病癒合後手術切除。肛門狹窄者按肛門狹窄處理。
五、預防與護理
1、預防本病之關鍵,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道德觀。
2、避免和患者發生直接的或間接的接觸。
3、及早發現、治療和隔離病人,是有效的措施。
第二節、尖銳溼疣
一、概述
尖銳溼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我國上世紀70年代本病還很少見,但進入80年代後,該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發病率在所有性傳播疾病中佔第二位。據河北省性病防治中心介紹,患者男女之比為1.3:1,各年齡段中,20-40歲者佔80%左右。發生在肛門部位者佔該病的15%左右。本病主要表現為表面凹凸不平、質地柔軟、易糜爛的菜花狀腫塊。因尖銳溼疣與肛門鱗癌、宮頸癌的發病有關,故尖銳溼疣被認為是一種癌前病變。
二、病因病機
㈠祖國醫學認為本病是由溼熱下注、氣血失和、腠理不密,復感外邪,凝集肌膚,蘊久成毒所致。或因憂鬱傷肝、肝失所榮以致筋氣外發。
㈡病因病理
現代醫學認為,尖銳溼疣是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所致。人乳頭瘤病毒(HPV)屬乳多空病毒科A組,是一組嗜上皮組織的小雙鏈DNA病毒,現已發現有80多種以上,HPV感染後可引起面板和粘膜的增生性改變。根據病原體與腫瘤的關係,可將其分為高危型和低危型兩種。引起肛門部尖銳溼疣的病原體(HPV6,11 )屬於低危型。
本病主要是通過性行為途徑感染病毒,潛伏期1個月至數月不等,好發於潮溼、粗糙的面板。
三、診斷
㈠診斷標準
1、接觸史
有婚外或婚前性行為,性伴感染史,或與尖銳溼疣患者共用物品史。
2、症狀
患者自覺瘙癢、瘙癢呈侷限性、多因溼度變化和衣物摩擦而引起瘙癢發作,夜間或安靜時,瘙癢加劇,呈陣發性,有燒灼感、蟻行感、持續時間長,可影響睡眠。
1、 體徵
初起為微小淺灰色乳頭狀隆起,逐漸增大,數目增多,融合成片或象瓦重疊。根部有蒂,表面凹凸不平,柔軟溼潤,呈乳頭狀或菜花狀突起,表面易糜爛,分泌物惡臭。可有肛門瘙癢和壓迫感。有時可增長至雞蛋大小。
肛門鏡檢查:齒線上下和直腸末端可見淡紅色乳頭狀、菜花狀柔軟贅生物,質脆,觸之易出血。
組織學檢查可見:疣狀贅生物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表皮突增長,分支是假性上皮瘤樣增生,可有較多核分裂現象,但基底層細胞排列規則,增生表皮細胞與真皮界限清楚。
總之,臨床上典型病例,根據其臨床表現,既可作出診斷,必要時可進一步作組織病理學檢查,可以進一步明確診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少數不典型的損害需要藉助細胞學、免疫組化甚至核酸雜交技術才能作出明確診斷。此外,醋白試驗和碘黃試驗有助於診斷。
醋白試驗:將5%醋酸塗於尖銳溼疣表面,3min後可見溼疣表面變白。
碘黃試驗:將魯格氏液塗於疣表面,3min後疣表面變黃。
㈡臨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 中醫診斷:瘙瘊
2、 辨證分型
⑴溼毒下注:外生殖器或肛門處贅生物顏色灰或淡紅,質地柔軟,表面穢濁潮溼,觸之易出血,惡臭。伴小便色黃或不暢。苔黃膩,脈滑或弦數。
⑵火毒熾盛:外生殖器或肛門處贅生物顏色淡紅,易出血,表面有大量穢濁黃白色分泌物,惡臭、瘙癢。伴小便色黃而少,口渴喜飲,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㈢鑑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本病一般不難診斷,但需要與下列疾病急性鑑別。
1、扁平溼疣:多無蒂而呈扁平樣隆起,大小不等,邊緣整齊,境界清楚;單生或群生,質地柔軟,表面多有破潰,分泌物有臭味。扁平溼疣常見於女性外陰、會陰及男性陰莖冠狀溝處,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
2、上皮癌:多見於中年以上,質地堅硬,有惡臭。有明顯的浸潤。組織學檢查可確診。
3、增殖型肛門結核:結核呈疣狀或乳頭狀突起,周圍有炎症紅暈,界限清楚,中央呈乳頭狀瘤樣突起,有汙穢膿性分泌物,分泌物檢查可檢查到結核桿菌,病理學檢查可找到結核結節。
四、治療
㈠非手術療法
1、 內治法
⑴溼毒下注:治宜利溼化濁、清熱解毒,方用萆Z滲溼湯加減。
⑵火毒熾盛:治宜清火解毒,化濁利溼,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2、 外治法
⑴薰洗法:可用明礬、烏梅、馬齒莧、大青葉、土茯苓等水煎坐浴。
⑵外擦法:常用明礬、馬齒莧、大青葉、蛇床子、百部等煎水外擦。
⑶外敷法:根據病情可選用10-25%的足葉草酯、1-5%的5-Fu和5%的無環尿苷等。
㈡手術治療
高頻電灼術
