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表面三角形胬肉是翼狀胬肉的一種臨床表現。瞼裂部球結膜充血肥厚,逐漸向角膜表面伸展,形成一三角形帶有血管組織的胬肉,狀似昆蟲的翅膀,故名翼狀胬肉。多發生於鼻側,顳側者較少,伸向角膜時,可侵及前彈力層及淺層基質。
翼狀胬肉(pterygium)是眼科常見病和多發病,一般認為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區域性球結膜纖維血管組織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病變,呈三角形,可侵犯角膜,單眼或雙眼受累。因其形狀酷似昆蟲的翅膀故名為翼狀胬肉,中醫稱為“胬肉攀睛”。它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也是最為古老的眼病。它不僅可以眼刺激徵及外觀缺陷,還可以不同程度地影響視力。多發生於室外工作者。可能與風沙、煙塵、陽光、紫外線等長期刺激有關。
目前其發病因素仍有許多爭議,一般認為可能是內因(遺傳因素)和外因(環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在外因中,日光中的紫外線是最主要的環境因素。此外風沙、粉塵、乾燥等也是影響發病的重要環境因素。
具體發病機制仍未完全解釋清楚。關於翼狀胬肉的發病機制目前存在多種學說。早期的研究中發現翼狀胬肉組織中有大量的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和肥大細胞反應,從而認為翼狀胬肉的發病過程中存在著免疫學機制。研究還發現翼狀胬肉組織中有IgG、IgE及少量IgA和IgM存在,且基底膜有顆粒狀免疫球蛋白和C3沉積,因此認為翼狀胬肉的發病與Ⅰ型及Ⅲ型變態反應有關。但肥大細胞僅在翼狀胬肉上皮下的基質中,尤其是變性的彈力纖維附近出現,在上皮層及角膜緣未檢測到,因此目前不能判斷免疫反應在翼狀胬肉的發病過程中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改變。
近年來關於翼狀胬肉發病機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十分有意義的結果,Coroneo綜合了近年的研究結果,提出了翼狀胬肉發病的兩階段(two-stage)發展的假說。這一假說將翼狀胬肉的發病過程人為地分為2個階段:在第1階段,角膜緣幹細胞受到破壞,角結膜屏障功能發生障礙;第2階段,細胞增生活躍,併發生炎症、血管化和結締組織重塑形,角膜“結膜化”,從而發生翼狀胬肉。這一假說與以前認為翼狀胬肉是變性性疾病的概念相反。
根據“兩階段”學說,角膜緣幹細胞功能障礙是翼狀胬肉發病的基礎。如前所述,來自顳側的光線投射至鼻側角膜緣的後面時,其光線的強度可被放大20倍,此處上皮基底細胞從後面受“打擊”,可造成幹細胞的功能障礙及數目減少。而完整的角膜緣是阻止結膜向角膜生長的屏障,一旦此屏障被破壞則使增生活躍的結膜成纖維細胞(一說是轉化了的角膜緣幹細胞)易於向角膜方向生長。
對於第2階段,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援翼狀胬肉是一增生性疾病,而變性是繼發性改變或次要改變。其主要證據包括:
1、翼狀胬肉組織中調節增殖的某些生長因子表達紊亂,如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鹼性成纖維生長因子(bFGF)等;
2、翼狀胬肉成纖維細胞發生轉化:研究表明,培養的翼狀胬肉成纖維細胞增生活躍,並可被(TGF-β)促增殖;
3、翼狀胬肉上皮細胞增生活躍:其上皮層細胞厚度不一,角化過度,提示增生活躍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FGR)家族及角蛋白(如K3、K8、K16等)表達增加;
4、翼狀胬肉上皮細胞p53蛋白表達增加,發生的雜合性丟失和微小衛星不穩定性改變,而這些改變一般多在腫瘤細胞和癌前期病變細胞中檢測到,因此有學者建議將翼狀胬肉稱為良性腫瘤性病變(benign neoplastic lesion);
5、翼狀胬肉上皮及上皮下纖維細胞抑制凋亡的基因bcl-2表達增加,提示翼狀胬肉的發生可能與正常的細胞凋亡減少有關;
6、一些抗增殖的藥物及治療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翼狀胬肉術後的複發率,如術中術後區域性應用抗代謝藥、β射線放射治療等。此外,近期的研究還發現翼狀胬肉上皮中組織金屬蛋白酶及其抑制劑的活性紊亂,提示翼狀胬肉的發生與炎症、組織重塑型及血管化相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