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肝膽胰脾外科 主任醫師 鍾彥文

  胰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目前在西方國家中,胰腺癌已成為10種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美國在過去10年中胰腺癌的發病率升高了4倍,每年新發現病例約28000人,確診後存活超過1年的不足10%,居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第4位,總的5年生存率不超過1%,在60餘種惡性腫瘤中預後最差。英國每年約5000人死於胰腺癌,總的5年生存率僅為0.4%。我國據北京、上海近年的統計結果表明,胰腺癌的發病率為8/10萬人, 較20年前增加了5倍,成為腫瘤第5位致死原因。3/4的胰腺癌病人確診後生存期不超過6個月。研究表明,腫瘤直徑≤2cm的胰腺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為19%~41%,而直徑<1cm的微小胰腺癌,多無胰實質浸潤,無淋巴轉移及血管神經受累,可稱之為“早期胰腺癌”,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到100%。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是有效治療胰腺癌、改善預後的關鍵。雖然近年來對胰腺癌的診斷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總的預後並未發生顯著的改觀,大量的文獻資料表明,術後5年生存率仍在5%左右,預後不佳,因之有人將胰腺癌稱之為“癌中之王”,被國際醫學界列為“21世紀頑固堡壘”,要提高胰腺癌診治的效果,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因此,積極探索早期診斷方法是今後努力的方向。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人類跨入廿一世紀的今天,對胰腺癌的診斷和治療,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在目前條件下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率,改善其預後,還需要高度重視和加倍努力。

  一、重視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的意義

  早期發現是腫瘤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關鍵,胰腺癌亦不例外。雖然臨床發現的早期胰腺癌比例非常低,但如果單獨分析這部分病例就會發現,早期胰癌手術切除率為90%~100%,5年生存率可達70%~100%,與進展期胰腺癌相比,兩者治療效果存在著巨大的反差。在各種診斷學技術取得飛速發展的今天,為什麼能夠早期發現的胰腺癌仍然很少,除了胰腺癌本身的特點之外,臨床醫師缺乏應有的警惕和足夠的重視是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使在西方國家25%的病人確診前6個月已有上腹部不適的症狀;15%的病人到醫院就診後,仍需6個月以上才能獲得確診。我國由於誤診而影響治療的比例更高,輾轉到能獲的確診的大型醫院肝膽胰專科的病人,追問其病史,大多數的病人都有在不同等級的醫院,有胃腸或肝膽疾病診治的歷史,時間至少>3個月,甚至更長超過1年之久。當患者獲得確診時,多數已失去了行根治性切除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患者初次就診時,門診醫生能夠意識到有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病人和家屬能對醫師的建議引起足夠的重視,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就可顯著降低胰腺癌的誤診率,縮短確診時間,提高早期診斷率和5年生存率。

  二、加強胰腺癌早期診斷的具體措施

  加強普及胰腺癌防治知識的宣教工作,從而提高廣大臨床醫師和群眾對早期胰腺癌的警惕性。胰腺癌難以早期發現有來自醫生和患者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醫生,應努力使已到醫院就診的患者不被延誤診斷,及早確診。對於肝膽胰專科的醫師而言,容易做到;而對多數普通內科、外科、門、急診醫師,以及基層醫務工作者來講,則要有這方面的警惕性。對年齡在40歲以上,因腹疼、黃疸、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消瘦、噁心、嘔吐或突發糖尿病就診的病人,排除其它疾病後,應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目前最常見的誤診原因是滿足於慢性胃炎的診斷,在行胃鏡檢查時,相當一部分病人具有淺表性胃炎,因此,切忌滿足於此項診斷,對於上述高危人群,應進一步的排查,以免延誤診斷。對於沒有條件進一步檢查的醫院,要及時將病人介紹至有經驗的醫療專科中心診治,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必要的檢查,做到儘早診斷和治療。另一方面,許多病人在症狀輕微時常不到醫院就診,也是胰腺癌難以早期發現的重要因素之一。針對這種情況,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從事肝膽胰專科的醫師,有責任加強宣教,普及相關知識。相信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早期到醫院就診的病例會逐漸增多。