1適應症
肛門直腸部丘疹性尖銳溼、體積小的疣,特別是帶蒂的疣。
2禁忌症
⑴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活動期肺結核。
⑵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不全者。
⑶疤痕體質者。
3、術前準備
⑴器械:HCPT(杭州大力神集團生產)
⑵藥物:絡合碘棉球、無菌棉球、紗布、膠布、九華膏、1%裡多卡因或普魯卡因。
⑶術前患者灌腸,魯米那0.1g術前30min肌肉注射
4手術方法
術前行醋酸白試驗或碘黃試驗,以確保所有疣體顯露,防止電灼遺漏,常規消毒,局麻下用HCPT將疣體逐個灼除。術後用聚肌胞疣基底部注射。術畢外塗九華膏或其他藥物,用紗布壓迫止血。術後控制大便,防止感染。
微波接觸輻射方法
1、適應症
同高頻電灼術
2、禁忌
⑴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活動期肺結核。
3、術前準備
⑴藥物:絡合碘棉球、無菌幹棉球、紗布、膠布。
⑵ 術前清潔灌腸,術前0.1g魯米那30min肌注。
4、手術過程:術前行醋酸白試驗或碘黃試驗,以確保所有疣體顯露。患者取截石位,區域性消毒後用1%利多卡因作皮下區域性麻醉。用針狀輻射器刺入疣基底部,然後輸進微波,微波功率30-50MA,每點持續2s左右,見病灶周圍組織凝固發白、萎縮變小為止,再視病損範圍逐一進行治療。術畢外塗九華膏或其他藥物,用紗布壓迫止血。術後控制大便,防止感染。
手術切除
1、適應症
多發性或巨大尖銳溼疣。
2、禁忌症
⑴嚴重的心、肝、腎疾病,活動期肺結核。
⑵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不全者。
⑶疤痕體質者。
3、 術前準備
⑴器械:手術剪、止血鉗、小彎鉗、組織鉗、刀片、刀柄等
⑵藥物:絡合碘棉球、無菌幹棉球、紗布、膠布、7號線、1%裡多卡因或普魯卡因。
⑶術前患者灌腸,魯米那0.1g術前30min肌肉注射。
4、 手術方法
術前行醋酸白試驗或碘黃試驗,以確保所有疣體顯露。患者取截石位或側臥位,常規消毒,區域性麻醉,根據疣體分佈情況和疣間面板粘膜寬窄情況,小彎鉗提起疣蒂根部面板,沿疣蒂根部將疣體逐一切除,深度應達面板全層或粘膜層。術中注意保留疣間正常面板橋。將疣體和尚未成疣的小丘疹一併清除。疣體侵犯直腸粘膜者,充分暴露病灶,疣體基底部多點結紮處理。然後用聚肌胞2mg疣基底部注射。術畢外塗九華膏或其他藥物,用紗布壓迫止血。術後控制大便,防止感染。
五、預防與護理
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
2、根除誘因,積極治療可引起本病的其他疾病,包括淋病、包皮過長、白帶過多等。
3、患者在未徹底治癒前,避免性生活,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4、加強法制教育,制止性亂行為。加強公共衛生場所的管理,以免造成間接感染。
5、注意防止復發。
第三節、梅毒
一、概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性傳播疾病,民間俗稱“花柳病”。本病可以侵犯機體各個器官和組織。本病屬於全身性感然,臨床表現多為全身,梅毒屬於全身性感染。肛門直腸部位的梅毒主要表現為肛周梅毒疹、肛門部下疳、肛門扁平溼疣、梅毒性直腸炎和直腸梅毒瘤等。
二、病因病機
祖國醫學認為、。梅毒的傳染主要通過精化傳染(性接觸)、氣化傳染(接吻、接觸患者的衣服、用具等)和胎傳染毒(先天梅毒),一旦受邪,毒邪可傷及機體五臟六腑、皮毛和筋骨等,變化多端,證候複雜。
現代醫學認為,梅毒是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疾病,梅毒螺旋體進入人體後,幾小時後侵入附近淋巴結,2-3天內即可進入全身血迴圈而播散全身。3周後梅毒血清學檢查陽性,此期為梅毒感染第一期。8-10周左右產生全身廣泛性早發梅毒疹,1-2年內出現複發性梅毒疹,稱為第二期梅毒。梅毒疹在4年以上發作者成稱為第三期梅毒。
三、診斷
㈠ 診斷依據
臨床上對於梅毒的診斷必須慎重,應根據病史、臨床症狀、體檢及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然後作出診斷。
1、症狀
梅毒屬於全身性感染,臨床症狀具有多樣性。
①全身症狀:可有發熱、頭痛,肌肉、骨和關節疼痛,
②肛門直腸部位症狀:可出現肛門部位潮溼、瘙癢、刺痛等症狀。發生梅毒性直腸炎時,可出現排便不盡、裡急後重和膿血便等;發生梅毒性直腸瘤時,可出現小腹墜脹、排便不暢、腹瀉、裡急後重及粘液膿血便等;
2、體徵
①肛門部下疳的體徵:下疳是梅毒的原發性損害,肛門部下疳檢查可見肛門邊緣小塊潰瘍、圓形、質硬,邊緣突起、色紅、不痛、底灰色、常有少量膿性分泌物。
②肛周梅毒疹的體徵: 皮疹不痛不癢、對稱、廣泛或稠密,不融和,大小1cm左右,圓形或橢圓形或略帶不規則形,淡紅色、青色或棕色。
