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幹、叢、節的周圍注射局麻藥,阻滯其衝動傳導,使所支配的區域產生麻醉作用,稱神經阻滯。
神經阻滯治療主要有幾種方法?
常用的神經阻滯方法有:頸椎旁的注射(就是在脖子側邊打針);椎間孔的注射(就是在脖子後面打針);硬膜外注射(也是在脖子後面打針,但比椎間孔注射更深);星狀神經節阻滯(在脖子前面打針);頸部的肌肉注射。
最常用的是頸椎旁註射法,也就是在脖子的側邊打針。這是因為人體頸椎的骨頭有一個橫突,醫生在脖子側邊很容易就能找到它,於是就能進一步定位到病變的神經根,當藥物成功注射並起效後,因為受到壓迫而出現炎症、水腫的神經根就被“解放”了,患者的頭痛也就能減輕了。
神經阻滯注射的部位是怎麼定的?
注射的部位是由患者頭痛發生的部位決定的。有的患者是眼眶、太陽穴痛,有的人是後腦勺痛,醫生會找到負責“管理”這片疼痛區域的神經,然後進行阻滯治療。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還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注射的藥物有哪些?分別有什麼用?
神經阻滯注射的藥物主要有四類:區域性麻醉藥、甾體類激素、神經營養類藥物和臭氧。
區域性麻醉藥的作用有兩種,首先局麻藥可以有效減輕穿刺時的痛感,注射的劑量僅僅是手術麻醉劑量的1/10~1/5;其次區域性麻醉藥能夠阻滯區域性的交感神經,阻止疼痛訊號的傳遞,從而有效地減輕頭痛。
第二類是甾體類的激素,主要的作用就是消炎。很多老百姓一聽到“激素”就怕對身體有害,事實上這種激素在人體內本身就存在,只是它的含量較少,在病變的部位達不到治療的有效濃度,現在醫生通過注射讓藥物濃度在病變的部位升高,從而達到消炎的效果。而且注射的劑量是非常低的,在治療結束後很快就會被人體代謝掉,患者不必過於擔心。
神經營養的藥物主要是B族維生素和神經生長因子,主要作用是營養神經和消炎。
臭氧雖然是氣體,但也可以被當做藥品進行區域性注射,主要作用也是消除病變部位的炎症反應。
藥物注射治療會不會有副作用?
所有的藥物都是有副作用的,醫生會評估藥物給患者帶來的益處大還是害處大,如果藥物對頭痛的緩解效果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帶來的副作用,就不必“因噎廢食”。
而且,神經阻滯療法中使用的藥物主要都是消炎類和改善血液迴圈類的,注射的劑量也比較小,這意味著對全身產生的副作用也比較少;醫生在治療的時候也會根據患者的年齡、身體情況來調整劑量;總之,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的神經阻滯治療還是非常安全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