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影像科 副主任醫師 陳志剛

  患側肩關節及上肢的肌力異常與處理不當大部分腦卒中偏癱患者發病時即出現患側上肢肌力下降甚至軟癱,並且多數伴隨著患側肢體感覺障礙。而此時患者本人、家屬以及醫護人員的精力主要集中於疾病嚴重程度、病情的進展以及患者預後的判斷,很可能在不恰當的搬運過程中忽視患側上肢及肩關節的保護,造成肩袖、關節囊和肌腱等軟組織的損傷。

  病情平穩後(一般在2周左右),患側肢體由軟癱期進入痙攣期,肌張力增高。而屈曲痙攣模式的出現又會進一步加重肩關節對位異常、肩周軟組織等的損傷,容易出現疼痛,嚴重者會拒絕,主動運動和與他人觸碰,不僅導致上肢康復訓練停滯,還常加重患者焦慮、抑鬱等情感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肩關節半脫位腦卒中早期肩胛帶肌肉軟癱、肌張力下降,上肢自身重力作用使得盂肱關節囊和周圍韌帶過度牽拉,造成肩關節半脫位。肩關節粘連由於關節周圍肌肉缺乏主動運動,使得血液迴圈緩慢、淋巴液淤滯,導致組織水腫、漿液纖維性滲出增加,關節囊、肌腱肌肉間粘連。這是導致肩痛產生的直接原因之一。

  肩手綜合徵又稱為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也是腦卒中常見併發症之一。由於偏癱側肢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及血管痙攣性反應,使區域性組織存在營養障礙,患者表現為肩周、腕、手及手指明顯腫脹,皮溫升高、面板潮紅,手指屈曲受限,且無外傷和感染的證據。

  肩痛的早期處置

  強調早期預防及減少肩關節損傷和半脫位的措施,是防止肩痛發生的基礎。在腦卒中早期即應開始注重患側肩關節的保護,避免粗暴、過度活動上肢,並且應強調良肢位擺放,這樣不僅可以抑制異常運動模式的發展,而且有利於肩關節的保護,減少肩痛的發生。

  主要措施有以下幾種:

  1、患者仰臥位時,可在其肩背部墊枕頭,使肩關節保持前突位,防止肩關節後撤;多采用患側臥位,並使患側上肢前伸;而在健側臥位時,可在患側上肢下墊置軟枕,同時使患肢前伸;

  2、在軟癱期肌張力低的狀態下,為防止坐位時上肢因重力作用下垂而導致的肩關節半脫位,應將患肢放置在胸前小桌板或者輪椅桌上;

  3、在體位轉換過程中,應適當用健側上肢托住患側肘關節,防止患側上肢下垂。對於是否使用患側上肢懸吊輔助,目前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過度使用懸吊繃帶,會干擾體像,使上肢制動,增加屈曲痙攣模式,直至影響正常步態。所以目前一般認為,只是在軟癱期並且長時間行走狀態下,需要輔助固定患側肩關節,並且一般採用肩帶固定肩胛帶,而非懸吊整個上肢。

  肩痛的治療方法

  運動療法肩痛的消失和肩關節半脫位的改善,本質上需要上肢運動功能的提高,所以積極進行上肢功能訓練,改善痙攣模式是治療卒中後肩痛的主要手段。

  主動運動療法患側上肢的等張或等長收縮,或者健手以Bobath手方式帶動患肢在無痛範圍內活動,可不同程度地刺激肌肉收縮,促進靜脈、淋巴管迴流,減輕水腫。

  被動運動療法肩關節、肘關節以及腕掌指關節在無痛範圍內適量被動活動,可以促進迴流,預防組織水腫。

  冷溫交替法應用口服藥物治療由於交感神經系統張力異常增高導致的患側上肢迴流障礙,往往效果較差。可建議患者採用冷水(4℃~10℃)、溫水(40℃左右)交替浸泡上肢,溫度與時間以患者能夠耐受為準。對於伴有感覺障礙的患者,需要治療師與患者同時浸泡以防止患者被凍傷。

  向心性手指纏繞法用毛線或棉繩(直徑2mm以上)從遠端至近端順序纏繞手指,再按照同樣的方法從掌指關節到腕部順序纏繞,然後一一鬆解,並反覆進行。可以即時減輕水腫、改善迴圈,長期堅持療效明顯,並且簡便經濟,可行性好。

  物理治療

  經皮神經肌肉電刺激是通過低頻電刺激,經過面板電極將特定的低頻脈衝電流輸入人體,能選擇性激發感覺粗纖維神經,興奮脊髓膠質細胞,阻斷疼痛衝動傳入,並激活內源性鎮痛效應;同時也可以維持肌肉容積,改善肌力。其他物理治療方法還包括功能性電刺激、超短波、超聲波、電蠟療等。

  腦卒中後肩痛是一種常見併發症,嚴重阻礙康復訓練的程序,並且給患者的情緒、信心和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