③肛門扁平溼疣的體徵:肛門直腸梅毒的第二期損害,溼疣單個或群生,突起扁平、底寬、常附有灰色壞死薄膜。
④梅毒性直腸炎體徵:直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潰瘍形成、邊緣突起、底硬、帶有黃綠色分泌物。肛門指診可有肛門狹窄等。
⑤梅毒性直腸瘤體徵:直腸粘膜下層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腫瘤、大小不等,質地堅硬、表面光滑、色紫、不痛,或出現潰瘍。
3、實驗室檢查
臨床上可用以下驗室檢查以幫助診斷梅毒:①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梅毒螺旋體;②梅毒血清學試驗:非梅毒螺旋體抗原結合試驗,如性病研究實驗玻片試驗(VDRL)、血清不加熱反應素玻片試驗(USR)等,為篩查試驗。梅毒螺旋體抗原結合試驗,如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0等,為診斷試驗。
㈡臨床分期
1、一期梅毒:肛門部症狀主要表現為硬下疳或肛周梅毒疹。
2肛門直腸部二期梅毒:可表現為肛門扁平溼疣,也可表現為梅毒性直腸炎。
3肛門部三期梅毒:可表現為直腸梅毒瘤,或梅毒性直腸炎。
㈢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中醫診斷:廣瘡、黴瘡或楊梅瘡
2、辨證分型
①肝經溼熱:肛門部單個質地堅韌丘疹,患處灼熱、腹股溝有杏核或雞蛋大小的白色堅硬腫塊,伴口苦納呆、尿短赤、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②痰瘀互結:疳瘡色紫紅,四周堅硬突起,或橫痃質地堅韌,或楊梅瘡呈紫色結節。舌淡紫或黯、苔膩或滑潤,脈滑或細澀。
③脾虛溼蘊:疳瘡破潰,瘡面淡潤,或腐肉敗脫,久不收口。伴納呆食少、便溏、肢體倦怠,舌淡、苔膩、脈滑或濡。
④氣血兩虛:瘡面肉芽色白、膿水清稀、久不收口,面色萎黃、氣短懶言。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⑤氣陰兩虛:病程日久、低熱不退、面板乾燥、潰面乾結、久不收口、發枯脫落、伴口乾咽燥、頭昏目眩、視物昏花。舌紅、苔少、脈細數無力。
㈣鑑別診斷
由於一期病變可以不經治療而緩解,臨床上容易誤診為肛裂,二期病變主要應與尖銳溼疣區別,三期病變應與直腸癌區別。此外,因本病與軟下疳、生殖器皰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腫及腹股溝肉芽腫都可表現為以肛門、生殖器部位潰瘍為特徵,需要與這些疾病相互鑑別,同時,並不是生殖器、肛門部位所有的潰瘍都是性病,因而僅僅依靠病史和體檢作出梅毒的診斷不是十分準確。
1、肛裂:一期病變由於可自然緩解,或容易誤診為肛裂。對可疑患者應作梅毒血清學檢查。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結果呈陰性,梅毒仍不能排除,最好在4周後再次進行血清學檢查。4周後如結果陽性,可診斷為梅毒,結果陰性,則通常為肛裂。
2、尖銳溼疣:尖銳溼疣患者肛門部位有的數目比梅毒多,而且表面不平,組織學檢查確診。尖銳溼疣患者除了病理學檢查可以幫助診斷外,還可選用醋白試驗、碘黃實驗進行鑑別。
3、直腸癌:患者可表現為大便頻繁、粘液血便、肛門墜脹等,患者多有排便不暢,大便變細、變扁。直腸指檢時見腫塊堅硬、表面結節狀,有腸腔狹窄。可出現貧血、低熱等全身症狀。診斷須結合組織學檢查。
4、軟下疳: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桿菌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本病的臨床表現為肛門、生殖器部位單個或數個潰瘍,基底部柔軟,伴有疼痛,單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觸痛,破潰後形成魚口,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梅毒螺旋體陰性,梅毒血清試驗陰性。Gram染色塗片可查到短而細的革蘭陰性桿菌,臨床可初步考慮軟下疳。有條件的單位,如培養鑑定出杜克雷嗜血桿菌則可明確診斷。
5、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本病臨床上表現為肛門、外生殖器部位潰瘍,腹股溝淋巴結化膿、穿孔,晚期外生殖器象皮腫,也可出現直腸狹窄症狀;病變部位採用細胞培養方法可鑑定出沙眼衣原體,微量免疫熒光試驗檢查沙眼衣原體抗體陽性有助於診斷。
6、腹股溝肉芽腫:本病由杜諾凡菌感染引起,主要發生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潛伏期10-40天,臨床表現為生殖器潰瘍.單發或多發.潰瘍基底部位為肉紅色,邊緣高起及乳頭瘤樣增生,一般無疼痛,病程慢性,數月至數年,組織碎片Giemsa染色或病理切片HE染色可找到Donovan小體。
