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於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是小兒比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後脫位多見,出生時即存在,女多於男,約6:1,左側比右側多一倍,雙側者較少。主要由於髖臼、股骨頭、關節囊、韌帶和附近肌肉先天性發育不良或異常,導致關節鬆弛,半脫位或脫位,此外,胎兒在子宮內位置不正常,髖關節過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遺傳因素也較明顯。
強調早期治療,嬰幼兒期治療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3歲後多需要手術,因此強調新生兒普查,及時診治獲得痊癒。
本病的預後關鍵在於早期診斷。治療越早,效果越佳。隨年齡的增大,病理改變越重,治療效果越差。
另外無脫位的髖就發育不良也應及時治療,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約有40-60%的髖臼發育不良在中年出現髖關節痛,發生髖關節炎和股骨頭壞死等終極病變而置換關節。
6月以內,使用PEVLIK吊帶法。生後8-9周,發現髖關節有半脫位或脫位,可使用帶蹬吊帶6-9個月。僅限制髖關節的伸展活動,其他活動均不受限。除個別髖關節內有阻礙復位因素外,絕大多數患兒都可達到復位治療,亦不會發生股骨頭無菌壞死。也有用連衣襪套法及外展為襁褓支具法,維持4個月以上。
6-18月:對一部分輕型患兒,仍可使用吊帶支具治療。若使用4-6周後不能復位者,可改用手法整復或者開放復位石膏固定法。
整複方法:全麻下,患兒仰臥位,患側髖、膝關節各屈曲90°,沿大腿長軸方向牽引,同時壓迫大轉子部位,使股骨頭納入髖臼內。達到整復後,由於蛙式石膏容易影響股骨頭髮育及產生缺血性改變,故目前國內、外小兒外科已不用蛙式石膏而改為“人字位石膏”,即髖關節僅外展80°左右,膝關節微屈,上石膏後允許患兒帶石膏踩地活動。
18月以上:此時脫位程度加重,骨與軟組織的繼發改變也較嚴重,手法整復難以成功,應採用手術治療。手術可以單純開放復位,囊內清理鬆解,關節囊緊縮。髖臼指數異常可行SALTER骨盆截骨術,5歲以上兒童或者髖臼指數如果大於45°者應作PEMBERTON截骨術。根據前傾角頸幹角以及脫位程度,進行股骨旋轉內翻短縮截骨。
14歲之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PAO手術是非常好的手術選擇。CHIARI手術作為挽救性手術方式可在PAO手術不能開展的單位應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