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主任醫師 周繼盛

       微迴圈障礙是發生在微迴圈水平的血管和血流的形態異常和功能紊亂。微迴圈障礙可導致組織血液灌流明顯減少,從而引起一系列缺血和缺氧性病變,嚴重時可造成臟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微迴圈障礙常發生於創傷、炎症、水腫、休克、腫瘤、超欽反應、組織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等過程,以及與這些有關的疾病中。需與以下症狀相互鑑別:
  1、骨內損害
  微迴圈障礙(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致微迴圈動脈血灌流不足,骨因缺氧而發生功能和代謝障礙。主要表現為微血管內皮損傷和微血栓形成.人體的血管是輸送血液的管道,它如同一條大河,逐漸分支和灌溉著四周的土地一樣。也在營養著血管周圍的組織細胞。當血液經過大血管到達細小的微動脈時,它流經分佈廣泛的毛細血管網,再匯合流入細小的微靜脈。由於這部分血管口徑很小,肉眼看不到,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因此稱為微迴圈。
  2、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播散性血管內凝血,是一種發生在許多嚴重疾病基礎上或某些特殊條件下由致病因素啟用人體凝血系統,導致微迴圈彌散性微血栓形成及繼發性纖溶亢進的綜合徵。
  3、微血栓形成
  在促凝因素的作用和觸發輔助因子的參與下,能引起纖維蛋白沉積和血小板凝聚,絞繞成團形成微血栓而阻塞微血管。凝聚的血小板又釋放促凝物質,啟用凝血酶,進一步促進纖維蛋白的形成和沉積,可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纖維蛋白若沉積在紅細胞表面,在迴圈過程中可互相包繞、粘著而形成較大的凝塊,從毛細血管延伸到微靜脈,造成區域性的血流阻塞。當被包繞的紅細胞逐漸發生退變、分解,所釋放出來的血紅蛋白和凝血活酶,又可促進凝血。

  微迴圈是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迴圈,是迴圈系統中最基層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它包括微動脈、微靜脈、毛細淋巴管和組織管道內的體液迴圈。人體每個器官,每個組織細胞均要由微迴圈提供氧氣、養料,傳遞能量,交流資訊,排除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一旦人體的微迴圈發生障礙,其相應的組織系統或內臟器官就會受到影響而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就容易導致人體的衰老、免疫功能的紊亂以及疾病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