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肖慶

       震顫麻痺又稱Parkinson病,是中年以後發病,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徐緩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如何檢查震顫麻痺呢?
  本病的早期體徵有眨眼動作的減少,面部表情的缺乏,各種動作的減少,與姿勢反射的障礙。在疾病初期大約70%病例有震顫,但往往隨著疾病的進展震顫也會有所減弱.雖然偶爾僵直可能很輕微或甚至缺如,但如果只有震顫而不具備上述這些徵象,則應考慮其他的診斷,或有需要在以後再進行復查,因為如果病人的確患有帕金森病則陸續會出現新的體徵。最常與帕金森病發生混淆的是原發性震顫(見上文震顫),但原發性震顫的病人面部表情正常,動作的速度也正常,而且無步態障礙.而且原發性震顫是動作性震顫,不是在帕金森病中最常見的靜止性震顫。自發性動作有所減少,伴有因風溼性關節炎引起的小步步態,輕度抑鬱或痴呆的老年人與帕金森病病人的區別可能比較困難.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的病因可從病史中瞭解到。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後,約3/4患者起病於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隨病情的進展,震顫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通常有肢重於下肢,下頜、口脣、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後期出現。震顫大多數在靜止狀態時出現,隨意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劇,入睡後則消失。全身肌肉緊張度均增高。四肢因伸屈肌張力增高,致被動伸屈其關節時呈均勻一致的阻抗而稱為鉛管樣強直,如伴有震顫則其阻抗有斷續的停頓感,稱齒輪樣強直。面肌張力增高顯得表情呆板呈面具狀臉。運動徐緩表現為隨意運動始動困難、動作緩慢和活動減少。患者翻身、起立、行走、轉彎都顯得笨拙緩慢,穿衣、梳頭、刷牙等動作難以完成,寫字時筆跡顫動或越寫越小,稱書寫過小徵。走路緩慢,步伐碎小,腳幾乎不能離地,行走失去重心,往往越走越快呈前衝狀,不能即時停步,稱慌張步態。行走時因姿勢反射障礙,缺乏上肢應有的協同運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