7、肛門部皰疹:本病表現為部位的水皰、淺表糜爛或潰瘍。伴有疼痛或摩擦痛,皰疹常在同一部位反覆發作,Tzaneck塗片陽性。病毒培養或直接免疫熒光方法可以有助於診斷。
四、治療
1、內治法
⑴肝經鬱熱:治宜清熱解毒、利溼化斑,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⑵痰瘀互結:治宜祛瘀化毒。化痰散結,方用二陳湯合消癧丸加減。
⑶脾虛溼熱:治宜健脾化溼、解毒祛濁,方用芎歸二陳湯加減。
⑷氣血兩虛:治宜補氣養血,扶正固本,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減。
⑸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陰,補腎填精,方用生脈散合大補陰丸加土茯苓等。
2、外治法
⑴薰洗法:選用蛇床子、土茯苓、地骨皮、硫磺、白蘚皮等中藥水煎外洗。本方法適用於肛周梅毒疹、肛門部下疳、肛門扁平溼疣
⑵灌腸法:選用土茯苓、黃連、黃柏、白蘚皮、苦蔘等中藥水煎後灌腸,可用於梅毒性直腸炎。
3、西醫治療
⑴一期梅毒
①成人推薦方案:苄星青黴素G240萬單位,單次肌注。
②兒童推薦方案:苄星青黴素G5萬單位/kg,不超過成人劑量240萬U,單次肌注。
③青黴素過敏的非孕婦梅毒推薦方案:強力黴素100mg,口服,2次/日,共14天;或四環素500mg,口服,4次/日,共14天。
⑵二期梅毒
治療與一期相同。
⑶三期梅毒
對於無青黴素過敏、可用苄星青黴素G,總量720萬單位,分3次,1次240萬單位,肌注,1周1次。
五、預防與護理
1、嚴禁與梅毒患者性交或接吻。
2、避免使用梅毒患者使用過的物品。
3、梅毒患者應及時接受治療,且夫婦雙方應同時接受治療。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公共衛生場所的管理,禁止賣淫嫖娼活動,加強性病防治。
5、做好孕婦胎前檢查,檢查結果陽性者應中止妊娠。
第四節、性病性淋巴肉芽腫
一、概述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adenitis trophicalis)又名腹股溝淋巴肉芽腫、第四性病、熱帶或氣候性橫痃。發病年齡大多在30歲左右,男女性之比為5:1
人是本病的唯一宿主,主要通過性交傳播,也可因接觸患者分泌物而間接傳染。由於女性的淋巴結病變多在腹膜後,因此女性患本病後病情比男性嚴重。
二、病因病理
㈠中醫病因病機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與中醫學中的“便毒”、“魚口”相似,本病初起是由於不結性行為感染毒邪,溼熱下注,交阻於肌膚,繼而生殖器部位發生瘡爛。以後氣鬱傷肝,氣滯傷脾,脾溼健運,痰熱內生,形成“橫痃”;或由肺腎陰虛、陰虛火旺,灼津成痰,痰火凝結而為結核。後期肝鬱化火,下爍腎陰,熱盛肉腐成膿,耗傷氣血,日久轉化為虛損。
㈡西醫病因病理
引起LGV的病原體是沙眼衣原體,1970年人們用微量免疫熒光法鑑別出患者的沙眼衣原體分為L1、L2和L3型.本病主要引起淋巴結病變。人類是本病的唯一自然宿主。
本病患者發病後首先出現外生殖器皰疹、糜爛,1-6周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破潰成膿,病毒經淋巴管引流到直腸部位,可引起直腸炎和肛門狹窄。起初腸粘膜糜爛、何肉芽腫,呈小結節狀,色紫,易出血。後可因為疤痕收縮造成肛門狹窄,腸狹窄位於齒線及其上方、直腸壺腹或結腸。肛周結締組織增生,肛門不能閉合。腸壁可因有結締組織增生,腸管彎曲不整,有時可見瘻管通於膿腔。
三、診斷
㈠診斷依據
1、接觸史
有非婚性接觸史或配偶感染史。
2、症狀
本病早期症狀表現會陰部單個丘疹及皰疹,有水皰或膿皰。中期主要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炎。晚期主要表現為生殖器象皮腫(疣狀增生或息肉樣生長)和肛門直腸炎症。
以下主要介紹該病引起直腸炎的症狀。
⑴便血:初起表現為少量便血,繼而出現膿性分泌物。
⑵當出現直腸狹窄時,大便次數增多,有排便不盡感,裡急後重,便條變細。
3、體徵
⑴肛門可見膿腫、瘻管和肉芽腫。
⑵早期肛門指診呈顆粒感,以後肛門變環形或管狀狹窄。
⑶結腸鏡檢查可見腸粘膜充血、水腫、顆粒狀表面覆蓋有膿性粘液,也可見炎性息肉或潰瘍。
⑷實驗室檢查診斷標準:①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 L1,L2或L3血清型沙眼衣原體,或②從腹股溝淋巴結抽取物的白細胞用免疫熒光法顯示包涵體,或③沙眼衣原體性病性淋巴內芽腫株微量免疫熒光血清學試驗陽性。④本病早期免疫球蛋白(Ig)升高,特別是IgA,血沉增快,白細胞數增多,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相對增多。病理學檢查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是淋巴結的衛星狀膿腫,由上皮樣細胞島組成,在上皮樣細胞間可見中等量的郎罕細胞,其中心壞死,充滿多形核白細胞。
