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放療後出現的上肢淋巴水腫,多發生在術後輔助放療的病人。由於外觀異常伴有上肢功能障礙,病人需長期忍受生活上的痛苦,故必須引起重視防治。
上肢水腫常與下列因素影響有關:
①手術的方式和操作。
根治術後的病人,上肢水腫發生率16.7~70%;改良根治術者可以減少1/2~2/3。有資料報道:水腫與腋窩淋巴結清掃範圍有關,清掃徹底者水腫發生率36%;而未進行徹底清掃者僅為6%。上肢水腫也與手術操作和傷口癒合情況有關,如術後切口積血、積液、皮瓣縫合張力過大和皮瓣壞死,以及有反覆蜂窩織炎病史者,容易發生水腫。
②放療的部位和劑量。
放療誘發上肢水腫的現象十分明顯,腋窩區有照射者水腫發生率高;無照射者水腫發生率低。腋窩淋巴結清掃徹底的病人,腋窩劑量超過46Gy者,72%可以發生水腫;而劑量小於46Gy者僅19%發生水腫。
③肥胖。
肥胖病人上肢水腫發生率高,可能是肥胖病人更容易發生傷口旁脂肪壞死和易出現傷口癒合不良和感染。
④高齡。
水腫與淋巴引流受阻有關,隨著年齡的增長,淋巴管――靜脈短路逐漸減少,淋巴迴流的代償能力也隨之下降。
上肢水腫發生的機理是,腋窩淋巴結清掃術時切斷了一部分淋巴管,淋巴液主要靠新生的淋巴管和新生的交通支等代償機制進行迴流。正常情況下,這些代償機制可以基本滿足生理狀態下的淋巴液迴流,但如果出現損害代償機制或增加淋巴管負荷的因素時,則較容易發生上肢水腫。
放療後,由於微細的淋巴管狹窄或閉塞和皮下組織發生纖維化,明顯限制了淋巴液迴流,長期如此引起淋巴管壁增厚、硬化及管腔內出現纖維蛋白原栓子,淋巴液迴流進一步受阻,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發生鏈球菌感染,導致淋巴管炎和蜂窩織炎,而感染又會進一步加重淋巴管的硬化和梗阻,於是形成惡性迴圈,水腫愈發加劇。
上肢淋巴性水腫的防治要注意如下幾方面:
①手術的方式和操作要符合規範。
由於腋窩淋巴結清掃範圍對上肢水腫發生影響很大,故早期病例,如腋窩淋巴結轉移可能性不大者,清掃範圍要適當縮小。如有腋窩淋巴結轉移需作清掃者,用改良根治術代替根治術,以便更好的保護淋巴迴流的代償功能。同時要預防和及早處理手術併發症。
②準確掌握放療指徵。
對清掃術徹底而淋巴轉移不很嚴重的病人,尤其是限於胸小肌以下水平者,腋窩可以不照。癌腫位於內側者,放療的重點是內側乳區域而不是腋窩。對原發灶較大,無或極少淋巴結轉移者,放療的主要目的是預防胸壁復發,腋窩照射量也不必過大。
③適時、合理的上肢功能鍛鍊。
避免患側上肢長時間下垂、受壓、外傷和感染,可減少上肢淋巴滲出增多或淋巴迴流受阻的因素。
④水腫早期預防措施。
抬高患肢,進行向心性按摩;或穿緊身衣等機械方法,有一定效果。
⑤利尿藥有短期療效,但久用療效不佳。
因不能改變本病的病理生理學過程,不宜常用。
⑥對非手術治療無效而水腫嚴重,又有患肢功能嚴重影響者,可考慮外科作淋巴管重建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