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理科 副主任醫師 徐欣

  兒童離別焦慮發生在六歲以前,指的是兒童與所依戀的人離別時產生過度焦慮,過分地憂慮主要依戀者可能全遭到傷害,或害怕他們一去不回;擔心會與主要依戀者分離;因害怕分離而不願或拒絕上幼兒園、學校(不是由於幼兒園或學校的原因);沒有主要依戀者,不願或拒絕就寢;持久而不恰當地害怕獨處,沒有依戀者的陪伴就害怕呆在家裡;反覆出現與離別有關的惡夢;當預料即將與依戀者分離時,馬上會出現過度的、反覆發作的苦惱,可以表現為哭叫、發脾氣、痛苦、淡漠或退縮;部分患兒分離後會反覆出現軀體症狀:噁心、嘔吐、頭疼、胃疼、渾身不適等。
  分離性焦慮症(separationanxiety)的誘發因素包括強制性的分離,如父或母的亡故、患病或父母離異。這些因素對那些有遺傳素質的兒童來說,易誘發焦慮。
  1、對兒童的過分呵護、嬌慣溺愛,使兒童依賴性增強。
  在生活中對兒童的過分呵護、嬌慣溺愛,使孩子的獨立性變差,生活技能缺失,自理能力差,一旦要走出家門離開父母親人,便不知如何應對,這是產生兒童分離焦慮症的主要原因。
  2、朋友多的孩子,分離焦慮較輕。
  在大家庭長大的寶寶,日常接觸的人多,容易產生對別人的信任,依戀的物件廣泛,分離焦慮較輕。反之,在小家庭長大的孩子,如果親友走動少,每天只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和外界接觸少,容易認生,對爸爸媽媽往往產生強烈的依戀。

  3、性格開朗的孩子,分離焦慮輕。
  平時活潑開朗、樂呵呵的孩子,和爸爸媽媽分手時,也不免大哭幾聲,但很快就會適應;性格內向、獨立性較差的孩子,一般焦慮較嚴重,注意力難以分散,焦慮持續時間較長。
  4、照料人的改變,會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
  新照料人和寶寶關係親密,孩子容易適應分離。如果寶寶是在寶寶媽媽爺爺奶奶的共同照料下成長,媽媽上班後,寶貝由爺爺奶奶共同照料,孩子很容易適應。如果寶寶一直是爸爸媽媽自己帶,媽媽上班了,將寶寶託付給陌生人(如保姆)照料,孩子往往容易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