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MN)佔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總數的9.89%,典型病理改變是腎小球上皮細胞下免疫複合物的沉積及腎小球基底膜瀰漫增厚,病因未命者稱為原發性膜性腎病(IMN),臨床表現為腎病綜合徵或大量蛋白尿,約20%-55%的患者伴有鏡下血尿,一般無肉眼血尿,常在發病5~10年後逐漸出現腎功能損害,是難治性腎綜的常見病理型別。
有最新有資料表明IMN已成為僅次於IgA腎病的第2位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其比例近年來有升高趨勢,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的醫學意義。
原發性膜性腎病的發病機制目前雖未完全明確,但已認識到本病是由針對腎小球上皮細胞膜上某些抗原的自身抗體與該抗原結合後脫落並沉著於上皮細胞下,再啟用補體引起的損害。西醫對本病多主張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治療,但長期的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治療會造成免疫耐受及血栓栓塞、高血脂等多種併發症,且極易復發,因而治療效果不佳。
2004年Perna等學者將近30年來應用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治療膜性腎病的l8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進行了Meta分析,最終認為:免疫抑制治療沒有改善膜性腎病患者遠期生存率和腎臟存活率,對於其能夠提高遠期療效的說法缺乏強有力的證據。該篇文章的發表從循證醫學角度上質疑激素及細胞毒藥物對膜性腎病的有效性,同時也預示著發掘和開創新的膜性腎病治療理念的時期已經到來。
中醫學中無“膜性腎病”之病名,但根據其主要症狀,可將其歸於“水腫”、“尿濁”的範疇。中醫藥治療本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獨特的優勢。但也存在著辨證分型複雜不統一等難題,因而無法形成適合大多數IMN患者的系列方藥,這就嚴重限制了中醫藥的大規模推廣。
近年來呂仁和教授以祖國傳統醫學中的絡病理論及Y瘕理論為基礎,結合現代醫學對腎臟解剖、生理、病理的認識提出了“腎絡Y瘕”理論,使腎臟疾病的中醫病機得到較全面系統的闡述。我們參考古代文獻,結合“腎絡Y瘕”理論,認為本病是由於腎氣虧虛、腎絡淤阻而形成的“腎絡微型Y瘕”,是絡病的病理產物之一。
指出在IMN發展過程中腎氣虧虛、腎絡淤阻貫穿於疾病的始終,更是產生各種併發症的根本病機。在此理論指導下,確立了原發性膜性腎病益氣活血、通絡消Y的基本治療原則,並形成了其經驗組方益氣通絡飲(黃芪、當歸、制水蛭、鱉甲、莪術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