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骨骼肌非化膿性炎性肌病。PM指面板無損害,如肌炎伴皮疹者稱DM。其臨床特點是以肢帶肌、頸肌及嚥肌等肌組織出現炎症、變性改變,導致對稱性肌無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縮並可累及多個系統和器官,亦可伴發腫瘤。本病病因不明,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理與病毒感染、免疫異常、遺傳及腫瘤等因素有關。在肌細胞內業已發現微小RNA病毒樣結構,用電子顯微鏡還發現在面板和肌肉血管壁與內皮細胞中,發現了類似副粘液病毒核殼體的管狀包涵體。已經發現的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對肌肉起著重要作用。骨骼骨血管內有IgM、IgG、C3的沉積,特別在兒童型皮肌炎陽性率更高。惡性腫瘤與皮肌炎的相關現象提示腫瘤可以引起肌炎,這可能是由於針對肌肉和腫瘤的共同抗原發生免疫反應的結果。我國PM/DM並不少見,但發病率不清楚。美國發病率為5/百萬人,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為1:2。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發病呈雙峰型,在兒童5~14歲和成人45~60歲各出現一個高峰。 1975年Bohan和Peter將PM/DM分為五類:1、原發性多肌炎;2、原發性皮肌炎;3、PM/DM合併腫瘤;4、兒童PM或DM;5、PM或DM伴發其它結締組織病(重疊綜合症)。1982年Witaker在此分類基礎上增加了兩類即包涵體肌炎和其它(結節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腫性肌炎;增殖性肌炎)。
【臨床表現】 本病在成人發病隱匿,兒童發病較急。急性感染可為其前驅表現或發病的病因。早期症狀為近端肌無力或皮疹,全身不適、發熱、乏力、體重下降等。 1、肌肉 本病累及橫紋肌,以肌體近端肌群無力為其臨床特點,常呈對稱性損害,早期可有肌肉腫脹、壓痛,晚期出現肌萎縮。多數患者無遠端肌受累。 (1)肌無力:幾乎所有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肌無力。肌無力可突然發生,並持續進展數週到數月以上。臨床表現與受累肌肉的部位有關。肩帶肌及上肢近端肌無力:上肢不能平舉、上舉、不能梳頭、穿頭。骨盆帶肌及大腿肌無力:抬腿不能或困難,不能上車、上樓、坐下或下蹲後起立困難。頸屈肌可嚴重受累:平臥抬頭困難,頭常後仰。喉部肌肉無力造成發音困難,聲啞等。咽、食管上端橫紋肌受累引起吞嚥困難,飲水發生嗆咳、液體從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腸蠕動減弱與擴張引起反酸、食道炎、嚥下困難、上腹脹痛和吸收障礙等。同進行性系統性硬化症的症狀難以區別。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現呼吸表淺、呼吸困難,並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肌無力程度的判斷: 0級:完全癱瘓; 1級:肌肉能輕微收縮不能產生動作; 2級:肢體能做平面移動,但不能抬起; 3級:肢體能抬離床面(抗地心吸引力); 4級:能抗阻力; 5級:正常肌力。(2)肌痛 在疾病早期可有肌肉腫脹,約25%的患者出現疼痛或壓痛。 2、面板 DM除有肌肉症狀外還有面板損害。多為微暗的紅斑。皮損稍商出皮面,表面光滑或有鱗屑。皮損常可完全消退,但亦可殘留帶褐色的色素沉著、萎縮、疤痕或白斑。面板鈣化也可發生,特別在兒童中出現。普遍性鈣質沉著尤其見於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充分的患者。面板損害的特點:(1)眶周水腫伴暗紫紅皮疹,見於60%-80%DM患者;(2)Gottron徵,皮疹位於關節伸面,多見於肘、掌指、近端指間關節處,也可出現在膝與內踝面板,表現為伴有鱗屑的紅斑,面板萎縮、色素減退。