另外,Frei試驗陽性,可作為參考條件,但特異性不強。
㈡臨床分期
1、早期:會陰部單個丘疹、皰疹,有水皰或膿皰。
2、中期:中期主要表現為腹股溝淋巴結炎,2/3病例出現兩側腹股淘淋巴結腫大,稱“第四性病橫痃”。淋巴結腫大開始呈孤立、散在性,質硬,有疼痛及壓痛,以後互相粘連成塊狀,面板表面呈紫色或青色。數週後腫大淋巴結可出現波動惑。由於腹股溝韌帶將腫大的淋巴結上下分開,呈槽形徵。1-2周後軟化破潰,排出黃色漿液或血性膿液,形成多條瘻管,經數週至數月而逐漸癒合,常留有疤痕。出現淋巴結炎症時可出現輕重不等的全身症狀。如發熱、關節痛、嘔吐以及肝脾腫大等。
3、晚期:晚期可出現肛門直腸狹窄、生殖器象皮腫等。
㈢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中醫診斷:魚口、便毒
2、辨證分型
中醫根據臨床症狀常把本病分為三型論治,即溼熱夾毒證,它主要見於疾病初期;痰毒積聚證,見於疾病的中期;肝腎不足證,見於疾病的後期。
⑴溼熱夾毒證:生殖器、肛門等處發生丘疹或水皰,或表面糜爛,有滲液。可伴有發熱、納差,舌質紅,舌苔黃,脈滑數。
⑵痰毒積聚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相互粘連,有的結核之間相互融合成塊,推之不移,自覺疼痛,舌紅,舌苔黃,脈弦滑。
⑶肝腎不足證:淋巴結破潰,日久不愈,可有潮熱骨蒸,面色少華,精神倦怠,頭昏氣短,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㈣鑑別診斷
性病性淋巴肉芽腫須仔細與軟下疳、梅毒性橫痃、直腸癌以及化膿性淋巴結炎相鑑別。
1、軟下疳:本病是一種流行於非洲的疾病,病原體是革蘭氏陰性杜克雷嗜血桿菌,初起見紅色丘疹,迅速變成膿皰,膿皰破潰後形成疼痛、邊界清楚、柔軟不齊的潰瘍,周圍紅暈,潰瘍底部有汙穢的膿性分泌物,易出血。半數病例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炎,往往侷限於單側。在潰瘍表面刮取滲出物塗片、染色後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到杜克雷氏嗜血桿菌。
2、梅毒性橫痃:是一期梅毒伴隨疳瘡而發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在胯腹部一側或兩側出現初起形狀如杏核,漸大如雞卵、色白堅硬不痛,皮核不相親、很少破潰的腫塊。用暗視眼顯微鏡觀察、梅毒血清學實驗等檢查可加以鑑別。
3、化膿性淋巴結炎:腫塊初起形如雞卵、腫脹發熱、皮色不變、疼痛明顯、患側步行困難,伴隨有怕冷發熱等全身症狀。
4、直腸癌:患者可表現為大便頻繁、粘液血便、肛門墜脹等,患者多有排便不暢,大便變細、變扁。直腸指檢時見腫塊堅硬、表面結節狀,有腸腔狹窄。可出現貧血、低熱等全身症狀。診斷須結合組織學檢查。
四、治療
㈠非手術治療
1、內治法
⑴溼熱夾毒證:治宜清熱利溼解毒。方用妙散加減。
⑵痰毒積聚證:治宜疏肝解鬱,軟堅散結。方用逍遙散合消瘰丸加減。
⑶肝腎不足證:治療宜滋補肝腎。方藥宜六味地黃丸加減。
2、外治法
⑴外洗法
可用中藥千里光、蒲公英、天葵子、金銀花、馬齒莧等,加水適量,煮沸後待溫涼時,用之外洗。
⑵灌腸法:可選用大黃、白芍、冰片、夏枯草等煎水200ml,每次50ml-100ml保留灌腸。每天2-3次。
3、其他療法
擴肛療法:對於未完全梗阻的直腸肛門狹窄,可採用擴肛法。病人取截石位或側臥位,常規消毒、在局麻下,用擴肛器擴肛,每週1次,注意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損傷肛門,造成肛門出血、穿孔等情況。
4、西醫治療
治療可採用強力黴素lOOmg,口服,2次/日,連用2l天,或紅黴素500mg,口服,4次/日,連用2l天。
㈡手術治療
患者如出現直腸狹窄和腸梗阻。可參照有關章節進行手術治療。
五、預防與護理
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
2、根除誘因,積極治療可引起本病的其他疾病,包括淋病、包皮過長、白帶過多等。
3、患者在未徹底治癒前,避免性生活,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4、加強法制教育,制止性亂行為。加強公共衛生場所的管理,以免造成間接感染。
第五節、肛門直腸皰疹
一、 概述
肛門直腸皰疹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肛門直腸部位數目不一的小丘疹、瘙癢,然後內迅速變成小水皰,3-5天后水皰發生糜爛、或潰瘍,並有劇烈的疼痛;慢性患者則表現為肛門直腸部位群集在一起的簇性小水皰,繼之出現糜爛。