  監測高危人群是發現早期胰腺癌的重要途徑 由於胰腺癌基本上呈散發分佈,而且缺乏特異性腫瘤標記物,因此開展大規模的普查既不經濟,也不現實。但目前的研究表明,對其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監測,使早期診斷成為可能。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年齡大於40歲,有上腹部非特異性症狀的病人。②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有人認為遺傳因素在胰腺癌發病中佔5%~10%。③突發糖尿病患者,特別是不典型糖尿病,年齡在60歲以上,缺乏家族史,無肥胖,很快形成胰島素抵抗者。40%的胰腺癌患者在確診時伴有糖尿病。④慢性胰腺炎患者,目前認為慢性胰腺炎在小部分病人中是一個重要的癌前病變,特別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鈣化性胰腺炎。⑤導管內乳頭狀粘液瘤亦屬癌前病變。⑥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合併胰腺癌者高於正常人群。⑦良性病變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別是術後20年以上的人群,胰腺癌發病率升高1.65~5倍。⑧胰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吸菸,大量飲酒,以及長期接觸有害化學物質等。

  三、合理選擇檢查手段,儘早確診胰腺癌

  對臨床上懷疑胰腺癌的病人和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應首選無創性檢查手段進行篩查,如B超、CT、MRI、MRCP和血清學腫瘤標記物等。B超有簡便、經濟、無創、可重複等優點,對胰膽管擴張比較敏感;但有15%~25%的病人因受腸氣和胰腺位置的影響,無法清楚顯示胰腺全貌。CT應作為常規檢查手段,特別是螺旋CT,在早期胰腺癌診斷方面可達到超聲內鏡(EUS)的水平。MRCP是一種安全、無創的胰膽管影像學檢查技術,在反映胰膽管全貌上優於ERCP,但在胰腺癌早期診斷方面尚不能完全取代ERCP。雖然,目前血清學腫瘤標記物對診斷早期胰腺癌的價值,不像診斷原發性肝癌時AFP那樣敏感、特異的標記物。但將目前的腫瘤標記物聯合檢測(如CA199、CA50、CA242和CEA等),並與影像學檢查結果相互印證,有助於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診斷的陽性率。

  由於80%以上的胰腺癌起源於導管上皮,因此可利用ERCP檢查收集純胰液,刷取脫落細胞行細胞學檢查,癌基因突變和腫瘤標記物檢測,這是近年來胰腺癌早期診斷的一項重要進展,它能顯著提高早期胰癌的檢出率。近年來文獻中報道的微小胰癌和原位癌,均是採用上述方法發現的,這部分胰腺癌病人的治療效果相當滿意,5年生存率近100%。值得一提的是,胰液中測出K-ras基因點突變陽性,只能提示是胰腺癌發生的早期事件,並不能確診胰腺癌。但對陽性的患者應密切隨訪,據報道有胰腺癌患者被確診前3年就發現胰液中K-ras基因突變陽性。

  另外,許多新的 影像學檢查手段已逐漸開始應用於胰腺癌的早期診斷,如內鏡超聲、胰管鏡、胰管內超聲、動態螺旋CT(將ERCP與螺旋CT相結合)、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等,影像學技術的發展將使越來越多的小胰癌得以發現。

  綜上所述,重視胰腺癌的早期診斷,使之能夠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是改善胰腺癌預後的關鍵;提高對胰腺癌的警惕性,合理選擇檢查手段,把相關基礎研究、內科、外科、影像學、內鏡、臨床病理學、實驗診斷學等形成一個多學科聯合體,開創多學科合作的新模式,以研究胰腺癌早期防治為主線,充分發揮多學科合作優勢,不斷提高診治水平,使胰腺癌早期診斷困難的現狀有所改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