(3)頸、上胸部“V”區,瀰漫性紅疹,在前額、頰部、耳前、頸三角區、肩部和背部亦可見皮疹。(4)底和指甲兩側呈暗紫色充血皮疹、手指潰瘍、甲緣可見梗塞灶、雷諾現象、網狀青斑、多形性紅斑等血管炎表現。慢性病例有時出現多發角化性小丘疹,斑點狀色素沉著、毛細血管擴張、輕度面板萎縮和色素脫失,稱為血管萎縮性異色病性DM。(5)部分患者雙手外側掌麵皮膚出現角化、裂紋,面板粗糙脫屑,如同技術工人的手相似,稱 “技工”手。這尤其在抗Jo-1抗體PM/DM中多見。 以上前兩種皮損對DM診斷具有特徵性。皮損程度與肌肉病變程度可不平行,少數患者皮疹出現在肌無力之前。約7%患者有典型皮疹,始終沒有肌無力、肌病、肌酶譜正常,稱為“無肌病的皮肌炎”。 3、關節 關節痛和關節炎見於約20%的患者,為非對稱性,常波及手指關節,由於手的肌肉萎縮可引起手指屈曲畸形,但X線相無骨關節破壞。 4、消化道 10%-30%患者出現吞嚥困難,食物反流,為食道上部及咽部肌肉受累所致,X線檢查吞鋇造影可見食道梨狀窩鋇劑瀦留。 5、肺 約30%患者有肺間質改變。急性間質性肺炎、急性肺間質纖維化臨床表現有發熱、乾咳、呼吸困難、發紺、可聞及肺部細溼羅音,X線檢查在急性期可見毛玻璃狀、顆粒狀、結節狀及網狀陰影。在晚期肺纖維化X線檢查可見。蜂窩狀或輪狀陰影。部分患者為慢性過程,臨床表現隱匿,緩慢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伴乾咳。肺功能測定為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及彌散功能障礙。肺纖維化發展迅速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6、心臟 僅1/3患者病程中有心肌受累,心肌內有炎性細胞浸潤,間質水腫和變性,局灶性壞死,心室肥厚,出現心律紊亂,充血性心力衰竭,亦可出現心包炎。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測約30%出現異常,其中以ST段和T波異常最為常見,其次為心傳導阻滯、心房纖顫、期前收縮、少到中量的心包積液。 7、 腎臟 腎臟病變很少見,極少數爆發性起病者,因橫紋肌溶解,可出現肌紅蛋白尿、急性腎功能衰竭。少數PM/DM患者可有局灶性增殖性腎小球腎炎,但大多數患者腎功能正常。 8、 鈣質沉著 多見於慢性皮肌炎患者,尤其是兒童,鈣質在軟組織內沉積,若鈣質沉積在皮下,則在沉著處潰爛可有石灰樣物流出。 9、 多發性肌炎、皮肌炎與惡性腫瘤 約有1/4的患者,特別是>50歲以上患者,可發生惡性腫瘤。DM發生腫瘤的多於PM,肌炎可先於惡性腫瘤2年左右,或同時或後於腫瘤出現。所患腫瘤多為實體瘤如: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及淋巴瘤等。腫瘤切除後肌炎症狀可改善。 10、其它結締組織病 約20%患者可伴有其他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結節性多動脈炎等,PM和DM與其他結締組織病並存,符合各自的診斷標準,稱為重疊綜合症。 11、 兒童PM/DM 兒童DM多於PM,約為10倍~20倍,起病急,肌肉水腫、疼痛明顯、視網膜血管炎,並常伴有胃腸出血、粘膜壞死,出現嘔血或黑便,甚至穿孔而需外科手術。疾病後期,皮下、肌肉鈣質沉著,肌萎縮。 12、包涵體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 本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男性,起病隱匿,病變累及四肢近端肌群外,尚可累及遠端肌群。與PM不同的是肌無力和肌萎縮對稱性差,指屈肌和足下垂常見,肌痛和肌肉壓痛罕見。肌酶正常,對激素治療反應差。病理特點為肌細胞的胞漿和胞核內查到嗜酸性包涵體,電子顯微鏡顯示胞漿和胞核內有管狀和絲狀包涵體。