本病是一種病毒感染,90%是由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另有10%是由Ⅰ型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此病多發生於性活躍的年輕人,以20-30歲的同性戀者最常見,如伴有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則患者很容易感染。
二、病因病機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溼熱下注,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積溼蘊熱而發生,或因肝經溼熱、陰虛內熱而生。
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感染Ⅱ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病毒通過以下機制造成組織損傷。
1、HSV的直接損傷作用:HSV感染後可阻斷宿主細胞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引起溶酶體膜的通透性改變,造成細胞腫脹破裂、死亡;也可導致細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鉅細胞,導致病毒在細胞間擴散。HSV感染後,病毒基因組可以結合到宿主細胞染色體DNA中,使細胞的遺傳性發生改變,引起細胞轉化,轉化細胞的主要變化與病毒的致瘤性有關。
2、潛伏感染與復發:Ⅱ型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人體後,可以以非活化狀態存在於機體的感染神經節中,經適當的因子作用又可以被活化。病毒在生殖器、肛門、直腸等部位形成原發感染後,可經感覺神經髓鞘上行到神經節內潛伏,此時機體與病毒處於相對平衡狀態,以後可因各種非特異性因素如發熱、月經、寒冷及其他應激反應刺激,潛伏的病毒可再次活化,重新增殖。其復發的特點是每次復發病變往往發生在同一部位。
3、免疫病理損傷:HSV有很強的抗原性,可誘導機體免疫應答產生特異性抗體,但是抗體不能清除病毒,常常誘導變態反應和炎症反應。HSV能誘發感染細胞出現病毒特異性抗原,這種抗原與特異性抗體結合後,在補體的參與下引起細胞損傷;同時,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也可對病毒感染細胞造成損傷,導致組織器官發生病理學改變。
三、診斷
㈠診斷依據
1、接觸史
有非婚性接觸史或配偶感染史。
2、症狀
⑴瘙癢:初起患者感到患處面板瘙癢。
⑵疼痛:發病3-5天后當水泡破潰、糜爛時可有劇烈疼痛。
⑶其他症狀:可有便祕、裡急後重、排尿困難、骶部感覺異常,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
3、體徵
⑴可見肛門周圍數目不一的小丘疹,或小水皰,或糜爛、潰瘍,或結痂。
典型的肛門直腸皰疹患者根據其臨床表現,診斷一般不難,必要時可作以下檢查專案:①細胞學檢查(Tzanck塗片)以玻片在皰底作印片,Wright染色或Giemsa染色,顯微鏡下可見到具體特徵性的多核鉅細胞或核內病毒包涵體。②檢測病毒抗原 從皮損處取標本,以單克隆抗體直接熒光法或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單純皰疹病毒抗原。③病毒培養 從皮損處取標本作病毒培養,發現有單純皰疹病毒和細胞病變。
㈡臨床分期
1、原發性肛門直腸皰疹
原發性肛門直腸皰疹潛伏期3~14天,初起可見肛門周圍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皰,2~4天后破潰形成糜爛或潰瘍,自覺疼痛。腹股溝淋巴結常腫大,有壓痛。患者常有發熱、頭痛、乏力等全身症狀。本病病程約2~3周。
2、複發性肛門直腸皰疹
原發皮損消退後皮疹反覆發作,複發性生殖器皰疹較原發性全身症狀及皮損輕,病程較短。起疹前區域性有燒灼感,針刺感或感覺異常。外生殖器或肛門周圍群簇小水皰,很快破潰形成糜爛或淺表潰瘍,自覺症狀較輕。病程7~10天。
㈢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中醫病名:熱瘡、陰瘡、疳瘡
2辨證分型
1、溼熱下注:肛周水泡明顯,潰爛較重,癢痛交作,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2、血熱染毒:患處面板潮紅,糜爛、破潰、表面有腥臭膿液,灼痛明顯,發熱、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數。
3、氣虛溼毒:症狀反覆發作,或皮疹消退較慢,兼有面黃、少氣懶言、肢體倦態、舌淡、脈沉緩。