【診斷要點】 對典型病例診斷不難,對不典型病例需要與其他原因引起的肌病鑑別,例如運動神經元病、重症肌無力、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風溼性多肌痛等疾病。PM/DM診斷要點: 1、症狀、體徵 ( 1 ) 對稱性四肢近端肌無力以及頸肌、嚥肌、呼吸肌無力,逐漸加重,可伴肌痛。 ( 2 ) 典型的皮疹及分佈。一些患者在發病初皮疹僅出現在眼內眥及鼻樑兩側,或有典型皮疹而無肌無力者應引起注意。 ( 3 ) PM/DM患者發熱並不少見,特別是併發肺部損害者。 2、輔助檢查 ( 1 ) 血清肌酶:絕大多數病人在病程某一階段可出現肌酶活性增高,為本病診斷的重要血清指標之一。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醛縮酶(ALD)、乳酸脫氫酶(LDH)、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碳酸酐酶III等。上述肌酶以CK最敏感,肌酶活性的增高表明肌肉有新近損傷,肌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因此肌酶的高低與肌炎的病情變化呈平行關係。可用於診斷、療效監測及預後的評價指標。肌酶的升高常早於臨床表現數週,晚期肌萎縮後肌酶不再釋放。在慢性肌炎和廣泛肌肉萎縮患者,即使在活動期,肌酶的水平也可正常。 CK有3種同功酶:CK-MM (大部分來源於骨骼肌、小部來自心肌);CK-MB(主要來源心肌,極少來源骨骼肌);CK-BB(主要來源腦和平滑肌)。其中CK-MM活性佔CK總活性的95% ~98%。PM/DM主要以CK-MM的改變為主。碳酸酐酶III為唯一存在於骨骼肌的同功酶,骨骼肌病變時升高。但未作為常規檢測。其他肌酶同時來源於其他組織器官對PM和DM的診斷幫助不如 CK。(2) 肌紅蛋白測定 肌紅蛋白僅存於心肌與骨骼肌,當肌肉出現損傷、炎症、劇烈運動時肌紅蛋白均可升高,在多數肌炎患者的血清中增高,且與病情呈平行關係。有時可先於CK。(3) 自身抗體 ①抗核抗體(ANA):在PM/DM陽性率為20%-30%,對肌炎診斷不具特異性。 ②抗Jo-1抗體:是診斷PM/DM的標記性抗體,陽性率為25%,在合併有肺間質病變的病人中可達60%。抗Jo-1陽性的PM患者,臨床上常表現為抗合成酶抗體綜合徵:肌無力、發熱、間質性肺炎、關節炎、雷諾徵、“技工手”。(4) 肌電圖 幾乎所有病人都可以出現肌電圖異常,表現為肌源性損害,即在肌肉鬆弛時出現纖顫波、正銳波、插入激惹及高頻放電;輕微收縮時出現短時限低電壓多相運動電位,最大收縮時出現干擾相。(5)肌活檢 取受損肢體近端肌肉如三角肌、股四頭肌,有壓痛、中等無力的肌肉送檢為好,應避免肌電圖插入處。肌炎常呈灶性分佈,必要時需多部位取材,提高陽性結果。 肌肉病理改變: ①肌纖維間質、血管周圍有炎性細胞(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漿細胞為主)浸潤。 ②肌纖維變性壞死、再生,表現為肌束大小不等、纖維壞死,再生肌纖維嗜鹼性,核大呈空泡,核仁明顯。 ③肌纖維萎縮以肌束周邊最明顯為特徵。面板病理改變無特異性。 3、PM和DM的診斷標準 Bohan 和Peter (1975)提出的診斷標準:(1)對稱性近端肌無力,伴或不伴吞嚥困難和呼吸肌無力;(2)血清酶譜升高,特別是CK升高;(3)肌電圖異常;(4)肌活檢異常;(5)特徵性的面板損害。 具備上述(1)、(2)、(3)、(4)者可確診PM,具備上述(1)-(4)項中的三項可能為PM,只具備二項為疑診PM。具備第(5)條,再加三項或四項可確診為DM;第(5)條,加上二項可能為DM,第(5)條,加上一項為可疑DM。 4、本病需與以下疾病鑑別 ⑴運動神經源病:肌無力從肢體遠端開始,進行性肌萎縮,無肌痛,肌電圖為神經源性損害。 ⑵重症肌無力:為全身瀰漫性肌無力,在進行性持久或反覆運動後肌力明顯下降,血清肌酶、肌活檢正常,血清抗乙醯膽礆受體(AchR)抗體陽性,新斯的明試驗有助診斷。 ⑶肌營養不良症:肌無力從肢體遠端開始,無肌壓痛,有遺傳家族史。 ⑷風溼性多肌痛:發病年齡常大於50歲,表現為頸、肩胛帶及骨盆帶等近端肌群疼痛、乏力及僵硬,血沉可增快,肌酶、肌電圖及肌肉活檢正常,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明顯療效。 ⑸感染性肌病:肌病與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相關,表現為感染後出現肌痛、肌無力。 ⑹內分泌異常所致肌病:例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週期性癱瘓,以雙下肢乏力多見,為對稱性,伴肌痛,活動後加重,發作時出現低血鉀,補鉀後肌肉症狀緩解;甲狀腺功能減退所致肌病,主要表現為肌無力,也可出現進行性肌萎縮,常見為嚼肌、胸鎖乳突肌、股四頭肌及手的肌肉,肌肉收縮後弛緩延長,握拳後放鬆緩慢。 ⑺代謝性肌病:PM還應與線粒體病、嘌呤代謝紊亂、脂代謝紊亂和碳水化合物代謝紊亂等肌病相鑑別。 ⑻其他:還應與藥物所致肌病鑑別,如大劑量激素長期使用所致肌病,肌痛從下肢開始,肌酶正常;青黴胺長期使用引起的重症肌無力等;乙醇、氯喹(羥氯喹)、可卡因、秋水仙鹼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肌病。
【治療方案及原則】 1、 一般治療 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進行肢體被動運動,以防肌肉萎縮,症狀控制後適當鍛鍊,給以高熱量、高蛋白飲食,避免感染。 2、 藥物治療(1)糖皮質激素:是本病的首選藥物,通常劑量為潑尼鬆1、5-2mg/kg/d,晨起一次口服,重症者可分次口服,大多數患者於治療後6-12周內肌酶下降,接近正常。待肌力明顯恢復,肌酶趨於正常則開始減量。減量應緩慢(一般1年左右),減至維持量5-10mg/d後繼續用藥2年以上,在減量過程中如病情反覆應及時加用免疫抑制劑,對病情發展迅速或有呼吸肌無力、呼吸困難、吞嚥困難者,可用甲基強的鬆龍0、5-1g/d靜脈衝擊治療,連用3天,改為60mg/d口服,再根據症狀及肌酶水平逐漸減量。應該指出:在服用激素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感染情況,必要時加用抗感染藥物。(2)免疫抑制劑:對病情反覆及重症患者應及時加用免疫抑制劑。激素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應用可提高療效、減少激素用量,及時避免不良反應。 ①甲氨蝶呤(MTX):常用劑量量為10-15mg/周,口服或加生理鹽水20ml,靜脈緩慢推注,若無不良反應,可根據病情酌情加量,但最大劑量不超過30mg/周,待病情穩定後逐漸減量,維持治療數月至1年以上。有的患者為控制該病單用MTX五年以上,並未出現不良反應。MTX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肝酶增高、骨髓抑制、血細胞減少、口腔炎等。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 ②硫唑嘌呤(AZA):常用劑量為2-3mg/kg/d口服,初始劑量可從50mg/d開始,逐漸增加至150mg/d,待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維持量為50mg/d。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髓抑制,血細胞減少,肝酶增高等。用藥開始時需每1-2周查血常規一次,以後每1-3月查血常規和肝功能一次。 ③環磷醯胺(CYC):對MTX不能耐受或不滿意者可改用CYC50-100mg/d口服,對重症者,可0、8-1g加生理鹽水100ml,靜脈衝擊治療。不良反應主要有骨髓抑制、血細胞減少、出血性膀胱炎、卵巢毒性、誘發惡性腫瘤等。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常規,肝功能。 3、合併惡性腫瘤的患者,如果切除腫瘤,肌炎症狀可自然緩解。
【預後】 早期診斷,合理治療,本病可獲香滿意的長時間緩解,患者可從事正常的工作、學習,同常人享有相同的生活質量。尤其是兒童患者更佳。成人患者可死於嚴重的進行性肌無力、吞嚥困難、營養不良以及吸入性肺炎或反覆肺部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多肌炎併發心、肺病變者,病情往往嚴重,而且治療效果不好。兒童通常死於腸道的血管炎。合併惡性腫瘤的肌炎患者,其預後一般取決於惡性腫瘤的預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