4、肝腎陰虛:病程日久。反覆發作,伴有頭昏目眩、口乾咽燥、腰膝酸酸、心煩、舌紅、脈細數
四、治療
1、內治法
⑴溼熱下注:治宜清熱利溼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⑵血熱染毒: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解毒涼血湯、五味消毒飲、涼血五根湯加減。
⑶氣虛溼熱:治宜益氣解毒,方用托裡消毒散加減。
⑷肝腎陰虛:治宜滋補肝腎、清解溼毒,方用二至丸合萆Z滲溼湯加減。
2、外治法
中藥治療:可選用清熱燥溼的藥物如黃柏、苦蔘、板藍根、白蘚皮、蛇床子等用水煎煮後外洗或坐浴。
外用西藥可選用龍膽紫或抗生素軟膏,可減少滲液和防止區域性感染。
3、西醫治療
⑴肛門生殖器皰疹首次發作
阿昔洛韋400mg,口服,3次/日,用7-10天;
或阿昔洛韋200mg,口服,5次/日,用7-10天:
或泛昔洛韋250mg,口服,3次/日,用7-10天;
或萬乃洛韋lg,口服,2次/日,用7-10天。
⑵肛門、生殖器皰疹復發的治療
部分有症狀的肛門、外生殖器HSV-2感染患者隨後表現為肛門、生殖器的複發性損害。複發性皰疹抗病毒的間歇性治療有助於改善和縮短病程,連續的抑制性治療,可以有助於減少復發的頻率。
皰疹復發的有效間隙性治療需在損害出現的1天內或在出現前驅症狀時治療,可採用阿昔洛韋,400mg,口服,3次/日,連用5天;或泛昔洛韋,125mg,口服,2次/日,連用5天;或萬乃洛韋,500mg,口服,2次/日,連用5天。
對於肛門、生殖器皰疹頻繁複發(每年發作≥6次)的患者,抑制性治療連服4個月到1年,可降低70-80%復發頻率。但是每日的抑制性抗病毒治療可減少但不能消除亞臨床排毒。 治療可採用阿昔洛韋,400mg,口服,2次/日;或泛昔洛韋,250mg,口服,2次/日;或萬乃洛韋,500mg,口服,1次/日。
五、預防與護理
1、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燥。
2、根除誘因,積極治療可引起本病的其他疾病,包括淋病、包皮過長、白帶過多等。
3、患者在未徹底治癒前,避免性生活,以免傳染給其他人。
4、加強法制教育,制止性亂行為。加強公共衛生場所的管理,以免造成間接感染。
5、注意防止復發。
第六節、肛門軟下疳
一、概述
軟下疳是由杜克雷嗜血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本病主要見於男性,據統計男女患本病的比率為10:1。本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肛門、生殖器部位的紅斑或丘疹,迅速發展為膿皰、疼痛性潰瘍或伴有急性腹股溝淋巴結炎。
二、病因病機
㈠中醫病因病機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系肝膽溼熱下注,兼外感毒邪,蘊結肌膚、阻滯經絡而發病。
㈡西醫病因病理
1、該病病原體為杜克雷氏嗜血桿菌,其形態特點是短而細小,呈短棒狀,兩端較為鈍圓。往往呈雙平行排列呈雙鏈狀,此菌無鞭毛,不形成芽胞,是嚴格的寄生菌,革蘭氏染色陰性。杜克雷氏嗜血桿菌不耐熱,超過38℃時就很快死亡。乾燥及65℃時均可迅速死亡。但耐寒效能較強。
2、傳播途徑
本病主要通過性交傳染,女性中無症狀的帶菌者,為本病主要的傳染源,尤其是賣淫者。
三、診斷
㈠診斷依據
軟下疳必須根據病史、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應對就診者慎重作出診斷。
1、接觸史
有非婚性行為史及性伴感染史,對來自流行區的感染者更應詢問性接觸史。
2、症狀
區域性疼痛及觸痛明顯。
3、體徵
⑴初發為外生殖器部位或肛門部位的炎性小丘疹,1-2天后迅速變為膿皰,破潰形成疼痛性潰瘍,潰瘍呈圓形或卵圓形,邊緣不整,可潛行穿鑿,周圍面板潮紅。潰瘍基底柔軟,為肉芽組織,易出血,覆以膿性分泌物。單個潰瘍3-20mm大小,也可發生多發的衛星狀潰瘍。
⑵可有急性、疼痛性腹股溝淋巴結炎(橫痃),表面面板紅腫,可破潰。
⑶實驗室檢查
①細胞塗片檢查:從患者潰瘍或橫痃處取材,塗片作革蘭染色,如果見到革蘭陰性短桿菌,呈長鏈狀排列,多條鏈平行,似"魚群狀",可考慮為杜克雷氏嗜血桿菌感染,但塗片的敏感性大約為50%。
②細菌培養:取標本在選擇性細菌培養基上培養,可出現典型菌落,取典型菌落作細菌塗片,然後分離鑑定,可明確為杜克雷氏嗜血桿菌。
③組織病理學檢查
組織病理切片克顯示3個帶,上層為潰瘍底部,較狹窄,可見嗜中性白細胞、纖維蛋白、壞死組織兼革蘭氏陰性桿菌;中層較寬,含較多新生血管,血管內皮細胞增生,血管腔閉塞,血栓形成;下層在真皮深部.為緻密的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
㈡臨床分期
1、潛伏期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3-8天,長者可達10-20天。
2、發作期
見上文。
㈢中醫診斷和辨證分型
1、中醫診斷
2、辨證分型
⑴溼熱下注:見於下疳初起,起病較急,患部發紅、腫脹,或有灼熱疼痛,或輕度糜爛,或兼有小便艱澀,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⑵毒熱內蘊:患處潰爛,膿汁有臊臭味,區域性紅紫或有灼痛,行走不便,小便淋澀熱痛,大便祕結,或有腹胯部紅腫,堅硬灼痛,破潰流膿。舌紅、苔黃 脈滑數。
⑶陰虛火熾:本型常見於後期患者,橫痃破潰後,瘡形平塌,色紫滯,膿水稀薄,伴有口脣乾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紅、苔少、脈細數。
㈣鑑別診斷
1、硬下疳:見於梅毒早期,潛伏期長,潰瘍質地較硬,自覺疼痛和壓痛,擠壓潰瘍不變形,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無疼痛及壓痛,不化膿,潰瘍表面滲出液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梅毒螺旋體陽性,梅毒血清試驗可能陽性,與軟下疳鑑別不難,但需注意兩病混合感染同存於一個患者的情況。
2、性病性淋巴肉芽腫:是沙眼衣原體感染所引起的性傳播疾病,該病主要發生於熱帶國家。如東南亞、非洲、美洲等,臨床表現為外生殖器潰瘍、腹股溝淋巴結化膿、穿孔和晚期外生殖器象皮腫及直腸狹窄症狀。損害區域性採用細胞培養方法可鑑定出沙眼衣原體,微量免疫熒光試驗檢查沙眼衣原體抗體陽性。
3、生殖器皰疹:臨床表現為生殖器部位的水皰、淺表糜爛或潰瘍,伴有疼痛,臨床有時與軟下疳相似,但生殖器皰疹常在同一部位反覆發作,Tzanck塗片陽性,病毒培養或直接免疫熒光檢查陽性可以與軟下疳鑑別
五、治療
1、治療原則
應遵循及時、足量、規則用藥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病情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案,在未排除梅毒硬下疳之前不要應用能掩蓋梅毒診斷的藥物。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如性夥伴有感染的可能,應同時接受治療。治療後應進行隨訪。
2、內治法
⑴溼熱下注:治宜清熱利溼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⑵毒熱內蘊:治宜瀉火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減。
⑶陰虛火熾:治宜滋陰生津,瀉火解毒,方用竹葉黃芪湯加減。
3、外治法
⑴坐浴法:可選用黃連、黃柏、苦蔘、土茯苓、蛇床子等藥物水煎後坐浴。
⑵外敷法:可選用青黛散外敷(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黃柏60克),研成細末,麻油調塗。
4、西藥治療
治療可採用阿奇黴素lg,口服,單次用藥;或頭孢曲松250mg,肌注,單次給藥;或環丙沙星500mg,口服,2次/日,連用3天;或紅黴素鹼50011mg,口服,3次/日,連用7天。
但是環丙沙星禁用於孕婦和哺乳婦女。
五、預防與護理
1、遵守道德規範,避免不潔性行為方式。
2、加強法制教育,制止性亂行為。加強公共衛生場所的管理,以免造成間接感染。
3、未經治癒,不可過性生活,以免傳染給他人。
4、在正規醫院接受治療,早期就診,早期治療,一旦明確診斷,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進行徹底治療。
5、患病期間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六、參考文獻
1、 安阿h主編,肛腸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年。
2、 張東銘主編,盆底與肛門病學。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0年。
3、 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疾病、證候、治法)》。國家技術監督局1997年。
4、 黃文林主編,分子病毒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2年。
5、 黃乃健主編,中國肛腸病學。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年。
7、董天祥等,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性傳播疾病診斷標準與治療方法介紹。面板病與性病,2003,25(2):13-16。
8、陸德銘主編,中醫外科學。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